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161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漏斗、安装组件、过滤片和推杆,过滤片安装在安装组件上,推杆设置在安装组件上,过滤漏斗包括汇聚补和引导部,安装组件设置在引导部内,并且引导部的通液孔与安装组件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部采用由上至下的安装方法,避免在过滤后反向倾倒,只需要将安装组件下推与过滤漏斗分离即可,操作方便;上盖板与筒体采用磁吸方式连接,拆卸方便;且密封部与上盖板之间采用第一胶层连接,保证了密封部安装可靠性。安装可靠性。安装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疏水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过程中,通过GA和Cu(Ⅱ)的快速一步配位组装在棉织物上形成一层络合物改性涂层。在该过程中,棉织物的颜色从白色变为浅黄色,表明在棉织物表面引入了GA

Cu(Ⅱ)络合物涂层,因该反应非常迅速,在极短时间即可完成,本研究不对没食子酸与硫酸铜反应时间进行讨论。而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迈克尔加成或席夫碱反应将1

十八烷基胺(ODA)引入GA

Cu(Ⅱ)络合物改性棉织物中,以产生疏水表面。
[0003]在制备得到疏水棉织物时,需要对制备得到的疏水棉织物在实际使用时的性能测试,而最常规的水油分离试验;根据得到的实验结果,可及时调整疏水棉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漏斗、安装组件、过滤片和推杆,所述过滤片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过滤漏斗包括汇聚补和引导部,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部内,并且所述引导部的通液孔与所述安装组件相配合。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筒体、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筒体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过滤片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筒体磁吸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包括与筒体外径配合的连接环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环上的连杆。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包裹第一胶层,且所述第一胶层向外延伸设置密封部;当所述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引导部内,所述密封部由上至下向内汇聚;且在所述密封部未使用时,所述密封部由上至下向外倾斜。
[0009]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壁轴向阵列凹设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外包裹第二胶层,且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筒体紧配合。
[0011]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部采用由上至下的安装方法,避免在过滤后反向倾倒,只需要将安装组件下推与过滤漏斗分离即可,操作方便;上盖板与筒体采用磁吸方式连接,拆卸方便;且密封部与上盖板之间采用第一胶层连接,保证了密封部安装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简易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简易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安装组件与推杆的组装示意图;
[0016]图4为安装组件安装入过滤漏斗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安装组件安装入过滤漏斗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如下:
[0020]1、过滤漏斗,2、安装组件,3、过滤片,4、推杆,11、汇聚部,12、引导部,21、筒体,22、上盖板,23、下盖板,24、第一胶层,25、密封部,26、密封圈,211、安装槽,221、连接环,22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过滤漏斗1、安装组件2、过滤片3和推杆4,其中过滤片3可采用试验制备得到的疏水棉,以通过简易过滤装置验证疏水棉实际使用性能。具体的,安装组件2用于安装过滤片3,推杆4设置在安装组件2上,用于推动安装组件2安装入过滤漏斗1内。其中,过滤漏斗1包括汇聚部11和引导部12,安装组件2设置在引导部12内,并且引导部12的通液孔与安装组件2相配合;即引导部12的通液孔为均匀且贯穿的管状结构,安装组件2可从通液孔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出去。
[0023]如图1

6所示,安装组件2包括筒体21、上盖板22和下盖板23,筒体21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上盖板22设置在筒体21上端,下盖板23设置在筒体21内,过滤片3设置在上盖板22与下盖板23之间。
[002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上盖板22和筒体21可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
[0025]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

6所示,上盖板22和筒体21通过磁吸固定。具体的,上盖板22可以设置为磁铁,安装时,利用磁铁与筒体21之间的吸力固定在一起。当然,也可以将筒体21设置为磁铁,上盖板22由铁制成。
[002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6所示,上盖板22包括与筒体21外径配合的连接环221以及设置在连接环221上的连杆222。具体的,连杆222设置在连接环221的上表面;使用时,将过滤片3安装于筒体21内,通过下盖板23将过滤片3固定在筒体21内,并且使得过滤片3的上表面贴于连杆222上;即使得过滤片3的上表面不低于连接环221的上表面,进而使得分离出的水不积聚于安装组件2内。
[0027]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6所示,上盖板22包裹第一胶层24,且第一胶层24向外延伸设置密封部25;当安装组件2安装于引导部12内,密封部25由上至下向内汇聚,到达如图5所示状态。而当密封部25在不使用时,即为密封部25的常态时,密封部25由上至下向外倾斜,到达如图4所示状态。
[002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6所示,筒体21外壁轴向阵列凹设若干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内设置密封圈26。首先,利用密封圈26对筒体21与引导部12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以防止未分离的水油从筒体21与引导部12之间的缝隙从通液孔流出;其次,筒体21通过密封圈26与引导部12之间的摩擦力固定在引导部12内。
[002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

6所示,下盖板23外包裹第二胶层,且第二胶层与筒体21紧配合。因第二胶层具有韧性,且在受到挤压后可发生一定的形变,因此,利用第二胶层与筒体21之间的摩擦力将下盖板23与筒体21固定连接。
[0030]本技术在使用时,如图1

6所示,对过滤片3进行组装,将上盖板22与筒体21进行组装,将过滤片3安装在筒体21内,而后将下盖板23从筒体21的下端塞入,以将过滤片3压紧与上盖板22和下盖板23之间。而后对安装组件2与过滤漏斗1组装,工作人员手握推杆4,推动安装组件2从引导部12的上端塞入,并保证安装组件2完全隐没于引导部12内。此时,密封部25受到外力从向外倾斜状态转变为向内汇聚状态,并起到上盖板22与引导部12之间的密封。至此,组装完毕。
[0031]将组装完成的过滤装置插入对应容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漏斗、安装组件、过滤片和推杆,所述过滤片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过滤漏斗包括汇聚补和引导部,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引导部内,并且所述引导部的通液孔与所述安装组件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筒体、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筒体为圆柱形管状结构,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端,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过滤片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筒体磁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峰潘亚妮严丹红王倩马晨瑶徐进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