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取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40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8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取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出光效率低的问题。本公开的光取出材料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式(I);其中,Ar1,Ar2,Ar3,Ar4中至少一个为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式(II);式(III);其中,*为与式(I)的结构的连接位置;X为C、N中的一种,且至少一个X为N;Y为C、N、O、S中的一种;L1,L2,L3,L4各自独立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取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取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利用有机固态半导体作为发光材料的发光器件,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工作温度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显示产品不断的发展,用户对于显示产品的分辨率越来越高,OLED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OLED器件的优化和性能提升可以通过改善器件中任何一层以及不同层材料的组合进行搭配。其中,光取出层在OLED器件中是具体为一层折射率较高的有机或无机透明材料,其中的光取出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器件的光耦合效率,可以改善出光模式,使原本被限制在器件内部的光线能够射出器件,表现出了更高的光取出效率。然而,目前的光取出材料的对于OLED器件的光取出效率提高仍然有限,OLED器件的发光性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并且光取出材料对于外界环境的紫外光等吸收较少,导致OLED器件的寿命较低,影响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光取出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取出材料,所述光取出材料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
[0006][0007]其中,Ar1,Ar2,Ar3,Ar4中至少一个为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
[0008][0009]其中,*为与式(I)的结构的连接位置;X为C、N中的一种,且至少一个X为N;Y为C、N、O、S中的一种;L1,L2,L3,L4各自独立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亚芳基或稠合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亚杂芳基;
[0010]Ar5,Ar6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所述杂原子为N、O、S
中的一种。
[0011]可选地,Ar1、Ar2、Ar3和Ar4均为非式(II)和式(III)所示结构时,
[0012]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的稠和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五元或六元的杂芳基;所述杂原子为N、O、S中的一种。
[0013]可选地,式(I)所示的结构中,一个或两个X为N。
[0014]可选地,所述光取出材料对波长大于或等于450纳米的光线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2.1。
[0015]可选地,所述光取出材料对波长小于或等于400纳米的光线的吸收系数大于或等于0.5。
[0016]可选地,所述光取出材料对波长大于或等于450纳米的光线的吸收系数小于或等于0.1。
[0017]可选地,所述光取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或等于120摄氏度。
[0018]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有机电致发光层、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背离所述第一电极一侧的光取出层;
[0019]所述光取出层的材料包括如上述提供的光取出材料。
[0020]可选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
[0021]所述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传输层、所述空穴阻挡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之间,且沿着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依次设置;
[0022]所述电子阻挡层、所述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注入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层之间,且沿着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方向依次设置。
[0023]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a至图2d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取出材料不同分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
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8]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2之间的有机电致发光层103、及位于第二电极102背离第一电极101一侧的光取出层104。
[0029]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形成在基底(图中未示出)上,基底可以采用柔性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刚性透明材料制成,具体可以为玻璃、聚酰亚胺、热塑性聚酯、金属薄膜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基底的材料,在此不在一一列举。
[0030]第一电极101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阳极,该阳极可以采用高功率函数电极材料制成,其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复合结构,例如,该阳极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透明材料构成,也可以采用两层氧化铟锡(ITO)之间夹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材料可以为铝(Al)、银(Ag)、钛(Ti)、钼(Mo)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上述任意多种的合金。
[0031]第二电极102与第一电极101的极性相反,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该阴极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该阴极可以采用锂(Li)、铝(Al)、镁(Mg)、银(Ag)等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上述任意多种材料的合金。
[0032]有机电致发光层103可包括小分子有机材料或聚合物分子有机材料,可以为荧光发光材料或磷光发光材料,可以发红光、绿光、蓝光,或可以发白光等;并且,根据实际不同需要,在不同的示例中,有机电致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取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材料的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中,Ar1,Ar2,Ar3,Ar4中至少一个为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其中,*为与式(I)的结构的连接位置;X为C、N中的一种,且至少一个X为N;Y为C、N、O、S中的一种;L1,L2,L3,L4各自独立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亚芳基或稠合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亚杂芳基;Ar5,Ar6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所述杂原子为N、O、S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材料,其特征在于,Ar1、Ar2、Ar3和Ar4均为非式(II)和式(III)所示结构时,Ar1、Ar2、Ar3和Ar4各自独立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0~C60的稠和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五元或六元的杂芳基;所述杂原子为N、O、S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材料,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结构中,一个或两个X为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取出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芹陈磊梁丙炎张东旭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