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66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绕组,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线缆支撑部,所述上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支撑部相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线缆的线缆夹紧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将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套装在已连接的线缆外侧,然后再将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可拆卸端连接即可,便于增设使用。便于增设使用。便于增设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灾探测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探测器是主要的传感部件,它由剩余电流互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以及二者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组成,为保证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必须对于互感器的连接线进行短路或断路故障进行监测。
[0003]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29122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气火灾探测器,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剩余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之间通过卡接部卡扣连接,在信号处理模块上开设有凹槽,在剩余电流互感器对应该凹槽设有凸块。该卡扣结构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剩余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一体化结构,引线对应穿设于剩余电流互感器和信号处理模块之间,该卡扣部能使得引线变为最短,减少了干扰信号,进一步提高监测精度、微功耗和快速响应。剩余电流互感器上设有铺设线缆或铜排的通槽,该通槽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0004]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剩余电流互感器为闭合一体式的环形结构,需要在接线前将线缆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内部后再进行接线。而对于已经完成接线的线缆外侧增设剩余电流互感器时,需要先将线缆从端子上拆卸分离,再将线缆穿过剩余电流互感器内部后再进行接线。通常一个剩余电流互感器会内部穿有3或4根线缆,对于已经完成接线的线缆外侧增设剩余电流互感器需要先拆卸分离3或4个线缆端部,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增设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增设使用的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绕组,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线缆支撑部,所述上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支撑部相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线缆的线缆夹紧部。
[0007]所述线缆支撑部具有固定在所述下半环组件一侧的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顶部通过支杆支撑设置有支线板,所述支线板上均匀开设有支线槽;所述线缆夹紧部具有与所述支线板相对应的夹线板及驱动所述夹线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夹线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支线槽相对应的夹线槽。
[0008]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固定在所述上半环组件侧面的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的两端滑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所述夹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夹线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
手柄。
[0009]所述支线槽与所述夹线槽均直径相同的为半圆形槽。
[0010]所述支线槽与所述夹线槽的内侧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垫。
[0011]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上半环组件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半环组件连接。
[0012]所述上半环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上连接板相对应的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3]所述上半环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上半铁芯,所述下半环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下半铁芯,所述上半铁芯与所述下半铁芯的外侧设置有绕组。
[0014]所述下半环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基座。
[0015]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底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上半环组件的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匹的燕尾卡块。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端相铰接,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使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端可以拆卸分离,并将上半环组件的一端向上翻转开启,方便将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套装在已连接的线缆外侧,然后再将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可拆卸端连接即可,便于增设使用;(2)在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套装在线缆外侧时,通过线缆支撑部与线缆夹紧部相配合能够将线缆整齐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其它固定线缆的装置,防止线缆之间相互缠绕、磨损,保持线缆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002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2]如图1至3所示,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信号处理模块4、上半环组件1及下半环组件2,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一端相铰接,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上半环组件1及下半环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绕组23,下半环组件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绕组23电连接的接线端子31,信号处理模块4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31电连接,由此信号处理模块4能够采集到电信号;下半环组件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线缆支撑部5,上半环组件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线缆支撑部5相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线缆的线缆夹紧部6;在本实施例中,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一端相铰接,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使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一端可以拆卸分离,并将上半环组件1的一端向上翻转开启,方便将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套装在已连接的线缆外侧,然后再将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的可拆卸端连接即可,便于增设使用;在上半环组件1与下半环组件2套装在线缆外侧时,通过线缆支撑部5与线缆夹紧部6相配合能够将线缆整齐固定,无需额外设置其它固定线缆的装置,防止线缆之间相互缠绕、磨损,保持线缆整齐美观。
[0023]作为线缆支撑部5与线缆夹紧部6具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线缆支撑部5与线缆夹紧部6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线缆支撑部5具有固定在下半环组件2一侧的下支板51,下支板51的顶部通过支杆52支撑设置有支线板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处理模块、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上半环组件与下半环组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上半环组件及下半环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绕组,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下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线缆支撑部,所述上半环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线缆支撑部相配合以夹紧或释放线缆的线缆夹紧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支撑部具有固定在所述下半环组件一侧的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顶部通过支杆支撑设置有支线板,所述支线板上均匀开设有支线槽;所述线缆夹紧部具有与所述支线板相对应的夹线板及驱动所述夹线板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夹线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支线槽相对应的夹线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气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具有固定在所述上半环组件侧面的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的两端滑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底端与所述夹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夹线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钒郭修云王盼盼马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浙之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