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70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涉及车辆驱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驱动器,机体内壁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一夹持件,驱动器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转动配合有下缓冲组件,机体内壁周侧四面均装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内弹性滑动有侧缓冲组件,驱动器一侧装设有与侧缓冲组件对应的夹持板,夹持板内装设有第一轴杆,侧缓冲组件一端套设在第一轴杆的周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以及夹持板和第一轴杆与侧缓冲组件配合,降低对驱动器向侧部位移的影响,通过下缓冲组件和侧缓冲组件配合,提高对驱动器多个方向的缓冲能力。多个方向的缓冲能力。多个方向的缓冲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驱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驱动装置实际上就是指将机车或动车传动系统传来的能量最后有效地传给轮对(或车轮)的执行装置,对于液力传动机车或动车来说,其驱动装置包括牵引万向轴和车轴齿轮箱,而对于电力传动机车或动车来说,其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电动机、车轴齿轮箱和驱动机构。
[0003]现有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崎岖不平,车辆会一直处在颠簸状态,而当驱动装置长时间受颠簸影响,易造成内部精密零件松动,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崎岖不平,车辆会一直处在颠簸状态,而当驱动装置长时间受颠簸影响,易造成内部精密零件松动,影响使用寿命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驱动器,机体内壁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一夹持件,驱动器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二夹持件,第二夹持件位于第一夹持件的上方,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转动配合有下缓冲组件,机体内壁周侧四面均装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内弹性滑动有侧缓冲组件,驱动器一侧装设有与侧缓冲组件对应的夹持板,夹持板内装设有第一轴杆,侧缓冲组件一端套设在第一轴杆的周侧。
[0007]可选的,下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一杆体,第一杆体上端滑动配合有第一滑杆,第一滑杆下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第一杆体内的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下端与第一杆体内壁下端之间装设有第一弹簧。
[0008]可选的,第一夹持件包括有第一转板,第一转板转动配合在机体内,第一转板上端装设有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之间装设有第二轴杆,第一杆体下端套设在第二轴杆的周侧。
[0009]可选的,第二夹持件包括有第二转板,第二转板转动配合在驱动器内,第二转板下端装设有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之间装设有第三轴杆,第一滑杆上端套设在第三轴杆的周侧。
[0010]可选的,限位组件包括有装设在机体内壁一侧的两个凸块,两个凸块之间装设有第四轴杆,第四轴杆周侧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侧缓冲组件套设在第四轴杆的周侧,侧缓冲组件位于两个第二弹簧之间。
[0011]可选的,侧缓冲组件包括有第二杆体,第二杆体一端滑动配合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一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第二杆体内的第二限位板,第二滑杆另一端套设在第一轴杆的周侧,第二限位板一端与第二杆体内壁一端之间装设有第三弹簧。
[0012]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配合、以及夹持板和第一轴杆与侧缓冲组件配合,降低对驱动器向侧部位移的影响,通过下缓冲组件和侧缓冲组件配合,提高对驱动器多个方向的缓冲能力,降低当驱动器长时间受颠簸造成内部精密零件松动,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概率。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机体1,驱动器2,夹持板201,第一轴杆202,第一夹持件3,第一转板301,第一侧板302,第二轴杆303,第二夹持件4,第二转板401,第二侧板402,第三轴杆403,下缓冲组件5,第一杆体501,第一滑杆502,第一限位板503,第一弹簧504,限位组件6,凸块601,第四轴杆602,第二弹簧603,侧缓冲组件7,第二杆体701,第二滑杆702,第二限位板703,第三弹簧70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2]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为车辆框架,机体1内设有驱动器2,驱动器2为车辆的高效驱动装置,机体1内壁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一夹持件3,驱动器2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二夹持件4,第二夹持件4位于第一夹持件3的上方,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之间转动配合有下缓冲组件5,机体1内壁周侧四面均装设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内弹性滑动有侧缓冲组件7,驱动器2一侧装设有与侧缓冲组件7对应的夹持板201,夹持板201内装设有第一轴杆202,侧缓冲组件7一端套设在第一轴杆202的周侧。
[0024]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当机体1发生颠簸时,驱动器2上下晃动时挤压下缓冲组件5,下缓冲组件5对驱动器2上下方向的力进行缓冲,同时,驱动器2会带动侧缓冲组件7沿限位组件6方向上下滑动,当驱动器2向侧面晃动时,驱动器2会挤压侧缓冲组件7,侧缓冲组件7对驱动器2侧面方向的力进行缓冲。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用电设备均
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25]通过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配合、以及夹持板201和第一轴杆202与侧缓冲组件7配合,降低对驱动器2向侧部位移的影响,通过下缓冲组件5和侧缓冲组件7配合,提高对驱动器2多个方向的缓冲能力,降低当驱动器2长时间受颠簸造成内部精密零件松动,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概率。
[00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缓冲组件5包括有第一杆体501,第一杆体501上端滑动配合有第一滑杆502,第一滑杆502下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第一杆体501内的第一限位板503,第一限位板503下端与第一杆体501内壁下端之间装设有第一弹簧504,通过第一限位板503挤压或拉动第一弹簧504的同时,降低第一滑杆502脱离第一杆体501的概率。第一夹持件3包括有第一转板301,第一转板301转动配合在机体1内,第一转板301上端装设有两个第一侧板302,两个第一侧板302之间装设有第二轴杆303,第一杆体501下端套设在第二轴杆303的周侧,通过第一转板301降低第一夹持件3脱离机体1的概率。第二夹持件4包括有第二转板401,第二转板401转动配合在驱动器2内,第二转板401下端装设有两个第二侧板402,第二侧板402位于驱动器2的下侧,两个第二侧板402之间装设有第三轴杆403,第一滑杆502上端套设在第三轴杆403的周侧,通过第二转板401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驱动器(2),机体(1)内壁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一夹持件(3),驱动器(2)下侧转动配合有四个第二夹持件(4),第一夹持件(3)与第二夹持件(4)之间转动配合有下缓冲组件(5),机体(1)内壁周侧四面均装设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内弹性滑动有侧缓冲组件(7),驱动器(2)一侧装设有与侧缓冲组件(7)对应的夹持板(201),夹持板(201)内装设有第一轴杆(202),侧缓冲组件(7)一端套设在第一轴杆(202)的周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缓冲组件(5)包括有第一杆体(501),第一杆体(501)上端滑动配合有第一滑杆(502),第一滑杆(502)下端装设有滑动配合在第一杆体(501)内的第一限位板(503),第一限位板(503)下端与第一杆体(501)内壁下端之间装设有第一弹簧(50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高效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迎春连迎潮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星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