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塞梅格公司专利>正文

在组织中以多个可选择的深度输送能量的治疗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1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根据医生选择以多个可选择的组织深度输送能量的治疗装置和方法。治疗装置(10)包括:彼此电隔离的至少两个电极(56,60),允许向每一个电极独立地提供能量,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深度。可以以单极模式用相同极性的高频能量向电极(56,60)提供能量,从而向患者组织(24)中以相对较深的深度输送能量,或者可以以双极模式用不同极性的高频能量向电极(56,60)提供能量,以提供更浅的穿透深度。或者,可通过提供小于所有电极(56,60)的能量来改变能量输送的深度。可以用不同相位关系的高频能量向电极(56,60)提供能量,从而通过用于确定能量输送深度的相位差以单极和双极模式并发地输送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对2005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0/728,339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参考并入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用高频能量治疗组织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向组织中以多个可选择深度输送高频能量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可以非侵入地治疗组织的设备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不同皮肤状况。在皮肤治疗应用中,非侵入能量输送设备可用于拉紧松散皮肤以使得患者看起来年轻,可用于去除皮肤斑点或毛状物,或用于杀死细菌。这种能量输送设备发出具有在电磁波谱宽度中分布的波长的电磁能量,包括:不相干和相干的紫外线光、可见光和红外线光;微波和射频(RF)能量;以及声音和机械能量源。具体地,高频能量输送设备可用于通过皮肤表面传递高频能量来非烧蚀地和非侵入地治疗皮肤组织。高频能量将表皮下组织加热到足够使胶原蛋白变性的温度,这样会使得胶原蛋白收缩或紧缩,从而拉紧组织。主动对皮肤降温,以防止接近于设备的治疗探头的皮肤表皮层损伤。用高频能量的治疗还可能使得组织中有轻微的炎症。组织的这种的炎症反应可随着时间的过去产生新的胶原蛋白,从而促进了组织收缩。与这种高频能量输送设备结合使用的传统治疗探头有效地发出高频能量,以在探头的表面上均匀输送。均匀能量输送能够局部地最-->小化在探头上的热点(hot spot),这种热点会使患者灼伤,即使使用主动降温也是如此。然而,某些类型组织在向组织中深处输送热量时能对治疗作出最好的响应。其它类型组织在向组织中以较浅深度输送热量时能对治疗作出最好的响应。能量的深度和/或剂量可通过改变频率,通过调节向能量输送设备提供能量的高频发生器的功率,或通过调节对组织降温的量来控制。虽然这些调节方式可改变向组织输送的能量的治疗深度,但是每一种方式都具有限制它们应用的某种缺点和缺陷。能量的深度和/或剂量也可以通过更换治疗探头以改变向组织输送能量的发射电场的特性来控制。然而,更换治疗探头很耗时,并且这种方式不便于改变治疗深度。此外,由于医生必须购买和储备分别能发射不同电场的多个不同治疗探头以改变治疗深度,所以更换治疗探头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因此,需要能克服传统设备和方法的这些和其它缺点的设备和方法,用于在非侵入组织治疗期间选择性调节向组织中输送高频能量的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在非侵入组织治疗期间提供向组织中以可选择、可调节深度或可变深度进行能量输送的治疗装置和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治疗装置包括能够位于与要治疗的患者组织邻近的位置的电极组件或结构。该电极结构至少包括彼此电隔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耦合。所述电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选择向第一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第一深度输送能量;以及能够选择向第二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第二深度输送能量。可选择地,电连接器可被配置为,能够选择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不同于第一和第二输送深度的第三深度输送能量。-->附图说明这里所结合的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与上文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概括说明、和下文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电极组件的机头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电极组件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的电极组件的端视图,其中为了说明清楚,省略了提供用于电极阵列的电隔离的介电层。图3A是沿着图3的线3A-3A所取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将电极阵列描述为以单极模式运行。图3B是与图3A类似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在电极阵列中二次电极未被提供能量,从而能量输送的深度比按照图3A的部署所输送的深度要浅。图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的电极组件的一部分的示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例的在图1的电极组件中使用的电极阵列的端视图,在图示中为了清楚而去除了介电层。图5是图4的电极阵列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图4的电极阵列以双极模式运行。图6是与图5类似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图4的电极阵列以单极模式运行。图7是与图6类似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用主双极部件描述图4的电极阵列以三极模式运行。图8是与图7类似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中用主单极部件描述图4的电极阵列以三极模式运行。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治疗装置或机头(handpiece)10包括:外壳12以及由外壳12支持的电极结构或组件14。尽管电极组件14由多个部件构成,但是能够理解,组成的部件包括作为单元与外壳12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结构。外壳12可包括例如可通过注入成型(injectionmolding)工艺模制为三维形状的聚合物或塑料材料。电极组件14的一部分从在外壳12的一端限定的护罩15突出,从而当电极组件14与外壳12机械连接时,电极阵列18暴露并可见。外壳12限定了容纳电连接器的内部空腔,如下文所述,所述电连接器将电极组件14与能量输送源(例如,高频能量源或电源16)电连接(图3A)。高频电源16向电极组件14承载的一个或多个有源电极56、60(图3)提供高频能量或电压,从而向有源电极56、60施加能量,以向患者的组织24输送高频能量(图3A)。外壳12提供适合的内部接口,用于连接到具有被绝缘和被屏蔽的导体或导线(未示出)的电连接线缆19,以将电极组件14与高频电源16电连接。机头10的圆滑轮廓把手部分20具有适合于医生紧握和把持的形状。暴露的启动按钮21可从被紧握的机头10的外部接触,以被压下和释放,从而控制来自电极阵列18的高频能量的输送。把手部分20适用于由医生的至少一只手来把握,以控制机头10将电极组件14放置在临近于患者皮肤22以及目标皮下组织24的位置(图3A)。优选地,电极组件14的电极阵列18与皮肤22的表皮表面22a接触。当压下启动按钮21时,将从电极阵列18放射的高频电磁能量输送到目标组织24。可操作高频电源16中的电路(未示出),以典型地在电磁波谱的射频(RF)区中产生至少向电极阵列18的有源电极输送的高频电流。有益地,电源16的运行频率可处于几百kHz至大约20MHz的范围内,以向组织24赋予治疗效果。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理解的,电源16的电路将线路电压转换成驱动信号,其具有适合于由医生选择的功率量和运行模式的能量含量和工作循环(duty cycle)。控制器25具有以控制装置26、27的形式的用户输入设备,所述控制装置26、27可用于例如调节向电极阵列18所施加的电压电平,以及在不同运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单极、双极和三极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电极阵列18。控制器25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用的传统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其控制和监督高频电源16的运行,以调节从电源16输送到电极组件14的功率。