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79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扦插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扦插基质的制备、扦插茎段的采集、扦插茎段预处理、扦插以及扦插后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乌头茎段扦插的快速繁育侧根,使附子茎段生根率和成活率提高,并能够获得质量佳的无根腐病及白绢病等乌头常见根部病害病原侵染症状的种根种根,提高了附子种根繁殖效率,降低了附子种根繁育成本。附子种根繁育成本。附子种根繁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扦插育苗
,具体涉及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草本植物。乌头的药用部位是主根加工后称“川乌”,侧根称附子。在医疗上,附子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脉微欲绝,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等症。
[0003]目前乌头育种一般采用块根无性繁殖育种,其过程是:(1)种根繁育地应选择在海拔1000

1500米的阳山地,(2)选倒卵形、个圆、中等大小、色泽新鲜、芽口紧包、无病虫的健壮块根。对无根毛,或根毛少而短,毛上长有根瘤菌的,块根上有病菌、黑斑、霉烂、缺芽的块根不能做种,(3)种根采挖后,除去须根并按大、中、小分为三级,最大的I级可以做药材卖,也可以留山区作乌头种,最小的II级块根留山区作乌头原种,中等大的III级运坝区作附子种,(4)不同等级种根按相应的种植密度栽种:I级种根株距17厘米,穴深12

15厘米,每畦2行,交错排列,每穴栽1个,亩栽10000

12000个;II级种根株距13厘米,穴深7

10厘米,每畦3行,每穴栽1个,亩栽约20000

23000个,(5)栽种时在行间多栽10

15%的种根,以作补苗之用,(6)栽后覆土9厘米厚,成鱼背形以利于排水。但是这种育种方法成本较高,同时会导致乌头病原菌的代代间的传染,田间发病率升高。
[0004]综上所述,研发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仍是扦插育苗技术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能够使附子茎段生根率和成活率提高,并能够获得质量好、成本低且无根腐病及白绢病等乌头常见根部病害病原侵染症状的种根,提高了附子种根繁殖效率,降低了附子种根繁育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扦插基质的制备:称取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并将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均匀后,浇足底水,制得扦插基质;
[0009](2)扦插茎段的采集:扦插茎段选取六月中上旬泥附子采收前,从地上部分无根腐病、白绢病和灰霉病等病害侵染症状的植株中,选取地上第三或第四段叶片以上部分茎段备用,并保持湿润状态;
[0010](3)扦插茎段预处理:将乌头植株茎段用消毒的园艺剪刀剪成上中下三段,每段长为15

25cm,每段含有2个以上节,且保留有1片相对位置较为偏上的健康小叶,茎段上端平切,至少距离保留叶2厘米以上,茎尖保留,并剔除成形叶,下端离最下端节1

2cm处45
°
斜切;
[0011](4)扦插:将茎端斜切的下切口朝下在相应的处理液中浸泡30

40s,茎段斜切面朝下竖直插入土壤,保证茎端稳固,且至少土壤中有一个节,茎端与茎端之间相距10cm以上;
[0012](5)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保持盆内基质的水分为30

40%,扦插后保留的叶片和叶芽会长出新枝条,扦插45天左右有幼苗长出后,每隔30天喷淋一次1000倍的速效肥。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1)中,所述的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体积比为3:1:1。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3)中,在叶片过大时,则留取叶片中间的1/3。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液的制备方法为:
[0016]称取2.5g IBA粉剂和2.5g NAA粉剂混合;再用10

20ml 95%乙醇充分溶解后,加入990ml清水稀释充分溶解混匀,制得处理液。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4)中,所述的土壤厚度至少在15cm以上。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4)中,茎段斜切面朝下竖直插入土壤时,至少有1/3长度插入土壤,且不超过整体茎段长度2/3,同时保证叶不接触土壤。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5)中,所述的速效肥中氮、磷和钾有效养分含量≥25%。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5)中,所述的喷淋速效肥的时间为早上或傍晚。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在步骤(5)中,在喷淋速效肥完成后,立即用清水将幼苗叶面进行冲洗,清除叶面残留的速效肥。
[0022]有益效果
[0023]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实现乌头茎段扦插的快速繁育侧根,使附子茎段生根率和成活率提高,并能够获得质量更佳的无根腐病及白绢病等乌头常见根部病害病原侵染症状的种根,提高了附子种根繁殖效率,降低了种根繁育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中乌头的成活率和块根重量的统计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性能检测中乌头的两次收获附子的时间总和的统计图;
[0027]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收获的种根图;
[0028]图4为按照
技术介绍
中所提供的现有方法收获的种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1]实施例: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扦插基质的制备:称取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并将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均匀后,浇足底水,制得扦插基质。
[0034]进一步的,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体积比为3:1:1。
[0035](2)扦扦插茎段的采集:扦插茎段选取六月中上旬泥附子采收前,从地上部分无根腐病、白绢病和灰霉病等病害侵染症状的植株中,选取地上第三或第四段叶片以上部分茎段备用,并保持湿润状态。
[0036](3)扦插茎段预处理:将乌头植株茎段用消毒的园艺剪刀剪成上中下三段,每段长为15

25cm,每段含有2个以上节,且保留有1片相对位置较为偏上的健康小叶,茎段上端平切,至少距离保留叶2厘米以上,茎尖保留,并剔除成形叶,下端离最下端节1

2cm处45
°
斜切。
[0037]进一步的,在叶片过大时,则留取叶片中间的1/3。
[0038]进一步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基质的制备:称取草炭、珍珠岩和蛭石,并将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混合均匀后,浇足底水,制得扦插基质;(2)扦插茎段的采集:扦插茎段选取六月中上旬泥附子采收前,从地上部分无根腐病、白绢病和灰霉病等病害侵染症状的植株中,选取地上第三或第四段叶片以上部分茎段备用,并保持湿润状态;(3)扦插茎段预处理:将乌头植株茎段用消毒的园艺剪刀剪成上中下三段,每段长为15

25cm,每段含有2个以上节,且保留有1片相对位置较为偏上的健康小叶,茎段上端平切,至少距离保留叶2厘米以上,茎尖保留,并剔除成形叶,下端离最下端节1

2cm处45
°
斜切;(4)扦插:将茎端斜切的下切口朝下在相应的处理液中浸泡30

40s,茎段斜切面朝下竖直插入土壤,保证茎端稳固,且至少土壤中有一个节,茎端与茎端之间相距10cm以上;(5)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及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保持盆内基质的水分为30

40%,扦插后保留的叶片和叶芽会长出新枝条,扦插45天左右有幼苗长出后,每隔30天喷淋一次1000倍的速效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乌头扦插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燕莉许世亮王洪苏王祎赫凡续晨李婷魏家欣张俊丽谢永谢芯玥周川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