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74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包括在轴承内部设置的油腔,所述油腔上设置有油位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油腔设置有四个,油腔与油腔之间设置有回油槽,所述油腔上设置有节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静压轴承出现大面积高强度的穴蚀。现大面积高强度的穴蚀。现大面积高强度的穴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

技术介绍

[0002]静压轴承在气缸压力冲击载荷的反复作用下,表面层发生塑性变形和冷作硬化,局部丧失变形能力,逐步形成纹路并不断扩展,然后随着磨屑的脱落,在受载表面层形成穴。一般轴瓦发生穴蚀时,是先出现凹坑,然后这种凹坑逐步扩大并引起合金层界面的开裂,裂纹沿着界面的平行方向扩展,直到剥落为止。静压轴承穴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轴承、轴承座和轴颈的设计,但是整个润滑油供应系统及润滑油的污染亦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其中引起的振动影响同样必须考虑到。穴蚀一般发生在轴承的高载区,如曲轴主轴承的下轴瓦上。现有的轴承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能有效防止静压轴承出现大面积高强度的穴蚀。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包括在轴承内部设置的油腔2,所述油腔2上设置有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油腔2设置有四个,油腔2与油腔2之间设置有回油槽3,所述油腔2上设置有节流孔1。
[0006]所述油腔2等间距设置。
[0007]所述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分别连接油位检测系统,油位检测系统用于控制输油管道供油。
[0008]所述轴承内壁设置封油面4。
[0009]所述轴承硬表面材料为高铬铸钢。
[0010]所述节流孔1为圆柱结构。
[0011]所述回油槽3内侧的开口宽度小于外侧的开口宽度。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静压轴承,可以避免在轴承内部产生腐蚀、穴蚀等不良现象。
[0014]本专利技术在轴承内部设置油位检测器,防止油位过高或过低,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轴承内部温度,防止油温过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结构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轴承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定时检测系统示意图。
[0018]图中,1.节流孔,2.油腔,3.回油槽,4.封油面,5.油位检测器,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结构示意图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有节流孔1,油腔2,回油槽3,封油面4,油位检测器5,温度传感器6,图3为润滑油定时检测系统。
[0021]四个油腔2均设有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其中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与油位检测系统相连接,当轴承开始运作时,润滑油通过润滑油检测系统进入油腔2内,油位过高时油位检测器5会将信号传入检测系统中,图2开始发挥作用,关闭输油管道,等待轴承内部润滑油分布均匀后继续开启供油,同样当温度过高时温度检测器6也会将信号传输到检测系统中,图2关闭输油管道,待温度均匀后继续开启供油,关闭与开启之间时间不会太长,同时不会影响供油。这样就不会因为润滑油的污染而导致轴承内部出现穴蚀现象。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出现穴蚀的原因分析,首先材料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其次就是轴承结构设计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静压轴承使用硬表面材料,例如高铬铸钢,选用高铬铸钢作为轴承材料比普通材料寿命长500倍,而且铬还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
[0023]在轴承内部设置油位检测器5,防止油位过高或过低,设置温度传感器6,实时监测轴承内部温度,防止油温过高。设计安装保护性防尘盖,改良油封,轴承间隙不宜过大,减小振动,其次当润滑油进入或离开带槽的轴承区域时,周期性开启和关闭轴颈润滑油孔腔,会发生曲柄机构供油对穴蚀状态的影响,因此还开发一种用于快速而有效地观察和分析机油流动定时过程的工具,对机油进入哪个进油孔进行定时检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轴承内部设置的油腔(2),所述油腔(2)上设置有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所述油腔(2)设置有四个,油腔(2)与油腔(2)之间设置有回油槽(3),所述油腔(2)上设置有节流孔(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2)等间距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出现穴蚀的静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检测器(5)和温度传感器(6)分别连接油位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胡启龙张卫军赵博陈旭东王丹卫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