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9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包括:冷却板,包括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上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一冷却通道,下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二冷却通道,上层冷却板的一端设有进液口,下层冷却板的一端设有出液口,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之间设有连通件,且连通件处于远离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一端,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之间通过连通件连通;其中,上层冷却板上和下层冷却板上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通孔;多个电池单体,穿设在通孔中;前端板、右端板、后端板和左端板,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固定在前端板上,连通件固定在后端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好、结构紧凑,且结构稳定性好。且结构稳定性好。且结构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也推动工程机械领域“油改电”的普及。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以及新兴工程应用领域的核心部件,目前还存在容量低以及充电时间短的问题。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存在极高的安全隐患,超快充锂离子电池愈来成为诸多企业的研发中心。当下超快充锂电池市场主要集中于港口机械等工程领域,由于超快充锂电池具有高功率的特性,可满足大倍率放电,满足特定的工程作业要求,备受青睐。
[0003]超快充锂离子电池在成组使用过程中,由多个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构成。在进行大倍率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电池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可能导致单体电芯温度升高。温度过高将会影响电池寿命、容量等其他性能,甚至产生热失控的风险。
[0004]现有电池模组的散热方式主要有液体冷却和空气冷却,在液体冷却结构中,对于电池模组内部电池,串并联的电池内部间隙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出,热量堆积,散热效果不好。而且模组内部液冷管道体积过大,导致模组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散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散热效果好、空间利用率高,且结构稳定性好的快充型锂电池模组。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包括:
[0007]冷却板,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所述上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下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二冷却通道,所述上层冷却板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所述下层冷却板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上层冷却板和所述下层冷却板之间设有连通件,且所述连通件处于远离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之间通过所述连通件连通;其中,所述上层冷却板上和所述下层冷却板上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通孔;
[0008]多个电池单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0009]依次围设在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四周的前端板、右端板、后端板和左端板,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固定在所述前端板上,所述连通件固定在所述后端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呈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上层冷却板上和下层冷却板上均设有多排和多列所述通孔,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穿设在上层冷却板的一个所述通孔中以及下层冷却板的一个所述通孔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凸出在所述上层冷却板上,所述出液口凸出在所述下层冷
却板上;
[0012]所述前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对应的第一通槽,和与所述出液口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进液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通槽中,所述出液口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通槽中。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设有至少两个,并排设置在所述上层冷却板的一端,所述出液口的数量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相等,且多个所述出液口并排设置在所述下层冷却板的一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的数量与所述进液口的数量相同,并列设置在远离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一端。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通件与所述上层冷却板、下层冷却板呈一体设置,且凸出在所述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上;
[0016]所述后端板上设有第三通槽,所述连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通槽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左端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右端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下端板和上端板,所述前端板、右端板、后端板和左端板四者依次首尾相接,所述下端板设置在四者的下方,所述上端板盖设在所述四者的上方,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处于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上端板上设有第四通槽。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冷却板包括了相互连通的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冷却液从上层冷却板端部的进液口进入,在上层冷却板中的第一冷却通道中绕行,经过连通件进入下层冷却板中的第二冷却通道中,并在第二冷却通道中绕行,最终通过下层冷却板端部的出液口流出,而电池单体安装在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两者的通孔中,冷却液将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分别沿着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的长度方向布置,流程长、且分层冷却,使电池单体均能得到良好的冷却。由于将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固定安装在前端板上,连通件固定安装在后端板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冷却结构也不会发生形变,强度好;且也直接将热量传递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增大了其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另一方面,在左端板上开设了多个第一通风孔,右端板上开设了多个与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风孔,以使模组内部的电池单体与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提高电池单体表面的自然换热系数,进一步增大电池单体表面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锂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0023]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冷却板与前、右、后、左端板的装配图;
[0025]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3的爆炸图;
[0027]图6为图5装入电池单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冷却板;10、上层冷却板;100、通孔;101、进液口;11、下层冷却板;111、出液口;
12、连通件;
[0030]2、电池单体;
[0031]3、前端板;30、第一通槽;31、第二通槽;
[0032]4、右端板;40、第二通风孔;
[0033]5、后端板;50、第三通槽;
[0034]6、左端板;60、第一通风孔;
[0035]7、上端板;70、第四通槽;
[0036]8、下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8]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包括上下并排设置的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所述上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一冷却通道,所述下层冷却板中设有第二冷却通道,所述上层冷却板延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所述下层冷却板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的出液口,所述上层冷却板和所述下层冷却板之间设有连通件,且所述连通件处于远离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一端,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之间通过所述连通件连通;其中,所述上层冷却板上和所述下层冷却板上设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通孔;多个电池单体,穿设在所述通孔中;依次围设在多个所述电池单体四周的前端板、右端板、后端板和左端板,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固定在所述前端板上,所述连通件固定在所述后端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冷却板和下层冷却板呈平行、间隔设置,所述上层冷却板上和下层冷却板上均设有多排和多列所述通孔,每个所述电池单体穿设在上层冷却板的一个所述通孔中以及下层冷却板的一个所述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充型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凸出在所述上层冷却板上,所述出液口凸出在所述下层冷却板上;所述前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液口对应的第一通槽,和与所述出液口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殿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二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