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79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6
本申请提供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和车辆。该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包括:结构件系统,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电机支架;齿轴系统,其包括电动输入轴、电动输出轴、机械输入轴和机械输出轴;电机系统,其包括电机小总成和旋变小总成;驻车系统,其包括棘轮棘爪和挂挡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其包括液压控制单元和电子油泵小总成;选换挡执行系统,其包括多个拨叉和拨叉轴,并且构造为由所述液压系统驱动;冷却润滑系统,其包括强制润滑系统和二次飞溅润滑系统;以及离合器系统,其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本申请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和车辆具有配合紧密、结构合理等优势。结构合理等优势。结构合理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驱动系统结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提供改善的驱动性能。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新能源驱动方式。
[0003]混合动力车辆兼具传统内燃机和新能源驱动方式的优点。典型的混合动力车辆包括混合动力单元驱动总成,其中集成了内燃机、电动机和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旨在提供改善的混合动力驱动模式。本申请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的车辆。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包括:结构件系统,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电机支架,并且构造为向整个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提供支撑结构;齿轴系统,其包括电动输入轴、电动输出轴、机械输入轴和机械输出轴,各个轴构造为通过轴承来固定在结构件系统的前壳体与后壳体上,并且相对于前壳体与后壳体是可转动的,其中,电动输入轴和电动输出轴用作传递电机的扭矩和/或回收制动能量,机械输入轴和机械输出轴用作传递发动机的扭矩;电机系统,其包括电机小总成和旋变小总成;驻车系统,其包括棘轮棘爪和挂挡执行机构,以便实现驻车挡与非驻车挡;液压系统,其包括液压控制单元和电子油泵小总成;选换挡执行系统,其包括多个拨叉和拨叉轴,并且构造为由液压系统驱动;冷却润滑系统,其包括强制润滑系统和二次飞溅润滑系统;以及离合器系统,其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离合器系统构造为通过摩擦材料的压紧与自由状态来实现发动机的动力输入与断开。
[0007]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机械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并且通过机械输出轴将不同挡位速比的动力流传递至主减速从动齿总成,最终传递至半轴;并且电动输入轴与电机相连,并且通过电动输出轴传递至主减速从动齿总成,最终传递至半轴。
[0008]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机械输入轴包括直接机加工在机械输入轴上的1挡主动齿和2挡主动齿,并且C挡主动齿、5挡主动齿、4挡主动齿、3挡主动齿在滚针轴承的支撑下空套在机械输入轴上;并且
1挡从动齿轮与2挡从动齿轮在滚针轴承支撑下空套在机械输出轴上,并且3挡从动齿、4挡从动齿轮、5挡从动齿轮通过其自身的内花键与机械输出轴上的外花键配合。
[0009]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H挡主动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电动输入轴上,并且L挡主动齿轮直接加工在电动输入轴上;并且L挡从动齿、H挡从动齿分别通过滚针轴承空套在电动输出轴上。
[0010]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齿轴系统还包括充电惰轮轴,C挡从动齿轮与充电惰轮以花键的形式连接在充电惰轮轴上;其中,充电惰轮轴用于连接机械输入轴与电动输入轴,使得发动机的动力可对电机进行充电,也可将电机用作发动机的起动机。
[0011]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后差速器支撑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承力销,以便将前壳体与后壳体的受力承载区域进行固连并提升结构件系统的整体支撑刚度。
[0012]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电机系统包括电机转子铁心,电机转子铁心通过键槽配合固定在电机转子支架上,并且电机转子支架包括电机转子铁心支撑轴和电机动平衡板。
[0013]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驻车系统的锁止轴为电动输出轴。
[0014]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选换挡执行系统包括:倒挡拨叉、1/2挡拨块、1/2挡拨叉、电动挡拨叉、3/4挡拨叉和5/C挡拨叉;其中,1/2挡拨叉、3/4挡拨叉和5/C挡拨叉构造为单轴串联结构;电动挡拨叉构造为一体铸造的,并且倒挡拨叉构造为采用杠杆设计。
[0015]在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中,可选地,选换挡执行系统包括电动换挡液压控制系统、机械换挡液压控制系统、离合器结合与分离自动控制液压系统,并且各个系统共用单个油泵和滤油器。
[0016]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
附图说明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立体视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视图。
[0021]图4是图3所示的结构件系统的前壳总成的立体视图。
[0022]图5是图3所示的结构件系统的后壳总成的立体视图。
[0023]图6是在不同的结构件构造上模拟的后差速器支撑位置径向挠度的示意图。
[0024]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齿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机械输入轴总成的分解视图。
[0026]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机械输出轴总成的分解视图。
[0027]图10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电动输入轴总成的分解视图。
[0028]图11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电动输出轴总成的分解视图。
[0029]图12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充电惰轮轴总成的分解视图。
[0030]图1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机和电动输入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驻车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选换挡执行系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倒挡换挡执行机构的前视图。
[0035]图18是图17所示倒挡换挡执行机构的后视图。
[0036]图1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强制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二次飞溅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4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随着特征的位置和使用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用语。
[0041]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件系统,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电机支架,并且构造为向整个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提供支撑结构;齿轴系统,其包括电动输入轴、电动输出轴、机械输入轴和机械输出轴,各个轴构造为通过轴承来固定在所述结构件系统的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上,并且相对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是可转动的,其中,所述电动输入轴和所述电动输出轴用作传递电机的扭矩和/或回收制动能量,所述机械输入轴和所述机械输出轴用作传递发动机的扭矩;电机系统,其包括电机小总成和旋变小总成;驻车系统,其包括棘轮棘爪和挂挡执行机构,以便实现驻车挡与非驻车挡;液压系统,其包括液压控制单元和电子油泵小总成;选换挡执行系统,其包括多个拨叉和拨叉轴,并且构造为由所述液压系统驱动;冷却润滑系统,其包括强制润滑系统和二次飞溅润滑系统;以及离合器系统,其包括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所述离合器系统构造为通过摩擦材料的压紧与自由状态来实现发动机的动力输入与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并且通过所述机械输出轴将不同挡位速比的动力流传递至主减速从动齿总成,最终传递至半轴;并且所述电动输入轴与电机相连,并且通过所述电动输出轴传递至所述主减速从动齿总成,最终传递至所述半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输入轴包括直接机加工在所述机械输入轴上的1挡主动齿和2挡主动齿,并且C挡主动齿、5挡主动齿、4挡主动齿、3挡主动齿在滚针轴承的支撑下空套在所述机械输入轴上;并且1挡从动齿轮与2挡从动齿轮在滚针轴承支撑下空套在所述机械输出轴上,并且3挡从动齿、4挡从动齿轮、5挡从动齿轮通过其自身的内花键与所述机械输出轴上的外花键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总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任汪新云梅本付尹建民钟毅樊平陈鹏童冬生刘海坡张国耕宋义忠史训亮李凌翔郁李巍王晓明顾文清李佳奕蒋彦王雪姣谢凌然金鹏张荣陈博洋史佳薇曹芳华蔡昀宁樊俊松刘宝吴娇赵亮王凯黄鹏程华晓波任淑荣丁凯杨新清吴燕杜云鹏刘耀东刘贇陆欢汪涛连云香陶鸿莹李学伟戴嘉谦张梦儿陈伟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