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380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该部件与相应的离子发生器电源连接工作时,设置在部件上的发射电极前端会产生电晕放电,离子发生部件周围局部空气发生电离,产生的大量电子与氧气结合形成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该离子发生部件中的发射电极、接地电极与承载基板一体成型,其中,发射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浸锡工艺形成类线型电极,该方式加工简便,生产装配难度低,同时由于发射电极为金属化孔凹槽内填充金属制备而成,长期工作过程中不易因电子轰击,热应力,承载基板老化等不利因素导致发射电极发生变形、脱落等不良现象,提高该离子发生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生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生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部件


[0001]本技术涉及离子发生器
,特别涉及一种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发现环境空气质量越高的地方,负离子浓度也很高,同时也适合人体疗养,所以将负离子看作是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负离子也被称为“空气维生素”,故而人们也逐渐追求高负离子浓度的生活环境。负离子的产生途径和原理多种多样,尤其是自然界自主产生的负离子浓度高,功效强,人们对人工产生负离子的方法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负离子的功效逐渐被开发利用,各种负离子发生技术也逐渐进入各行各业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空调、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家用电器行业领域已经形成一股新的风潮。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等场景的离子发生器主要是基于电晕放电原理进行工作的,利用高压电源输出的高压电场电离空气,从而产生大量负离子,提高发生器周围一定范围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
[0003]离子发生部件作为离子发生器的发射头,是产生负离子的关键组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离子发生器产品多采用细丝、针尖、锯齿等作为高压发射电极进行电晕放电产生负离子,该类产品的电晕放电效果取决于电极的尖端曲率,曲率越大,效果越明显。其中针尖、锯齿电极的尖端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电子轰击溅射发生钝化,曲率减小,存在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降低的风险;而细丝电极的性能优于针尖、锯齿电极,且无钝化风险,但细丝电易折断,生产装配不便,特别是结合平板结构时若空间结构关系失衡,则在高压电场作用下细丝电极易发生烧蚀和变形,火花击穿风险大,影响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该离子发生部件的发射电极、接地电极与承载基板一体成型,无需额外组装工作,并且发射电极由一系列进行表面处理工艺后的金属化孔组合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浸锡工艺填充形成,该方式加工简便,生产装配难度低,发射电极呈类线型,尺寸可由金属化孔工艺和PCB承载基板厚度控制,电极上大曲率尖端数量比细丝电极多,作用范围较大,空气净化效率更高,同时该发射电极具有一定厚度,受电子轰击溅射等因素作用时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发射电极整体嵌入承载基板上,与接地电极的空间结构关系稳固,不易折断和受高压电场的影响。
[0005]本技术的关键构思在于,使用PCB基板作为承载基板的同时,在PCB基板上利用覆铜、金属化孔工艺形成特殊的金属化凹槽,再通过浸锡工艺在金属化凹槽内填充金属锡,形成一类线型电极,提高离子发生部件的负离子生成效果的同时提高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包括承载基板;以及与所述承载基板压合成一体的发射电极、接地电极、与发射电极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口和与接地电极对应的第二接线端口;其中,所述发射电极和/或接地电极由金属化凹槽填充金属制备而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发射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浸锡工艺形成类线型电极。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沉铜工艺形成曲面电极。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基板为PCB基板,PCB基板表面由绝缘介质材料组成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基板设有一凸起部,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基板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有左、右两个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左、右突出部之间的所述凸起部,所述左突出部和所述凸起部之间存在第一凹槽,所述右突出部和凸起部之间存在第二凹槽。
[0012]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前端部的中轴线位置上;所述凸起部呈长条形,且所述发射电极沿所述凸起部长度方向延伸形成。
[0013]作为优选,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发射电极的表面分别镀有金层或锡层,或涂有磁粉。
[0014]作为优选,所述发射电极的根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接线端口,所述接地电极的根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口分别用于与所述离子发生器的电源相连。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离子发生器,包括:
[0016]用于输出负的高电压的电源;以及
[0017]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离子发生装置包括离子发生部件以及包裹在离子发生部件外围的外壳;所述离子发生部件具有承载基板、接地电极以及发射电极,所述接地电极和发射电极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其中,所述发射电极与所述承载基板压合成一体,且所述发射电极和/或接地电极由金属化凹槽填充金属制备而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发射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浸锡工艺形成类线型电极,尺寸可由金属化孔工艺和PCB承载基板厚度控制,加工装配简易,电极上大曲率尖端数量比细丝电极多,作用范围较大。
[0020](2)发射电极整体嵌入承载基板上,具有一定厚度,与接地电极的空间结构关系稳固,不易折断和受高压电场的影响,且不易受电子轰击溅射,热应力,承载基板老化等不利因素导致发射电极发生变形、脱落等不良现象,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该离子发生部件包括承载基板10以及与嵌入承载基板10压合成一体的发射电极30、接地电极20、与发射电极
30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口303和与接地电极20对应的第二接线端口201;其中,发射电极30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成一波浪形金属化凹槽301后,通过浸锡工艺填充金属锡层302形成。发射电极30的金属化孔进行了表面处理工艺,其表面处理工艺可以为电镀、化学镀、涂覆等,包括镀金、锡等金属层,涂覆电气石等磁性粉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
[0023]承载基板10为PCB基板,其表面由绝缘介质材料组成,如FR4、FR5、Al2O3陶瓷等,承载基板10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前端部设有位于前端部中轴线位置的凸起部101,以及左突出部102和右突出部103,左突出部102与凸起部101之间存在第一凹槽104,右突出部103与凸起部101之间存在第二凹槽105。
[0024]左突出部102和右突出部103表面通过覆铜工艺压合一层铜金属层,该铜金属层为接地电极20,其在承载基板10的后端部上存在对应的第二接线端口201;凸起部101上嵌入一发射电极30,其在承载基板10的后端部上存在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口303;组成该发射电极30的波浪形金属化凹槽301通过金属化孔工艺设置于凸起部101上,由浸锡工艺填充波浪形金属化凹槽301形成金属锡层302。发射电极30和接地电极20经过表面处理工艺形成表面金、锡等金属镀层或磁粉涂覆层等,达到防氧化,提高浸锡效果等作用。
[0025]本实例中的接地电极20可由平面电极转变成三维立体式电极,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基板;以及与所述承载基板压合成一体的发射电极、接地电极、与发射电极对应的第一接线端口和与接地电极对应的第二接线端口;其中,所述发射电极和/或接地电极由金属化凹槽填充金属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浸锡工艺形成类线型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电极由多个金属化孔组合形成金属化凹槽后,通过沉铜工艺形成曲面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为PCB基板,PCB基板表面由绝缘介质材料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设有一凸起部,所述发射电极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发生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包括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前端部设有左、右两个突出部以及位于所述左、右突出部之间的所述凸起部,所述左突出部和所述凸起部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H零一T二三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