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以及上料系统,该自动排序装置包括用于储放弯管的料斗以及用于顶起弯管的举升机构;所述料斗设有上宽下窄的储料内腔,该储料内腔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位;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件和用于驱动举升件进行升降移动的举升驱动机构,所述举升件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位延伸至储料内腔中,该举升件的顶部设有往上凸起并与弯管内弯形状相匹配的承放凸台;工作时,所述举升驱动机构驱动举升件在储料内腔中进行往复升降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实现弯管的上料工作,无需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以及上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弯管上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以及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弯管式卡压管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弯管机将直管绕弯成弯管,随后转移至卡压管成型设备中进行水胀成型。在卡压管成型设备中,待加工的管坯放置在定模的模腔中,通过竖向驱动装置(例如液压缸)带动动模竖向运动,使得动模与定模配合,接着,位于动模和定模两侧的驱动装置(例如直线驱动电机或液压缸)带动冲头进入到管坯的内腔中,同时该冲头与外模腔配合,使得管坯的管壁产生过盈量,形成密封腔体,最后由超高压发生装置向密封腔体内注入超高压介质,与此同时,冲头继续沿着其进入方向运动,使得卡压管成型。
[0003]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弯管制造出来后,需要按固定姿态进行排序并逐一上料到卡压管成型设备的模具中;而现有的加工过程中,大多都是依靠人工完成弯管的排序工作,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以及上料系统,该弯管自动排序装置以及上料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弯管的上料工作,无需人工参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包括用于储放弯管的料斗以及用于顶起弯管的举升机构;
[0007]所述料斗设有上宽下窄的储料内腔,该储料内腔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位;
[0008]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件和用于驱动举升件进行升降移动的举升驱动机构,所述举升件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位延伸至储料内腔中,该举升件的顶部设有往上凸起并与弯管内弯形状相匹配的承放凸台;工作时,所述举升驱动机构驱动举升件在储料内腔中进行往复升降移动。
[0009]上述弯管自动排序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0010]工作时,在初始状态下,举升件位于储料内腔的底部,做好顶升弯管的准备。工作人员将弯管投放到料斗中,料斗沿着上宽下窄的储料内腔往下掉落,位于底部的弯管铺在举升件的顶部。接着,启动举升驱动机构,驱动举升件往上升起;随着举升件逐渐升起,举升件附近及其顶部的弯管受到搅动,由于弯管具有内凹的拐角(即内弯),在搅动的过程中,部分弯管会“挂在”举升件的承放凸台上,其余的弯管将会落在举升件的侧壁与料斗之间的内腔中。进一步,停留在承放凸台上的弯管随着举升件上升至设定高度,此时承放凸台上的弯管正沿着举升件的长度方向直线排列,待转移至下一工位中。
[0011]进一步,为了提高弯管的“搭载率”,举升驱动机构会驱动举升件进行反复多次的
上下移动,这样可以增加扰动弯管的次数,尽可能地使得更多的弯管挂载在举升件的顶部,提高排序效率,而且还可以防止弯管架空、拱起的现象。
[0012]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孔位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下沉料腔;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举升件的顶部位于下沉料腔的底部。通过设置下沉料腔,用于堆放弯管,使得最下方的弯管可以全部承放在举升件的正上方,从而提高“搭载率”,提高排序效率。
[0013]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在举升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料斗的截面呈V形,这样可以为弯管提供导向,无需人工送料,弯管可以自动滑落至举升件的顶部。
[0014]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放凸台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面,这样当弯管挂载在承放凸台上时,支撑面可以为弯管的“脚部”进行支撑,保证弯管平稳地进行升降移动,防止弯管因重力倾斜而掉落。
[0015]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用于对弯管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料斗的上方的限位盖板;
[0016]所述限位盖板设有侧压限位部,该侧压限位部与举升件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的水平宽度小于弯管的直径。通过上述结构,当举升件往上靠近限位机构时,若弯管并非“正搭”在承放凸台上,而是存在偏斜且偏斜的幅度已超出侧压限位部与举升件的侧壁之间的间隙时,限位盖板的侧压限位部会直接挤压在该弯管上,从而将弯管从举升件上撞下,保证弯管以统一姿态整齐地排列在举升件上。
