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75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晴雨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包括伞柄、伞架、伞骨、伞面,还包括电动推杆、滑轮组件、活动套,所述电动推杆包括固定设于伞柄上的固定杆、上下活动的设于固定杆上的活动杆,所述滑轮组件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可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与伞架连接,伞架与伞骨可转动连接,伞架与伞骨之间设有弹力组件,弹力组件具有使伞架与伞骨向内收缩的弹力;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若干滑轮、拉绳,所述滑轮分别设于活动杆外侧与内侧,所述拉绳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固定杆内,另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活动套上;活动杆向上滑动,通过拉绳拉动活动套向上滑动,使伞面克服弹力组件的弹力展开。弹力组件的弹力展开。弹力组件的弹力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


[0001]本技术涉及全自动晴雨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直骨伞或折叠伞主要有手动雨伞、半自动雨伞和全自动雨伞3种。手动雨伞是以双手操作来实现开伞,又以双手操作来实现收伞;半自动雨伞可实现开伞过程自动化,但在收伞过程中仍需双手操作;全自动雨伞可实现开伞过程自动化,但在收伞过程中,尽管通过一键操作可实现伞骨(伞面)的自动折叠,其伞杆的收缩仍需借助双手实现,其最大的缺点是在第一次开伞后,若想第二次开伞,必须先双手收缩伞杆,进而也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现有雨伞在实际使用中都需要使用双手操作来实现开伞或收伞的全过程,不能满足人们在实际使用雨伞过程中对解放单手束缚的需求。
[0003]目前为了使用者的便利以及考虑产品差异化的目的,市面上有多种能自动开收的雨伞方案。现有的自动雨伞大多使用如下的方式:在雨伞的中棒内部设置像线一样的连接构件或多个齿轮结构,为启动中棒内部的构造,在伞柄部分设置驱动马达,并借由开关按钮控制驱动马达。
[0004]但是用驱动马达开收整个雨伞的方式,除了启动上述连接构件或齿轮结构需要的动力以外,还需要能够压缩或者拉开开伞弹簧的动力.因此,这种雨伞的结构必须用较大扭力的驱动马达,而且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扭力愈大电池电量消耗愈大,给使用者造成需要频繁替换电池或为电池充电的不便。另外,在使用上述自动雨伞时,假如遇上内置电池的电量用完,则整支雨伞都无法开收,导致雨伞无法使用。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包括伞柄、伞架、伞骨、伞面,还包括电动推杆、滑轮组件、活动套,所述电动推杆包括固定设于伞柄上的固定杆、上下活动的设于固定杆上的活动杆、驱动活动杆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轮组件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可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与伞架连接,所述伞架与伞骨可转动连接,所述伞架与伞骨之间设有弹力组件,弹力组件具有使伞架与伞骨向内收缩的弹力;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若干滑轮、拉绳,所述滑轮分别设于活动杆外侧与内侧,所述拉绳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固定杆内,另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活动套上;活动杆向上滑动,通过拉绳拉动活动套向上滑动,使伞骨克服弹力组件的弹力使伞骨将伞面展开。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伞骨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第三伞骨、第四伞骨,所述第一伞骨一端连接于活动杆顶端,另一端与第二伞骨连接,所述第二伞骨与第三伞骨连接,所述第四
伞骨一端连接于伞架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伞骨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于第一伞骨与第四伞骨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伞骨与第四伞骨上,通过弹簧控制第一伞骨与第二伞骨的向内收缩。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组件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朝第二伞骨方向向下弯曲设置,且所述弹片中段可活动的设于第二伞骨上,所述弹片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伞骨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三伞骨上,通过弹片改变第一伞骨、第二伞骨、第三伞骨相互之间的折叠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片采用长条弧形结构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两所述滑轮对称设置,分别设于活动杆内外两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锂电池、减速电机,所述锂电池设于伞柄内,所述减速电机与锂电池连接控制活动杆上下伸缩。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芯片,所述伞柄外侧还设有上升按键、下降按键,所述上升按键与下降按键分别与芯片连接,且上升按键与下降按键分别独立控制活动杆向上运动与向下运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伞柄底部还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锂电池连接。
