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13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包括手套本体、脉冲发生器和电池组,手套本体的手掌面一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手套本体的手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打击壳,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电连接;所述打击壳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形成空腔,打击壳的表面具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打击壳的横梁和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小风扇,所述小风扇朝向所述手套本体方向设置,所述小风扇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小风扇实时对手指进行吹风,透气孔可以实现所述空腔内部的空气流动,避免小风扇运转时发热导致所述空腔内部温度升高,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有清凉的感觉,保证抓捕效率。证抓捕效率。证抓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专用特征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智能安全执法,能够有助于制服犯人的警用抓捕手套得到广泛运用,在目前的警用擒拿抓捕手套中,都是由多层材料组成,尤其是夏天,警用擒拿抓捕手套在使用者佩戴后其透气能力差,尤其是在打击壳部分,封闭且硬质的打击壳使抓捕手套的局部区域的透气性更差,而且佩戴不舒适,在佩戴过程中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降低了抓捕效率,从而降低智能安全执法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透气能力差可能导致手部出汗损害手套内的电子元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警用抓捕手套在夏天使用时因透气性差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降低抓捕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包括手套本体、脉冲发生器和电池组,所述手套本体为半指手套,手套本体的手掌面一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手套本体的手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打击壳,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电连接;所述打击壳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形成空腔,打击壳的表面具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打击壳的横梁和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小风扇,所述小风扇朝向所述手套本体方向设置,所述小风扇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打击壳和所述横梁均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质制成。
[0006]进一步的,与所述打击壳连接的所述手套本体处采用涤纶面料制成。
[000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空腔内部的所述手套本体表面还设置有多条与打击壳连接的分隔条,所述分隔条采用硬质材质制成。
[0008]进一步的,与所述打击壳连接的所述手套本体表面还固定有硬质安装座,所述打击壳与所述硬质安装座可拆卸固定,所述小风扇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横梁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打击壳的下表面具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滑块,所述滑块沿径向向内外两侧延伸呈T型端面结构;所述硬质安装座上具有开口朝上的适于所述滑块滑动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上具有两个适于所述滑块穿过的豁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滑槽的槽口高度由所述豁口沿周向逐渐降低。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打击壳的滑块外侧和所述硬质安装座的豁口外侧均设置有安装起点标记,所述硬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旋紧方向标记。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端部设置有尼龙织带,所述尼龙织带呈U形结构,尼龙织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手指的端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背面设置有控制盒和电压开关,所述脉冲发生器和
所述电池组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压开关电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在所述打击壳和手套本体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小风扇,同时在打击壳上设置有透气孔,通过小风扇实时对手指进行吹风,透气孔可以实现所述空腔内部的空气流动,避免小风扇运转时发热导致所述空腔内部温度升高,在使用过程中始终有清凉的感觉,保证抓捕效率,同时避免手部过多出汗对手套内电子元器件的影响。
[0016](2)本技术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所述打击壳与所述硬质安装座可拆卸固定,当小风扇损坏时,可以随时打开打击壳更换小风扇。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的手背面一侧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的手掌面一侧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已显示打击壳内部结构);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一对应的所述打击壳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二对应的所述打击壳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硬质安装座的俯视图;
[0024]图7是打击壳与硬质安装座的装配俯视图。
[0025]图中,1、手套本体,2、脉冲发生器,3、电池组,4、第一接触电极,5、第二接触电极,6、打击壳,601、滑块,7、空腔,8、透气孔,9、小风扇,10、横梁,11、分隔条,12、硬质安装座,1201、环形滑槽,1202、豁口,13、尼龙织带,16、电压开关,17、尼龙搭扣,18、登山扣,19、涤纶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

图7所示,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手套本体1为半指手套,手套本体1的手掌面一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手套本体1的手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打击壳6,脉冲发生器2与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电连接;打击壳6与手套本体1之间形成空腔7,打击壳6的表面具有若干透气孔8,空腔7内设置有连接打击壳6的横梁10和安装在横梁10上的小风扇9,小风扇9朝向手套本体1方向设置,小风扇9与电池组3电连接。
[0029]抓捕手套主要通过脉冲发生器2的两个输出电极与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连接,当给两输出电极通电时,脉冲发生器2通过两个输出电极输出电流,当与犯人身体接触时,就会形成电压回路在犯人身上产生电流,使人体产生收缩、痉挛的强烈反应。该抓
捕手套对人体无伤害,耗电小,待机时间长,可充电重复使用,轻巧方便。
[0030]打击壳6采用高强度碳纤维等高强度塑料制成,用于保护佩戴人员的手背关节,避免被击打受伤。打击壳6通常呈向外拱起的曲面形,这样在打击壳6和手套本体1之间可以形成空腔7,当受到击打时,击打的力不会直接传递到手部,减少手部受伤,小风扇9朝向手套本体1设置是指小风扇9对着手指方向吹,而小风扇9的背面为散热面,则正对着透气孔8方向,可以起到及时散热的作用,另外透气孔8使空腔7内外空气流通,提高了散热效果,为保证打击壳6的强度,透气孔8的数量不易过多,因此需要将小风扇9和透气孔8配合使用。
[0031]小风扇9的导线可以与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的电极连接线一样设置在手套本体1内部的布线区内,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则可以设置在手套本体1的手背面一侧,作为优选的,手套本体1的手背面设置有控制盒和电压开关16,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均与所述控制盒电连接,所述控制盒与电压开关16电连接。电压开关16作为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的启闭开关,通过控制盒控制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的打开和关闭。
[0032]如图1所示,在五个手指和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脉冲发生器(2)和电池组(3),所述手套本体(1)为半指手套,手套本体(1)的手掌面一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手套本体(1)的手背面一侧设置有若干打击壳(6),所述脉冲发生器(2)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4)和第二接触电极(5)电连接;所述打击壳(6)与所述手套本体(1)之间形成空腔(7),打击壳(6)的表面具有若干透气孔(8),所述空腔(7)内设置有连接所述打击壳(6)的横梁(10)和安装在所述横梁(10)上的小风扇(9),所述小风扇(9)朝向所述手套本体(1)方向设置,所述小风扇(9)与所述电池组(3)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壳(6)和所述横梁(10)均采用高强度碳纤维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打击壳(6)连接的所述手套本体(1)处采用涤纶面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腔(7)内部的所述手套本体(1)表面还设置有多条与打击壳(6)连接的分隔条(11),所述分隔条(11)采用硬质材质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用抓捕透气型手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打击壳(6)连接的所述手套本体(1)表面还固定有硬质安装座(12),所述打击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伟王振王富冈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安雷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