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26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所述训练模型中的肩模体底部为平面,头颈模体的下端与肩模体的上端通过头部后仰旋转机构相互铰接,头部后仰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与电源电连接;头颈模体的模拟口腔内的咽后壁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口咽部两侧扁桃体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指示单元电连接;头颈模体的模拟鼻道内的鼻腭处设置有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与指示单元电连接;头颈模体内部设有安装腔,指示单元和电源均设置在安装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采样能力和质量,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核酸采集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操作规范。作规范。作规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及训练方法,属于医用训练器具


技术介绍

[0002]核酸采集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人员(包括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学生、志愿者等)。为了尽快的切断传染源,避免感染扩散,还必须保证医疗安全质量。由于核酸采集以往在临床上不属于基本操作,因此许多进行核酸采集工作的人员在采集前都没有相关具体实践,只是经过简单培训(教学培训或视频培训),缺乏实操训练,这样就难免存在操作质量有高有低的问题,影响到核酸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及训练方法。
[0004]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5]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颈模体、肩模体、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遥控开关、指示单元和电源,所述肩模体底部为平面,头颈模体的下端与肩模体的上端通过头部后仰旋转机构相互铰接,所述头部后仰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遥控开关能够通过控制头部后仰旋转机构使头颈模体后仰设定角度;所述头颈模体设有模拟口腔,所述模拟口腔内的咽后壁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模拟口腔内的口咽部两侧扁桃体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与指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头颈模体设有模拟鼻道,所述模拟鼻道内的鼻腭处设置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指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头颈模体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指示单元和电源均设置在安装腔内。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后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头部后仰驱动电机,所述肩模体上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头颈模体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置于肩模体上端的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固定在肩模体上,所述头部后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头内,头部后仰驱动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后仰驱动电机采用空心杯电机或双出轴步进电机。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拟口腔的下颌为活动结构,所述下颌后端通过下颌开合旋转机构与头颈模体铰接,所述下颌开合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所述遥控开关能够通过控制下颌开合旋转机构使头颈模体的模拟口腔张开或闭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颌开合旋转机构包括第二转轴和口腔开合驱动电机,所述下颌后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在头颈模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固定在下颌上,所述口腔开合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下颌头颈模体内,口腔开合驱动电机与第二转轴传
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腔开合驱动电机采用空心杯电机或双出轴步进电机。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遥控开关采用能够语音控制的语音开关,所述语音开关也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头颈模体与肩模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弹性颈套。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单元包括口咽采样指示灯、鼻腔采样指示灯和微处理器,所述口咽采样指示灯有两个,两个口咽采样指示灯对称设置在头颈模体的前额中心两侧,所述鼻腔采样指示灯设置在头颈模体的前额中心上部;所述口咽采样指示灯通过微处理器与第一传感器电连接,位于前额左侧的口咽采样指示灯与第一传感器和口咽部左侧扁桃体处的第二传感器电连接,位于前额右侧的口咽采样指示灯与第一传感器和口咽部右侧扁桃体处的第二传感器电连接,所述鼻腔采样指示灯通过微处理器与第三传感器电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咽采样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和鼻腔采样指示灯均采用红绿双色指示灯。
[001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5]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采样训练模型,按如下步骤进行:
[0016]【1】、口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1a】、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头颈模体后仰;【1b】、取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经模拟口腔插入至咽喉处,分别来回擦拭一侧扁桃体处及咽后壁处3次,每次擦拭均需要接触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整个擦拭时间至少3秒,当该侧第二传感器对应的口咽采样指示灯亮绿灯时说明采样操作正确,操作不正确则口咽采样指示灯亮红灯;再以同样的方法采集另一侧的口咽拭子。
[0017]【2】、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2a】、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头颈模体后仰;【2b】、取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杆拭子,经模拟鼻道插入至鼻腭处并接触到第三传感器,停留至少1秒后缓慢转动退出,操作时间至少3秒,当鼻腔采样指示灯亮绿灯时说明采样操作正确,操作不正确则鼻腔采样指示灯亮红灯;再以同样的方法从另一侧鼻孔进行采样训练。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9]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头颈模体、肩模体、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遥控开关、指示单元和电源,能够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采样能力和质量,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核酸采集考核,确保操作人员操作规范。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沿图1中A

A向的结构剖视图。
[0023]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

头颈模体、1a

模拟口腔、1b

模拟鼻道、1c

安装腔、1d
‑ꢀ
连接头、2

肩模体、2a

安装槽、3

第一传感器、4

第二传感器、5

第三传感器、 6

遥控开关、7

电源、
8

第一转轴、9

头部后仰驱动电机、10

下颌、11

第二转轴、12

口腔开合驱动电机、13

口咽采样指示灯、14

鼻腔采样指示灯、15

微处理器、16

环形弹性颈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包括头颈模体1、肩模体2、第一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4、第三传感器5、遥控开关6、指示单元和电源7,所述肩模体2底部为平面,头颈模体1的下端与肩模体2的上端通过头部后仰旋转机构相互铰接,所述头部后仰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6与电源7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颈模体(1)、肩模体(2)、第一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4)、第三传感器(5)、遥控开关(6)、指示单元和电源(7),所述肩模体(2)底部为平面,头颈模体(1)的下端与肩模体(2)的上端通过头部后仰旋转机构相互铰接,所述头部后仰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6)与电源(7)电连接,所述遥控开关(6)能够通过控制头部后仰旋转机构使头颈模体(1)后仰设定角度;所述头颈模体(1)设有模拟口腔(1a),所述模拟口腔(1a)内的咽后壁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3),模拟口腔(1a)内的口咽部两侧扁桃体处各设置有一个第二传感器(4),所述第一传感器(3)和第二传感器(4)分别与指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头颈模体(1)设有模拟鼻道(1b),所述模拟鼻道(1b)内的鼻腭处设置有第三传感器(5),所述第三传感器(5)与指示单元电连接;所述头颈模体(1)内部设有安装腔(1c),所述指示单元和电源(7)均设置在安装腔(1c)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后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轴(8)和头部后仰驱动电机(9),所述肩模体(2)上端设有安装槽(2a),所述头颈模体(1)的下端设有连接头(1d),所述连接头(1d)置于肩模体(2)上端的安装槽(2a)内并通过第一转轴(8)连接,所述第一转轴(8)两端固定在肩模体(2)上,所述头部后仰驱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连接头(1d)内,头部后仰驱动电机(9)与第一转轴(8)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后仰驱动电机(9)采用空心杯电机或双出轴步进电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核酸采样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口腔(1a)的下颌(10)为活动结构,所述下颌(10)后端通过下颌开合旋转机构与头颈模体(1)铰接,所述下颌开合旋转机构通过遥控开关(6)与电源(7)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莉刘云张劲松高雯李占结姚翠宋燕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