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697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包括支架和牵引机构,支架上安装有管置板,管置板的板体上周向插置有至少一个EP管,支架上竖向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与管置板相平行的摆臂,摆臂的顶部安装有输液筒,摆臂上开设有与至少一个EP管相对应的液流孔,输液筒的出液口与液流孔的孔体顶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将EP管周向插置在管置板上,通过输液管和牵引机构等结构,即可在每个EP管中快速滴入混合液,省时省力,方便观察实验结果。方便观察实验结果。方便观察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理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已被确定为现代炎症性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它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和血性黏液便,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与结直肠癌高风险相关。当前现有的疗法有许多副作用,迫切需要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的、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0003]许多食物/植物药在预防和治疗UC中显示出潜力。多酚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维持肠道屏障完整,促进肠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蜂胶是蜜蜂从富含多酚的植物中收集的一种树脂物质,因其具有促进健康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多种传统的药物中。目前,对于中国蜂胶的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机制方面已有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关于中国蜂胶是否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炎症,从而缓解和治疗UC的研究鲜有报道。
[0004]在实验中通过给予SD大鼠自由饮用5%DSS(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溶液复制急性UC大鼠模型,并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组);DSS组,DSS+L

WSP(50mg/kg)组;DSS+M

WSP(100mg/kg)组;DSS+H

WSP(200mg/kg)组;DSS+Sulfa(100mg/kg)组,DSS+Sulfa(50mg/kg)+WSP(100mg/kg)组。
[0005]通过肉眼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大便稠度,血性便),结肠长度,镜下观察各组结肠组织中隐窝损伤情况,杯状细胞丢失情况,肠道黏膜固有层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肠黏膜表面有无溃疡等,并依据标准进行HS评分,通过组织病理学进一步分析DSS诱导的UC模型结肠炎症严重程度,并验证WSP对结肠炎症的缓解效果,从而为后续进一步利用WSP开展UC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0006]当利用隐血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的便血情况时,先将各组大鼠粪便收集至0.5ml EP管中,滴入隐血检测试剂盒中提供的A、B混合液后,肉眼观察颜色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出各组大鼠的便血情况。
[0007]但现有技术中,盛装有各组大鼠粪便的各个EP管在观察前,混合液的滴入方式多为人工手动逐个进行,耗时耗力,不方便观察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盛装有各组大鼠粪便的各个EP管在观察前,混合液的滴入方式多为人工手动逐个进行,耗时耗力,不方便观察实验结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
[0009]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包括支架和牵引机构,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管置板,所述管置板的板体上周向插置有至少一个EP管,所述支架上竖向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与管置板相平行
的摆臂,所述摆臂的顶部安装有输液筒,所述摆臂上开设有与至少一个EP管相对应的液流孔,所述输液筒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流孔的孔体顶端相连通,所述摆臂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连接管径向相平行且与所述液流孔孔体垂直连通的滑槽一,所述滑槽一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滑动插设有与所述滑槽一槽体延伸方向相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挡块;位于所述挡块与所述滑块一之间的所述连杆外侧套设有弹簧一;
[0010]其中,当弹簧一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挡块的块体伸入至所述液流孔中,并封闭所述液流孔;所述牵引机构用于引导所述连杆朝着远离所述液流孔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挡块脱离所述液流孔。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开口,且顶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中空腔,所述手柄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底部与所述滑槽二的相应槽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滑块二上固定插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平行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中空腔、并固定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平行的齿条,所述中空腔中设置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上同轴设置有与其运动同步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卷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自由端栓接固定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挡块的端部上。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一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中空腔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供所述牵引绳的绳体绕过后拉紧绷直的张紧轮。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手柄上方、并固定有按压头。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管置板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平行的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底板相平行的横臂,所述连接管穿插固定在所述横臂上。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顶部固定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平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管置板的底部中心转动相连,所述管置板的顶部周向开设有供EP管插置的管插孔。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臂的底部安装有与所述液流孔连通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截面呈倒锥形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的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将EP管周向插置在管置板上,通过输液管和牵引机构等结构,即可在每个EP管中快速滴入混合液,省时省力,方便观察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处于另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中管置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主要符号说明:
[0026]1、底板;2、支柱;3、横臂;4、支撑杆;5、管置板;6、EP管;7、摆臂;8、输液筒;9、输液管;10、连接管;11、手柄;12、按压头;13、管插孔;14、液流孔;15、滑槽一;16、中空腔;17、挡块;18、滑块一;19、连杆;20、弹簧一;21、牵引绳;22、绕线轮;23、齿轮;24、滑槽二;25、滑块二;26、压杆;27、弹簧二;28、齿条;29、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请结合图1至图6,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牵引机构,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管置板,所述管置板的板体上周向插置有至少一个EP管,所述支架上竖向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安装有与管置板相平行的摆臂,所述摆臂的顶部安装有输液筒,所述摆臂上开设有与至少一个EP管相对应的液流孔,所述输液筒的出液口与所述液流孔的孔体顶端相连通,所述摆臂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连接管径向相平行且与所述液流孔孔体垂直连通的滑槽一,所述滑槽一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滑动插设有与所述滑槽一槽体延伸方向相平行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挡块;位于所述挡块与所述滑块一之间的所述连杆外侧套设有弹簧一;其中,当弹簧一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挡块的块体伸入至所述液流孔中,并封闭所述液流孔;所述牵引机构用于引导所述连杆朝着远离所述液流孔的方向移动,使所述挡块脱离所述液流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观察DSS诱导UC大鼠结肠炎症程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开口,且顶部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中空腔,所述手柄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底部与所述滑槽二的相应槽壁之间设置有弹簧二;所述滑块二上固定插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相平行的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伸入至所述中空腔、并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马子阳刘静怡包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