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401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4
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第二PC;所述第一PC、第二PC,与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普通网线连接;所述第一PC用于设为服务器和确定网络通讯带宽;所述第二PC用于设为用户;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包括有传统以太网PHY模块和车载以太网PHY模块,用于将传统以太网的信号转换成车载以太网信号;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车载以太网网线与所述接口连接。该系统解决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的问题,可以对汽车以太网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太网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太网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智能整车域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各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交互量越来越多大,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同时降低线束成本和整车重量。车载以太网的应用正逐渐普及。以太网今后可能成为整车的骨干网络。但车载以太网接口常用为100Base

T1,调制方式和编码方式以及连接器等均和传统以太网不同。传统以太网的载体大部分是电脑。电脑本身就是通过标准的以太网网线连接。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通过以太网吞吐量测试软件进行测试。
[0003]在以太网通讯遇到问题时很难用传统的以太网吞吐量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和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和方法,解决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的问题。可以对汽车以太网网络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并且可以在整车以太网网络出现问题时进行分析和定位。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其包括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第二PC。
[0006]所述第一PC、第二PC,与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网线连接。
[0007]所述第一PC用于设为服务器和确定网络通讯带宽。
[0008]所述第二PC用于设为用户。
[0009]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包括有传统以太网PHY模块和车载以太网PHY模块,用于将传统以太网的信号转换成车载以太网信号。
[0010]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车载以太网网线与所述被测接口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由2台传统PC、两块传统以太网转车载以太网核心板、普通网线和车载以太网网线以及测试工具iperf构成。
[0012]传统PC支持普通RJ45以太网接口,可正常运行iperf程序。传统以太网转车载以太网核心板由RJ45连接器,100Base

T1接口连接器,传统以太网PHY和车载以太网PHY组成。Iperf工具为免费软件。通过此测试系统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的测试。可根据整车实际网络拓扑结构更准确地评估以太网信号传输的性能。
[0013]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方法,是应用于上述系统之上,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第二PC通过网线串联为测试系统,如图1;步骤二:将第一PC设为服务器,iperf程序,并确定网络通讯带宽;步骤三:将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以及被测接口上电,将传统以太网的信号转换成车
载以太网信号;步骤四:将第二PC设为用户,运行iperf程序;步骤五:通过指令在第一PC和第二PC间进行所述网络通讯带宽的吞吐量测试。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测试方法通过采用以上测试系统,测试方式简单,测试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系统电路框图;图2是逻辑流程图;图3是实际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如下: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方法,其采用由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第二PC组成的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方法如下:第一步:将传统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传统第二PC按附图用线束连接好,即是把所有设备串联在一起。
[0017]传统第一PC、传统第二PC上设有RJ45接口,通过普通网线将其与两个转换板相接。
[0018]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包括RJ45接口、传统以太网PHY、车载以太网PHY和100BASE

T1接口。100BASE

T1是一种接口类型,如果需要测试1000M或者更高带宽的车载以太网吞吐量,就需要对转接板进行更改,将转接板上的PHY芯片更换成1000M或者更高带宽的芯片。PHY是物理层收发器芯片的缩写。主要作用是将0101的数字信号通过PAM3编码转换成可以在物理介质中传输的模拟信号。以太网控制器传输的是以太网2层信号(MAC层),以太网线束之前传输的信号是1层信号(物理层),PHY就是起到转换的作用。
[0019]RJ45接口和传统以太网PHY之间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输;传统以太网PHY和车载以太网PHY通过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车载以太网PHY和100BASE

T1接口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0020]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通过车载以太网网线连接。
[0021]被测接口设有两个100BASE100

T1接口,分别与两个转换板串联。
[0022]第二步:将传统第一PC开机,运行iperf程序。输入指令

s
ꢀ–
i1 w 100M将传统第一PC设置为服务器,同时设置网络通讯带宽为100M。Iperf测试原理就是通过两台电脑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进行吞吐量测试。一台电脑设置成服务器,另一台电脑设置成用户。模拟用户在服务器上下载数据的方式,实现测试以太网的吞吐量。
[0023]第三步:将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以及被测接口上电。第一转换板和第二转换板将传统以太网的信号转换成车载以太网信号。传统以太网PHY将外部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与车载以太网PHY进行通讯。车载以太网PHY再将数字信号调制成车载以太网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0024]第四步:将传统第二PC开机,运行Iperf程序。输入指令

c (第一PCIP地址)

i 1
ꢀ–
w 100M 将传统第二PC设置成用户,和第一PC组成局域网。
[0025]第五步:通过指令在两台电脑间进行100M带宽的吞吐量测试。被测接口被串联在整个测试系统中,最终可通过此系统进行车载以太网接口的吞吐量测试。
[0026]图3为实际测试的台架和测试结果。
[0027]以上已经以最佳的实施案例公布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等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C,第一转换板,被测接口,第二转换板,第二PC;所述第一PC、第二PC,与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网线连接;所述第一PC用于设为服务器和确定网络通讯带宽;所述第二PC用于设为用户;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包括有传统以太网PHY模块和车载以太网PHY模块,用于将传统以太网的信号转换成车载以太网信号;所述第一转换板、第二转换板通过车载以太网网线与所述被测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接口类型为100BASE

T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以太网接口吞吐量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达严钦山肖利华李祥童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