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GBT逆变器功率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82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IGBT逆变器功率模块,其特征是滤波电容器侧置排布于散热器台面上,并使其正负极引出端正对着处于同一台面上的IGBT元件;同时所述的IGBT元件其每一相桥臂正负两端均接入一带印制板的无感电容,该印制板则直接压装于正、负母排上;由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的门极附板直接压装在IGBT的G,E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件呈倒“品”字形悬固于弓架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等功率的TGBT逆变器模块,特别适用于机车车辆等场合。TGBT逆变器主要用于车辆上作辅助电源或空调供电电源;由于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这种逆变装置结构紧凑、维护方便;为此逆变器时常被做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功率模块单元。但是,目前常用的逆变器功率模块,由于零部件的固有规格以及设计上的布局、存在以下四方面缺陷首先,由于中间直流滤波电容Cz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很难与主开关器件IGBT安装在一起,因此滤波电容至IGBT元件之间的杂散电感Ls1、Ls2很大,容易产生关断过电压。其二,逆变器采用何种吸收回路,吸收回路如何布局,都将影响过电压的吸收效果;其三、IGBT器件的栅极需要加过压保护,但往往由于栅极引线过长,这种过压保护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四、电流传感器通常是应用于逆变器电流保护的必不可少的部件,但体积比较大,很难与逆变器模块装在一起,影响逆变器模块的功能完整性。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功能独立,保护完善的新结构IGET逆变器模块,不仅体积小,而且还能有效地克服现有同类产品的前述四大缺陷。这种TGBT逆变器功率模块由滤波电容器组件(1)、电流传感器组件(2)、IGBT元件(3)、吸收电路板(5)、底板(14)、盖板(15)、电容器(16)、印制板(17)、元感电容(18)、电流传感器(1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滤波电容器组件(1)与IGBT元件(3)放置于同一散热器台面(21)上,且该滤波电容器组件(1)呈侧置状固定于散热器(21)及弓架上,其正负引出端正对着IGBT元件(3),并经开有穿孔圆形槽的压装盖板(15)将其与底板固定;B、所述IGBT元件(3)的每一相桥臂正负两端均接入一个无感电容(18),所述的该无感电容直接焊置于一块印制板上,该印制板直接压装于正母排(6)与负母排(7)上;C、所述的门极附板(1)包括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它被直接压装在IGBT元件的G、E端子上;D、所述的电流传感器组件(2)悬置于安装用弓架上,且组成电流传感器组件的三个电流传感器呈倒“品”字形结构排列。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IGBT逆变器模块,在不改变元器件规格的前题下,由于充分利用有效空间,使滤波电容器组件、电流传感器组件以最短捷的途径与逆变器主件安装在一起,同时也克服了栅极引线过长的缺陷,使IGBT逆变器G、正两端几乎没有关断过电压,逆变器栅极既无过电压也无电压振荡,能有效地保护逆变器正常使用。附附图说明图1是IGBT逆变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仰视图;附图3是附图2的AA向剖视图;附图1是滤波电容器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压装电容器的盖板示意图;附图6是吸收电路板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门极附板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电流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各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并给出实施侧。附图所示的各部份组件如下1、滤波电容器组件,2、电流传感器组件,3、IGBT元件,4、门极附板,5、吸收电路板,6、正母排,7、负母排,8、正连接母排,9、负连接母排,10、左固定角,11、右固定角,12、左弓架,13、右弓架,14、底板,15、盖板,16、电容器,17、印制板,18、无感电容,19、电流传感器,20、安装板,21、散热器。