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17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层,分别为骨架层、粘接层和表面层,粘接层中包括荧光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送带的表面层破损后,在紫外灯照射下,粘接层会发出荧光,可快速、准确地找出破损处,检测简便快捷,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人工肉眼漏检的情况。工肉眼漏检的情况。工肉眼漏检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


[0001]本技术属于输送带
,具体为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食材输送行业使用的皮带以食品级PVC输送带为主,输送带底层为聚酯织物,聚酯织物作为骨架层与平板接触运行。使用过程中,如果输送带表面的PVC出现破损,破损处水渍、油脂会进入到织物层,易滋生细菌、霉菌等。
[0003]目前检测皮带破损的方法主要为目测,皮带运行后通过人工肉眼进行辨识,寻找破损处,然后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然而目前的检测方法不仅检测效率非常低,可能需要单人或多人进行寻找辨识,还存在较高的漏检错误,费时费力准确率底,检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输送带的表面层破损后,在紫外灯照射下,粘接层会发出荧光,可快速、准确地找出破损处,检测简便快捷,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人工肉眼漏检的情况。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层,分别为骨架层、粘接层和表面层,粘接层中包括荧光剂。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骨架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0009]粘接层中还包括胶水。
[0010]粘接层中的胶水为PU胶水。
[0011]粘接层中荧光剂的质量含量为5%~8%。
[0012]所述荧光剂为紫外荧光剂。<br/>[0013]表面层的材质为PVC。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输送带的表面层破损后,在紫外灯照射下,粘接层会发出荧光,可快速、准确地找出破损处,检测简便快捷,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人工肉眼漏检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17]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18]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层,分别为骨架层1、粘接层2和表面层3。
[0019]骨架层1的材质为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形成的聚酯织物层可形成所述输送带的骨架层,为输送产品提供可靠支撑。
[0020]粘接层2中包括荧光剂和PU胶水,荧光剂和PU胶水混合,或说,在PU胶水中添加荧光剂。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荧光剂为紫外荧光剂。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粘接层2中,固化剂的质量含量为3%~4%,紫外荧光剂的质量含量为5%~8%。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PU胶水中,PU胶水的固含量为15%~20%。
[0024]表面层3的材质为PVC。较佳的,所述PVC为功能型PVC层,具有抗菌、防霉、耐油或食品级等功能,符合接触食品的安全要求。
[0025]本实施例中,表面层3的表层压有花纹,提高其表面摩擦力,防止输送产品发生打滑。
[0026]制作时,将粘接层2涂覆在骨架层1的表面,再将表面层3涂覆在粘接层2的表面,由于粘接层2中有PU胶水,骨架层1和表面层3能通过粘接层2实现可靠连接。
[0027]所述输送带的具体制作步骤包括:
[0028]步骤s1:对骨架层1烘布定型;
[0029]步骤s2:在骨架层1的表面涂敷粘接层2的原料;
[0030]步骤s3:在粘接层2的表面涂覆表面层3的原料并塑化;
[0031]步骤s4:对表面层3的表面压花纹。
[0032]其中:
[0033]步骤s1中,对骨架层1进行红外加热以实现烘布定型,加热时,车速为12米/分钟,加热温度为150℃。
[0034]步骤s2中,车速为5米/分钟。
[0035]步骤s3中,采用红外加热实现塑化,车速为6~8米/分钟,加热温度为180~200℃。
[0036]步骤s4中需要进行加热,通过红外加热,车速5~6米/分钟,加热温度230~250℃
[0037]需要说明的是,制作过程中,红外加热设备的位置是固定的,骨架层1安装在托辊上,托辊带动骨架层1运行,所述车速是托辊的辊筒转动运行的速度。
[0038]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骨架层1接触设备平板,表面层3表面接触食材,当表面层3某处破损时,会使对应处的粘接层2漏出来,使用紫外灯照射所
述输送带表面,破损处的织物表面会发出荧光,如此能够快速准确定位破损位置,提醒使用者及时维修或更换输送带,避免破损导致骨架层1接触食材后发霉和滋生细菌,影响输送的食材的安全性。
[0039]由于荧光较为显眼,辅助人工检测时可加快检测速度,可方便快捷的定时进行快速检测。若结合设备自动化控制,可实现智能识别,识别速度可提升10倍以上。
[0040]经过实验发现,针对100m*2m的输送带,由一人采用传统人工肉眼检测破损处的检测速度约为4m/分钟。而针对同样规格(100m*2m)的本技术方案中的输送带,采用紫外照射辅助人工检测的识别速度约为0.5m/分钟。这进一步佐证了本技术方案的输送带可实现快速、准确检测破损处的有益效果。
[0041]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快速检测破损位置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三层,分别为骨架层(1)、粘接层(2)和表面层(3),粘接层(2)中包括荧光剂和胶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利输送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