[0015]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设置电动推杆的代替现有伞棒的作用在于使开伞闭伞动作达到全自动的效果;设置滑轮组件分别与电动推杆与活动套配合的作用在于,通过电动推杆上升促使活动套上升并带动伞面撑开;设置弹力组件于伞架与伞骨之间的作用在于,使得电动推杆向下收缩时,弹力组件由拉伸状态转变为收缩状态的情况下利用弹力性能带动伞骨朝伞架向内收缩,并使得各伞骨之间呈折叠状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半开状态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开伞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B处结构放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伞柄、11.驱动组件、111.锂电池、112.减速电机、 113.芯片、114.上升按键、115.下降按键、116.充电口、2.伞架、3.伞骨、31. 第一伞骨、32.第二伞骨、33.第三伞骨、34.第四伞骨、35.弹力组件、351.弹簧、352.弹片、4.电动推杆、41.固定杆、42、活动杆、5.滑轮组件、51.滑轮、 52.拉绳、6.活动套、7.伞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锂电池111芯片113控制全自动晴雨伞,包括伞柄1、伞架2、伞骨3、电动推杆4、滑轮组件5、活动套6。
[0023]电动推杆4包括固定设于伞柄1上的固定杆41、上下活动的设于固定杆41 上的活动杆42、驱动活动杆42活动的驱动组件11,所述滑轮组件5设于活动杆42上,所述活动套6可
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活动杆42上;所述滑轮组件5包括若干滑轮51、拉绳52,两所述滑轮51对称设置,所述滑轮51分别设于活动杆42外侧与内侧,且滑轮51是随着活动杆42上下滑动的。所述拉绳52一端绕过滑轮5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41内,另一端绕过滑轮51固定连接于活动套6 上;所述活动套6与伞架2连接,所述伞架2与伞骨3可转动连接,所述伞架2 与伞骨3之间设有弹力组件35,弹力组件35具有使伞架2与伞骨3向内收缩的弹力;伞骨3与伞面7连接,驱动组件11驱动活动杆42向上滑动的同时,使拉绳52拉动活动套6向上滑动,伞架2随着被撑开,通过拉绳52拉动活动套6 向上滑动,使伞骨3克服弹力组件35的弹力并通过伞骨3撑开伞面7,此时弹力组件35皆处于拉伸状态,驱动组件11驱动活动杆42向下滑动的同时,伞架 2收缩,弹力组件35利用自身弹力使得伞架2与伞骨3向内也收缩,闭合伞面 7,持续收缩活动杆42,即可闭合伞面7。设置电动推杆4的代替现有伞棒的作用在于使开伞闭伞动作达到全自动的效果;设置滑轮组件5分别与电动推杆4 与活动套6配合的作用在于,通过电动推杆4上升促使活动套6上升并带动伞面7撑开;设置弹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包括伞柄、伞架、伞骨、伞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推杆、滑轮组件、活动套,所述电动推杆包括固定设于伞柄上的固定杆、上下活动的设于固定杆上的活动杆、驱动活动杆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滑轮组件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可上下滑动的套设于活动杆上;所述活动套与伞架连接,所述伞架与伞骨可转动连接,所述伞架与伞骨之间设有弹力组件,弹力组件具有使伞架与伞骨向内收缩的弹力;所述滑轮组件包括若干滑轮、拉绳,所述滑轮分别设于活动杆外侧与内侧,所述拉绳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固定杆内,另一端绕过滑轮固定连接于活动套上;活动杆向上滑动,通过拉绳拉动活动套向上滑动,使伞骨克服弹力组件的弹力使伞骨将伞面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骨包括第一伞骨、第二伞骨、第三伞骨、第四伞骨,所述第一伞骨一端连接于活动杆顶端,另一端与第二伞骨连接,所述第二伞骨与第三伞骨连接,所述第四伞骨一端连接于伞架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伞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芯片控制的锂电池动力全自动晴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于第一伞骨与第四伞骨之间,且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伞骨与第四伞骨上,通过弹簧控制第一伞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天颜燕萍颜贻谋王卿泳
申请(专利权)人:梅花晋江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