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295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它包括水下声学定位设备、主控舱、连接于主控舱的电池舱、安装于主控舱及电池舱的水下推进器、连接于主控舱与电池舱的水下机器人机身架、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机身架的水下声学探测设备;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包括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浮力面板的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和连接于岸基控制台并布放于水中的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均为模块化设计,且二者均具有完备的浮力状态;所述电池舱内设有储能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集成于水下机器人系统,协同作业,达到高效的坝面检测目的。达到高效的坝面检测目的。达到高效的坝面检测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水下结构物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水库大坝建造时间较早,多年来解决了广大百姓对于水源的合理利用需求,大坝建成后在水力的长期作用下,坝体容易出现破损、裂缝等现象,特别是金属结构部分,锈蚀程度较严重,水面上的部分,检测相对容易,但水下部分不易发现,传统的蛙人水下检查,只能对关键部分进行排查,受制于下潜时间和下潜深度,并且危险系数极高,难以对水库大范围区域进行健康检查。
[0003]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低、费用高、安全性低,加之使用年限长,可预见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评估,为解决坝体水下部分检测的这些问题,借助智能设备实现大坝检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0004]现阶段,也有一些水下检测设备搭载图像采集系统,潜入水中进行检测,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检测遇到的问题,但由于水下环境复杂,仍需要操作员长时间操控,并且视觉图像效果只能粗略评估健康状态,对于精细测量和整体情况评估也不能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
[0005]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之前昂贵且不成熟的技术,经过深入研究,加快了产品商业化的进程,其中,用于水下勘测的声呐设备也逐渐被广泛使用,针对不同的作业场景,可选择的设备类型也越来越多,在水下检测领域上能够弥补单纯依赖图像采集设备,功能单一、精确度不高、评估不完整的短板。
[0006]因此,需要新的水下检测系统,实现高效的坝体安全自动化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通过水下声学定位设备、水下声学探测设备与水下机器人的集成应用设计,达到水下检测机器人对水库大坝水下部分自主详尽勘察的目的。
[0008]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它包括水下声学定位设备、主控舱、连接于主控舱的电池舱、安装于主控舱及电池舱的水下推进器、连接于主控舱与电池舱的水下机器人机身架、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机身架的水下声学探测设备;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包括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浮力面板的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和连接于岸基控制台并布放于水中的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均为模块化设计,且二者均具有完备的浮力状态;所述电池舱内设有储能模块;所述主控舱、电池舱的舱体外形均为流线圆柱形设计。
[0009]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需要水下机器人搭载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并要求二者相互配合工作,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对于水下机器人而
言,属于外扩设备,在挂载外扩设备前,水下机器人本身已经具有完备的浮力状态,挂载后,外扩设备自身重量会影响水下机器人的浮力状态,故本技术采用将声学定位设备和声学探测设备的设备用电、数据传输接口和设备安装结构独立为可拆解的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符合自身重量的浮力平衡状态,以便于携带和组装集成,使得水下机器人具有理想的浮力状态和运动控制效果。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均为模块化设计,且二者均具有完备的浮力状态。
[0011]主控舱内设有供电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主控舱接口部分,专设有连接于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的供电及数据传输接口。接口处均采用线机分离的水密插接方式,并且二者接插件采用防误插设计,避免接错线材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0012]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实现水下机器人的任务规划和运动位置监控。水下声学探测设备调整扫描参数,设定固定的扫描方式,配合任务调度进行坝面结构的扫描,并实现成像效果展示。
[0013]可以从建筑图纸中得出检测目标的结构,通过预设运行行程的方式,保证水下机器人既能通过岸基控制台完成水下机器人的控制功能,又能依靠水下机器人本体自带控制器,结合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完成运动任务调度,执行相应水域的水下坝面声学检测作业任务。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安装于水下机器人的机体前端上部。