[0017]进一步,所述限位盖板设有顶压限位部,该顶压限位部至升至最高位置的举升件的承放凸台之间构成限高间隙,该限高间隙的对应宽度的尺寸大于弯管的单倍直径而小于弯管的直径的两倍。通过上述结构,当举升件的承放凸台升至最高位置时,若弯管存在重叠,亦即一个弯管叠放在另外两个弯管之间的上方时,限位盖板的顶压限位部会直接在上方的弯管上,将其压到另外两个弯管之间,保证弯管以统一姿态整齐地排列在举升件上;而且,限位盖板的顶压限位部还可以为弯管的移动提供导向,使得弯管在后续可以沿着固定的路径移动。
[0018]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举升驱动机构包括举升驱动气缸,该举升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举升件固定连接。当然,所述举升驱动机构也可以由驱动气缸构成。
[0019]一种弯管自动排序上料系统,包括所述自动排序装置、用于将排序好的弯管转移至上料工位处的中间转移装置以及用于将上料工位处的弯管搬运至下一个工位的搬运机器人。
[0020]所述中间转移装置包括水平推送机构和竖向转移机构,所述水平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水平推送机构和第二水平推送机构,所述第一水平推送机构包括水平推送板和第一推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推送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向与举升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在非工作的状态下,所述水平推送板位于举升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且该水平推送板位于弯管排列的直线上;
[0021]所述第二水平推送机构包括水平推送座和第二推送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推送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弯管的放置槽;
[0022]所述竖向转移机构包括竖向转移通道,该竖向转移通道设有与弯管的形状相同的截面;所述竖向转移通道设置在举升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水平推送座位于竖向
转移通道的正下方。
[0023]上述弯管自动排序上料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0024]工作时,通过自动排序装置将弯管自动排序,此时举升件位于最高位置;然后,第一推送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推送板移动,使得水平推送板推动举升件的弯管靠近竖向转移通道;其中,由于竖向转移通道设有与弯管的形状相同的截面,当弯管从举升件上转移至竖向转移通道时,会沿着仿形的竖向转移通道往下掉落,继而落在水平推送座的放置槽上;接着,第二推送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推送座移动,将弯管输送至上来工位中;最后,由搬运机器人将上料工位处的弯管搬运至下一个工位。
[0025]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推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推送驱动气缸,该第一推送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水平推送板固定连接。当然,所述第一推送驱动机构也可以由驱动电机组成。
[0026]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竖向转移通道包括水平段、转向段以及竖直段,所述转向段连接在水平段和竖直段之间。
[0027]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平推送座上设有用于承托竖向转移通道中的弯管的承托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储放弯管的料斗以及用于顶起弯管的举升机构;所述料斗设有上宽下窄的储料内腔,该储料内腔的底部设有安装孔位;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件和用于驱动举升件进行升降移动的举升驱动机构,所述举升件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位延伸至储料内腔中,该举升件的顶部设有往上凸起并与弯管内弯形状相匹配的承放凸台;工作时,所述举升驱动机构驱动举升件在储料内腔中进行往复升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位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形成下沉料腔;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举升件的顶部位于下沉料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举升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料斗的截面呈V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放凸台底部的两侧均设有支撑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弯管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料斗的上方的限位盖板;所述限位盖板设有侧压限位部,该侧压限位部与举升件的侧壁之间的间隙的水平宽度小于弯管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管自动排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盖板设有顶压限位部,该顶压限位部与升到最高位置的举升件的承放凸台之间构成限高间隙,该限高间隙的对应宽度的尺寸大于弯管的单倍直径而小于弯管的直径的两倍。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荣斌,胡红,侯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永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