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261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开合机构,出料管底部设有分液机构,分液机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的拖盘,拖盘上设有多个灌装瓶,出料管一侧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一侧设有导体,导体与电池连通。开合机构能够自动的开启和闭合,对流水线上的多个灌装瓶进行灌装,分液机构上设有多个分液管,一次能够对对个灌装瓶进行灌装,提升灌装效率。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利益。人工调节灌装速率,改变电池的电压,以使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调节改变出料管与通孔的连通面积,从而调节速率,适应性强,能够大量推广。能够大量推广。能够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

技术介绍

[0002]硅溶胶是粒径在1

100纳米范围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涂料、纺织、精密抛光等领域。目前传统的硅溶胶液体制备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时间恒流、储存罐定量控制,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加入原料的数量以及反应的时间,这种方法很难达到控制的精确度,同时生产的硅酸盐原料品质波动大,影响了其应用,现有灌装设备存在以下缺点:灌装器需要人工介入,待灌装的瓶口移动到喷枪底部时,停止流水线上的灌装瓶移动,人工打开喷枪,人工观测喷枪灌装完成后,关闭喷枪,等待下一下灌装瓶移动到喷枪底部。现有的灌装方式具有如下缺点: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导致了加工操作人员需求增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 208119565 U记载了一种硅溶胶合成灌装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承载腔,所述承载腔内固定有隔板,且隔板将承载腔由上至下分割成驱动腔和反应腔,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贯穿设有进料管。提升物料的使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驱动装置、转轴、移动杆和油缸的结合,使物料之间的反应更充分,提高物料使用率。但是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使用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解决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操作人员需求增多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开合机构,出料管底部设有分液机构,分液机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的拖盘,拖盘上设有多个灌装瓶,出料管一侧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一侧设有导体,导体与电池连通。
[0006]优选的方案中,罐体上设有搅拌机构。
[0007]优选的方案中,搅拌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抵靠在进料口上,转轴一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罐体上,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杆。
[0008]优选的方案中,出料管为中空的管体,出料管抵靠在出料口上,出料管通过连接杆与往复机构的执行原件连接。
[0009]优选的方案中,往复机构包括执行原件,执行原件两内侧设有齿条,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不完全齿轮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不完全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安装在侧板上。
[0010]优选的方案中,开合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通孔,壳体内设有抵靠在壳体内壁滑动的铁芯,铁芯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0011]优选的方案中,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片,导体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导片;
[0012]往复机构运动到最底端时,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接触,电磁铁通电;
[0013]电磁铁位于开合机构附近。
[0014]优选的方案中,导体和电磁铁分别通过电线与电池连接,电池安装在侧板上。
[0015]优选的方案中,分液机构包括多个分液管,分液管的数量跟一个拖盘中灌装瓶的数量一致。
[0016]优选的方案中,拖盘底部设有传动带,传动带安装在支架上,罐体一侧设有多个存料箱,存料箱通过管道与进料口连通,存料箱的管道上设有泵体。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第二电机,以使不完全齿轮和齿条啮合,以使开合机构和电磁铁上下移动,当电磁铁上的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接触时,电池为电磁铁通电,以使电磁铁带有磁性,以使开合机构内的铁芯移动,以使开合机构处于常开状态,此时装有多个灌装瓶的拖盘移动到分液机构底部,传动带停止运动,转动的不完全齿轮没有带动执行原件移动时,分液机构对灌装瓶进行灌装。分液机构对灌装瓶灌装完成后,传动带移动,此时转动的不完全齿轮带动执行原件向上移动,第一导片与第二导片断开,以使电磁铁不具有磁性,以使铁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移动到原始位置,以使开合机构处于常闭状态。
[0018]如此往复,不需要任何人工操作,开合机构能够自动的开启和闭合,对流水线上的多个灌装瓶进行灌装,分液机构上设有多个分液管,一次能够对对个灌装瓶进行灌装,提升灌装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利益。
[0019]通用性高,实用性强,当遇到不同容积的灌装瓶时,改变不完全齿轮上的齿数,以使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的接触时间,人工调节灌装时间,以适应不同的容积的灌装瓶。
[0020]人工调节灌装速率,改变电池的电压,以使第一导片和第二导片的接触时,电磁铁的磁性变化,以使铁芯移动的位置变化,从而改变出料管与通孔的连通面积,以使灌装速率发生变化,从而进行人工调节速率,适应性强,能够大量推广。
[0021]往复机构带动分液机构上下移动,当灌装完成后,分液机构上移,分液管从灌装瓶的瓶口移出,待下一批灌装瓶就位后,分液机构下移,以使分液管伸进到灌装瓶的瓶口。这样既能避免灌装时硅溶胶洒落在灌装瓶外,又能避免流水线上移动的灌装瓶碰到分液管时发生倾倒,以使硅溶胶从灌装瓶流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往复机构的正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0027]图中:罐体1;进料口101;出料口102;搅拌机构2;转轴201;搅拌杆202;第一电机203;出料管3;往复机构4;不完全齿轮401;执行原件402;齿条403;第二电机404;开合机构5;壳体501;通孔502;铁芯503;弹簧504;电磁铁6;第一导片601;导体7;第二导片701;分液机构8;分液管801;灌装瓶9;拖盘10;传动带11;支架12;存料箱13;泵体14;电池15;侧板16;连接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4中,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开合机构5,出料管3底部设有分液机构8,分液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其特征是:包括罐体(1),罐体(1)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开合机构(5),出料管(3)底部设有分液机构(8),分液机构(8)底部设有多个移动的拖盘(10),拖盘(10)上设有多个灌装瓶(9),出料管(3)一侧设有往复机构(4),往复机构(4)底部设有电磁铁(6),电磁铁(6)一侧设有导体(7),导体(7)与电池(1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其特征是:罐体(1)上设有搅拌机构(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其特征是:搅拌机构(2)包括转轴(201),转轴(201)抵靠在进料口(101)上,转轴(201)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203)的输出轴与转轴(201)连接,第一电机(203)安装在罐体(1)上,转轴(201)上设有多个搅拌杆(2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其特征是:出料管(3)为中空的管体,出料管(3)抵靠在出料口(102)上,出料管(3)通过连接杆(17)与往复机构(4)的执行原件(402)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其特征是:往复机构(4)包括执行原件(402),执行原件(402)两内侧设有齿条(403),齿条(403)与不完全齿轮(401)啮合,不完全齿轮(401)一侧设有第二电机(404),第二电机(4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耀洲
申请(专利权)人:枝江市富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