[0015]在坝面检测过程中,实际作业的水域一般较为开阔,将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布置于机器人前方上部,更易于声波传输,便于收声装置接收,在水下机器人自主运动,按规定路线执行动作时,要求整个机器人的位置数据和控制指令传输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这样水下机器人执行水下作业任务时会综合传回的信息进行判断后进行精确控制。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包括声头、主固定块、连接于主固定块的伸缩固定架、和便于固定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线材的安装结构。
[0017]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设有若干个声头,一般为4个,需要按排布规则布置于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分别固定若干个声头的对应若干根伸缩固定架同样遵循模块化设计规则,采用呈角度不同方向插接式设计,伸缩固定架分别接插于主固定块,并且在伸缩固定架的顶部设有易于固定声头线材的绑定结构,在有水流波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固定的位置,为精确定位水下机器人的位置、精确控制水下机器人运动提供保证。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固定架可调整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声头的间距;所述伸缩固定架伸缩固定架包括伸缩节及伸缩锁紧槽,每个伸缩固定架设有若干根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伸缩节,粗细不同的伸缩节为一级一级嵌套结构,每段伸缩节的结构外形由尾部到头部也呈现由粗到细的变化,伸缩节的固定方式与传统的螺丝锁紧结构不同,每节头部开设有锁紧槽,通过旋转即可卡紧。
[0019]伸缩固定架分别可朝不同方向伸展,在水下声学定位设备额定的检测范围内,在不同的水域情况下,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声头的布局结构会对位置计算产生影响,使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声头位置差异性越大,计算出的位置越精确,各个方向的伸缩固定架均为垂直设置,这样在伸展后会保证有最大的差异性。
[0020]水下机器人在进行工作前,可以通过伸缩固定架调节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声头之间的间距,从而收声声头位置差异性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检测环境;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下推进器包括若干个朝向不同方向推进的推进器,保证在依靠水下声学定位设备进行运动控制时,具有灵活的运动控制效果;保证在需要水下声学探测设备进行扫描勘测过程中能够稳定在一处,保证良好的成像扫描效果。
[0022]所述推进器沿不同方向分为若干个升降推动器、若干个水平推动器,推进器功耗低,推力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节省能源。推进器动力充足且分布结构合理,机器人可以完成前进、后退、上浮、下潜、左右偏转和左右平移等动作,从而达到具有足够动力且灵活运动的目的。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下声学探测设备指的是三维成像声呐,该设备通过浮力外壳、三维成像声呐底部隔板及固定螺柱组成的连接结构,安装于水下机器人底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下声学定位设备、主控舱(3)、连接于主控舱(3)的电池舱(4)、安装于主控舱(3)及电池舱(4)的水下推进器(5)、连接于主控舱(3)与电池舱(4)的水下机器人机身架(8)、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机身架(8)的水下声学探测设备(2);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包括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浮力面板(7)的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1)和连接于岸基控制台并布放于水中的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6);所述电池舱(4)内设有储能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和水下声学探测设备(2)均为模块化设计,且二者均具有完备的浮力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声学定位发声装置(1)安装于水下机器人浮力面板(7)前端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6),包括声头(623)、主固定块(61)、连接于主固定块(61)并用以固定声头的伸缩固定架(62),以及便于固定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6)的线材的安装结构;所述水下声学定位收声装置(6)能够调整主固定块(61)与声头(623)的间距;伸缩固定架(62)与主固定块(61)通过螺丝锁紧方式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声学设备协同作业的坝面检测水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头(623)设有若干个,通过所述伸缩固定架(62)及主固定块(61)来调节不同声头(623)的距离;所述伸缩固定架(62)包括伸缩节(622)及伸缩锁紧槽(621),每个伸缩固定架(62)设有若干根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伸缩节(622),伸缩节(622)为一级一级嵌套结构,每段伸缩节(622)的结构外形由尾部到头部也呈现由粗到细的变化,伸缩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王浩军肖赞刘勤功徐辉沈晶鑫沈杰滕杜彪许成就陈家栋张华英韩冰吴桐树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