控制器25可包括用以存储用于处理器的编程指令或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未示出),所述控制器25可选择地集成到电源16中。参照图1和图2,电极组件14包括外壳28和内接头30,所述内接头30与外壳28的敞口后端耦合,以使内腔闭合。流体输送单元32被配置为,从喷嘴34向电极阵列18的后侧引导冷却剂,用于控制电极阵列18的温度。从中心流体耦合单元36向后延伸的是具有内腔的导管38,所述内腔用于限定向喷嘴34传递冷却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患者组织中具有可选择的可变深度的能量输送的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包括: 能够位于与组织邻近的位置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至少包括彼此电隔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耦合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中,至少向所述第一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第一深度输送能量;而在第二配置中,至少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输送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5-10-19 60/728,339;US 2006-6-8 11/423,0681.一种在患者组织中具有可选择的可变深度的能量输送的治疗装置,所述治疗装置包括:能够位于与组织邻近的位置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至少包括彼此电隔离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耦合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中,至少向所述第一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第一深度输送能量;而在第二配置中,至少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深度的第二深度输送能量。2.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适用于与高频能量源电耦合的电接点。3.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的介电层,所述介电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地部署,以在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能量时与组织形成电容器。4.权利要求3的治疗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耦合的高频能量源。5.权利要求4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高频能量源是射频源。6.权利要求3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介电层、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被构建为使得能够:通过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经由所述介电层输送能量,来向组织中进行非侵入能量输送;以及通过经过患者皮肤的表皮表面的能量,来向组织中进行非侵入能量输送。7.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所述二电极具有基本平坦平面的交错结构,并且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电极从所述第二电极分开的电绝缘体。8.权利要求7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以双极模式或以单极模式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9.权利要求7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具有第三配置,在所述第三配置中,并发地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深度和所述第二深度的第三深度输送能量。10.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隔离的第三电极。11.权利要求10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器被配置为:能够以单极模式、双极模式、或单极和双极模式的组合向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提供能量。12.权利要求10的治疗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极组件分开的回流电极,所述回流电极能够位于患者上的可从所述电极组件拆卸的位置。13.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还包括:能量输送源,其具有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耦合的电路,所述电路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所述第一配置时向所述第一电极提供能量,以及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所述第二配置时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14.权利要求13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还被配置为:并发地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从而在组织中以不同于所述能量输送的第一深度和第二深度的第三深度输送能量。15.权利要求13的治疗装置,还包括:能够位于患者上的可从所述电极组件拆卸的位置的回流电极,所述电路被配置为:通过由所述回流电极向所述能量输送源返回的回流电流,以单极模式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16.权利要求13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为,允许以单极模式或双极模式向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17.权利要求13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隔离的第三电极,所述电路被配置为:根据由医生所期望的能量输送深度以单极模式、双极模式、或单极和双极模式的组合向所述电极提供能量。18.权利要求17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能量输送源还包括:高频能量源,该高频能量源具有功率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功率控制装置分开的医生设置控制装置,所述医生设置控制装置用于改变能量输送的深度。19.权利要求18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医生设置控制装置在单极模式、双极模式或单极和双极模式的组合之间改变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的运行模式,以改变能量输送的深度。20.权利要求1的治疗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耦合的高频能量源,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极提供能量。21.权利要求20的治疗装置,还包括:将所述高频能量源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耦合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打开状态下,不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在所述关闭状态下,所述电连接器将所述高频能量源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耦合,以向所述第二电极提供能量。22.权利要求21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高频电源包括:具有用户输入装置的控制器,用于调节向所述第一电极输送的功率的工作循环,以及在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电极输送的功率的工作循环。23.权利要求21的治疗装置,其中所述高频电源具有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耦合,并且在所述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韦伯R韦斯
申请(专利权)人:塞梅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