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48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及制作方法,该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门框组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门框组件之间的两个联系梁;每个所述门框组件包括:两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联系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和所述联系梁为螺旋钢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由螺旋钢管形式的立柱、下横梁和联系梁连接形成,具有结构简单、轮压小和抗风能力强的优点。和抗风能力强的优点。和抗风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及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钢结构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集装箱船舶的愈发大型化,沿海大型港口建设方兴未艾,与此同时,近年来内河码头的运输量持续增长,对集装箱起重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0003]集装箱起重机的钢构件采用传统的箱体形式,且受内河航道的宽度和深度的影响,使得现有技术的门框系统存在泊位小、堆场纵深小及许用轮压小的缺点,从而影响桥吊自身的稳定性和抗暴风能力,无法满足内河码头对岸桥轻量化、轮压小、性价比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用于解决门框系统机械强度低的问题。
[000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的制作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包括:
[0008]两个相对设置的门框组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门框组件之间的两个联系梁;
[0009]每个所述门框组件包括:
[0010]两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联系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立柱;
[0011]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口;
[0012]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口;
[0013]其中,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和所述联系梁为螺旋钢管。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肋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内设有:
[0016]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周与所述上横梁的内壁连接;
[0017]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设于所述第一肋板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筋板贴设于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筋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上横梁。
[0018]进一步地,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内的与所述第一肋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的外周与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的内壁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联系梁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二肋板,所述立柱/所述联系梁内的与所述第二肋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三筋板,所述第三筋板的外周与所述立柱/所述联系梁的内壁连接。
[002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还可以包括:
[0021]两个撑杆,两个所述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组件的两侧,每个所述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立柱的第一连接端口和另一个所述立柱的第二连接端口。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包括两个连接段和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段之间的中间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设置有相贯线,所述连接段通过所述相贯线连接所述立柱。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口还设置有吊耳,所述立柱内的与所述吊耳对应位置处设有第四筋板,所述第四筋板的外周与所述立柱的内壁连接。
[0024]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所述联系梁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处各设有一工艺撑。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的制作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0026]S1,预拼装两个门框组件;
[0027]S2,通过联系梁连接两个门框组件,得到左侧门框和右侧门框;
[0028]S3,总装左侧门框和右侧门框。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包括门框组件和联系梁连接组成,门框组件包括立柱、上横梁和下横梁,其中,立柱、下横梁和联系梁为螺旋钢管,螺旋钢管形式的钢构件具有结构简单、质轻和强度高的优点,相较于传统的箱体形式门框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具有结构简单、轮压小和抗风能力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门框组件的立柱与联系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横梁与立柱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横梁与立柱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联系梁与立柱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横梁的连接段与立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吊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左、右侧门框的总装过程示意图,其中,(a)为吊装左侧门框的示意图;(b)为安装中间段的示意图;(c)为吊装右侧门框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001.门框组件;100.立柱;110.第一连接端口;120.第二连接端口;130.吊耳;131.第四筋板;200.上横梁;300.下横梁;310.连接段;311.相贯线;320.中间段;400.联系梁;500.撑杆;600.第一肋板;610.隔板;620.第一筋板;630.第二筋板;700.第二肋板;710.第三筋板;800.工艺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
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3]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0044]下面首先结合附图1

9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
[004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门框组件001和两个联系梁400,两个联系梁400设置在两个门框组件001之间。如图1所示,每个门框组件001包括两个立柱100、上横梁200和下横梁300,每个立柱10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口110和第二连接端口120,上横梁200(图中未示出)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立柱100的第一连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门框组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门框组件之间的两个联系梁;每个所述门框组件包括:两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口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联系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立柱;上横梁,所述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口;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立柱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其中,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和所述联系梁为螺旋钢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周与所述上横梁的内壁连接;第一筋板,所述第一筋板设于所述第一肋板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筋板贴设于所述上横梁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筋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所述上横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内的与所述第一肋板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筋板,所述第二筋板的外周与所述立柱/所述下横梁的内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系梁与所述立柱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二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钱亮亮马骥金文海黄春娟恽华东周刚倪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