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3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涉及红薯收获机技术领域,包括设置的收获架体和下料机构,所述收获架体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构的一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侧板和输送机构,所述下料侧板设有两个,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料侧板之间,所述收获架体的内部下方设有铲板和过渡板,所述铲板设置在收获架体远离下料机构一侧的下方;该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通过将收获架体与下料机构之间设置一定的角度,使该装置移动时,输送机构上的红薯不会直接滚落并平铺在田地上,而是随着输送机构的出料方向掉落在田地的一侧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挑拣,节省了工作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红薯收获机
,具体为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收获机又名土豆收获机、洋芋收获机是专门用于收获马铃薯的机器,将机具下悬挂壁销轴插入拖拉机悬挂臂孔中,锁好销锁,机具上悬挂臂与拖拉机中央拉杆链接,可以通过旋转中央拉杆以调整机具深浅,分合变速箱固定到拖拉机的输出轴上,机具变速箱与分合变速箱以拐臂连接;
[0003]市面上一般的红薯收获机在挖出红薯进行下料时,通常将红薯直接平铺在田地里,在对刨出的红薯进行收集时,需要工作人员在田地里进行大面积查找并收集,给工作人员对红薯收集操作带来较大的不便,同时在找寻红薯时可能会造成红薯的遗漏,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该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通过将收获架体与下料机构之间设置一定的角度,使该装置移动时,输送机构上的红薯不会直接滚落并平铺在田地上,而是随着输送机构的出料方向掉落在田地的一侧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挑拣,节省了工作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包括设置的收获架体和下料机构,所述收获架体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构的一端,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侧板和输送机构,所述下料侧板设有两个,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料侧板之间,所述收获架体的内部下方设有铲板和过渡板,所述铲板设置在收获架体远离下料机构一侧的下方,所述过渡板设置在靠近下料机构内部的下方,所述收获架体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收获架体的侧壁下方设有滚轮。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输送机构包括转轴、固定盘和链条,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下料侧板并延伸在外,且转轴与下料侧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设置在下料侧板内侧的转轴两端上,所述链条设置在固定盘上,并与固定盘联动,所述链条上等距离铺设有筛选杆。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获架体的上方设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输送机构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收获架体平行。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杆和皮带,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设有电机装配盒,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装配盒内,所述固定杆转动设置在第一加强筋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电机驱动,另一端通过皮带与转轴的一端联动。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上对称设有第一挂扣,所述收获架体内部设有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第二挂扣,所述第一挂扣和第二挂扣均用于装配红薯收获机的连接轴。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渡板的纵向与收获架体的侧壁平行,所述过渡板的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收获架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渡板等距离设置。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呈上下倾斜设置,所述下料机构远离收获架体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所述下料机构通过加强杆与收获架体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经过铲板从地里铲出来的红薯随着连接收获机的车体移动,将红薯输送至过渡板上,并移动至输送机构上,经过输送机构的转动,将红薯表面的泥土进行抖落,节省了工作人员捡红薯时掰落红薯表面泥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收获架体与下料机构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使得收获架体带动下料机构移动过程中,输送机构上的红薯不会直接滚落并平铺在田地上,而是随着输送机构的出料方向,使红薯统一掉落在田地的一侧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挑拣,节省了工作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其中:1、收获架体;2、下料机构;3、下料侧板;4、输送机构;5、铲板;6、过渡板;7、滚轮;8、转轴;9、固定盘;10、链条;11、筛选杆;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电机;15、固定杆;16、皮带;17、电机装配盒;18、第一挂扣;19、支撑杆;20、第二挂扣;21、连接板;2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9]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包括设置的收获架体1和下料机构2,所述收获架体1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构2的一端,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下料侧板3和输送机构4,所述下料侧板3设有两个,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料侧板3之间,所述收获架体1的内部下方设有铲板5和过渡板6,所述铲板5设置在收获架体1远离下料机构2一侧的下方,所述过渡板6设置在靠近下料机构2内部的下方,所述收获架体1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收获架体1的侧壁下方设有滚轮7。
[0020]输送机构4包括转轴8、固定盘9和链条10,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下料侧板3并延伸在外,且转轴8与下料侧板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9设置在下料侧板3内侧的转轴8两端上,所述链条10设置在固定盘9上,并与固定盘9联动,所述链条10上等距离铺设有筛选杆11,经过铲板5从地里铲出来的红薯随着连接收获机的车体移动,将红薯输送至过渡板6上,并移动至输送机构4上,经过输送机构的转动,将红薯表面的泥土进行抖落,节省
了工作人员捡红薯时掰落红薯表面泥土的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收获架体1与下料机构2之间呈一定的角度,使得收获架体1带动下料机构2移动过程中,输送机构4上的红薯不会直接滚落并平铺在田地上,而是随着输送机构4的出料方向,使红薯统一掉落在田地的一侧上,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挑拣,节省了工作人员在田地里四处寻找红薯的劳动力。
[0021]所述收获架体1的上方设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与输送机构4平行,所述第二加强筋13与收获架体1平行。
[002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4、固定杆15和皮带16,所述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之间设有电机装配盒17,所述电机14设置在电机装配盒17内,所述固定杆15转动设置在第一加强筋12上,所述固定杆15的一端通过电机14驱动,另一端通过皮带16与转轴8的一端联动。
[0023]所述第二加强筋13上对称设有第一挂扣18,所述收获架体1内部设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上设有第二挂扣20,所述第一挂扣18和第二挂扣20均用于装配红薯收获机的连接轴,通过设置的第一挂扣18和第二挂扣20,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连接轴将收获架体1装配在拖拉机上,通过拖拉机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包括设置的收获架体(1)和下料机构(2),所述收获架体(1)倾斜设置在下料机构(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下料侧板(3)和输送机构(4),所述下料侧板(3)设有两个,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在两个所述下料侧板(3)之间,所述收获架体(1)的内部下方设有铲板(5)和过渡板(6),所述铲板(5)设置在收获架体(1)远离下料机构(2)一侧的下方,所述过渡板(6)设置在靠近下料机构(2)内部的下方,所述收获架体(1)的上方设有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收获架体(1)的侧壁下方设有滚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4)包括转轴(8)、固定盘(9)和链条(10),所述转轴(8)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下料侧板(3)并延伸在外,且转轴(8)与下料侧板(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盘(9)设置在下料侧板(3)内侧的转轴(8)两端上,所述链条(10)设置在固定盘(9)上,并与固定盘(9)联动,所述链条(10)上等距离铺设有筛选杆(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归集式红薯收获机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获架体(1)的上方设有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第一加强筋(12)与输送机构(4)平行,所述第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珍兰原慧娟孔晓航吉燕平王帆
申请(专利权)人:晋城市绿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