从图1~8中可以看出,逆变器包括两块电子板、中间滤波电容组件、电流传感器组件、IGBT元件、门极附板等等,附图1~3中1为滤波电容器组件,2为电流传感器组件,3为IGBT元件,1为门极附板,5为吸收回路,6为压装于IGBT元件公共C端的正母排,7为压装于IGBT元件公共E端的负母排,滤波电容器组件侧倒平躺在散热器(21)台面上的,其底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左右弓架(件12、13)上,盖板上的件10、11左右两个固定角固定在散热器(21)台面上。件8、9是电容器组件上的两根过渡性的连接母排,其中件8正连接排与件6正母排压紧在一起,件7负连接母排与件9负母排压紧在一起。这样,紧凑的布局,使得电容器组件与IGBT元件之间的杂散电感降到很小。附图4是滤波电容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电容器(件16)被压装在底板(件14)和盖板(件15)之间,其中电容器和金属底板之间还垫有一层橡胶垫,以使电容器对地有良好的绝缘,件8正连接母排和件9负连接母排是组件的两个引出端子。件10和件11是将整个组件固定在散热器台面上的两个固定角。附图5是压装电容器的盖板,开有六个穿孔的圆形槽,起固定电容器位置的作用。附图6是吸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逆变器元件的每一相桥臂都有一个吸收电路板,包括一块印制板17和一个无感电容盒18。无感电容装在一个塑料盒中,并填注环氧树脂,然后焊接在印制板上,印制板上有两个安装孔,直接压在前图所示的正负母排6、7上。附图7是门极附板的结构示意图。门极附板直接压装在IGBT的栅、射极(G、E)端子上,总共有六块。每块门极附板包括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其中两个二极管反向串联,再和电阻并联,见图7中的电路原理图。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将IGBT栅极到栅极电压保护电路之间的引线减至最短,从而有效吸收栅极过电压和抑制栅极电压振荡。图8是电流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逆变器的设计中,采用三个电流传感器(件19)作为电流控制和保护的反馈部件,它们呈倒“品”字形排列,固定在安装板(件20)上,有效地节省空间。本逆变器带30KW电机运行,观察IGBT器件C、E两端的电压波形,几乎没有关断过电压。观察IGBT器件的栅极电压波形,没有过电压,也没有电压振荡。由于采用三相电流反馈,配合电子控制板的多级电流保护,在负载缺相、相间短路等情况下,能很好地保护逆变器。权利要求一种IGBT逆变器功率模块由滤波电容器组件(1)、电流传感器组件(2)、IGBT元件(3)、吸收电路板(5)、底板(14)、盖板(15)、电容器(16)、印制板(17)、无感电容(18)、电流传感器(1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电容器组件(1)与IGBT元件(3)放置于同一散热器台面(21)上,且该滤波电容器组件(1)呈侧置状固定散热器(21)台面及弓架上,其正负引出端正对着IGBT模块(3),并经开有穿孔圆形槽的压装盖板(15)将其与底板固定;B、所述IGBT元件(3)的每一相桥臂正负两端均接入一个无感电容(18),所述的该无感电容直接焊置于一块印制板上,该印制板直接压装于正母排(6)与负母排(7)上;C、所述的门极附板(4)包括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它被直接压装在IGBT元件的G、E端子上;D、所述的电流传感组件(2)悬置于安装用弓架上,且组成电流传感器组件的三个电流传感器呈倒“品”字形结构排列。专利摘要IGBT逆变器功率模块,其特征是滤波电容器侧置排布于散热器台面上,并使其正负极引出端正对着处于同一台面上的IGBT元件;同时所述的IGBT元件其每一相桥臂正负两端均接入一带印制板的无感电容,该印制板则直接压装于正、负母排上;由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的门极附板直接压装在IGBT的G,E端;所述电流传感器组件呈倒“品”字形悬固于弓架上。文档编号H02M7/00GK2355495SQ9823141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IGBT逆变器功率模块由滤波电容器组件(1)、电流传感器组件(2)、IGBT元件(3)、吸收电路板(5)、底板(14)、盖板(15)、电容器(16)、印制板(17)、无感电容(18)、电流传感器(19)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 电容器组件(1)与IGBT元件(3)放置于同一散热器台面(21)上,且该滤波电容器组件(1)呈侧置状固定散热器(21)台面及弓架上,其正负引出端正对着IGBT模块(3),并经开有穿孔圆形槽的压装盖板(15)将其与底板固定;B、所述IGB T元件(3)的每一相桥臂正负两端均接入一个无感电容(18),所述的该无感电容直接焊置于一块印制板上,该印制板直接压装于正母排(6)与负母排(7)上;C、所述的门极附板(4)包括两个稳压二极管和一个电阻,它被直接压装在IGBT元件的G、E 端子上;D、所述的电流传感组件(2)悬置于安装用弓架上,且组成电流传感器组件的三个电流传感器呈倒“品”字形结构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红吴强邓秋生李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