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039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源的正极、第一直流接触器、熔断器、电机控制器、第二直流接触器、所述电源的负极形成的第一导电回路;在电源正极与所述电源负极之间,串联有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兼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航行器等水下产品因强弱电处于同一密闭空间,且航行器空间有限,尤其对于长径比大、航速高的航行器来说,直径越小造成航行器舱内空间越狭小,高航速对功率要求高,电机正常开启工作时,电流不断增加至额定值,这个过程对控制及通信等弱电带来的影响必然增加,必然会存在电磁兼容问题。因此解决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的问题,是保证小体积、高航速水下航行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小体积、高航速水下航行器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小体积、高航速水下航行器存在电磁兼容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源的正极、第一直流接触器、熔断器、电机控制器、第二直流接触器、所述电源的负极形成的第一导电回路;在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电源负极之间,串联有DC

DC转换器;在所述电源与所述DC

DC转换器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
[0006]可选的,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两个串联的磁环与第一其他设备连接。
[0007]可选的,于所述第二滤波器和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两个并联的第一电容。
[0008]可选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与第二其他设备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为五路线,且该两个五路线一一对应正负极双绞。
[0010]可选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为四路线,且该两个四路线一一对应正负极双绞。
[0011]可选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CAN线与所述第二其他设备连接,所述CAN线为双绞带屏蔽线。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通过第一控制线与第一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通过第二控制线与第二控制板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为双绞带屏蔽线。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通过在DC

DC 转换器的输入端
串联两个滤波器,并且并联两个第一电容,以及在 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串联两个磁环,可以进行滤波以及对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通过将全部的控制线、CAN线设为双绞带屏蔽线,以及将电源的连接线设为五路并联的双绞线,将电机控制器的连接线设为四路并联的双绞线,可以有效的减少衰减和噪音,提供更加洁净的电子信号,进一步防干扰;通过在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设置一个第二电容,进一步防干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狭小空间电磁兼容系统的电路图;
[0017]符号说明:
[0018]电源

1,第一直流接触器

2,熔断器

3,电机控制器

4,第二直流接触器

5,DC

DC转换器

6,第一滤波器

7,第二滤波器

8,第一电容
ꢀ‑
9,第二电容

10,CAN线

11,第一控制线

12,第二控制线

13,第一控制板

14,第二控制板

15,开关

16,磁环

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现有技术中,航行器等水下产品因强弱电处于同一密闭空间,且航行器空间有限,尤其对于长径比大、航速高的航行器来说,直径越小造成航行器舱内空间越狭小,高航速对功率要求高,电机正常开启工作时,电流不断增加至额定值,这个过程对控制及通信等弱电带来的影响必然增加,必然会存在电磁兼容问题。因此解决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的问题,是保证小体积、高航速水下航行器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0021]因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狭小空间电磁兼容系统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0022]顺次连接的电源1的正极、第一直流接触器2、熔断器3、电机控制器4、第二直流接触器5、所述电源1的负极形成的第一导电回路;
[0023]具体的,该系统还包括:开关16,所述开关16可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回路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所述开关16设置在所述电源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2之间。
[0024]在所述电源1正极与所述电源1负极之间,串联有DC

DC转换器6;
[0025]现有技术中,在电源1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为一路线,该路线为35平方米电线,其通过的电流过大。因而,本技术中,所述电源1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分别为五路线,且该两个五路线一一对应正负极双绞。具体的,电源1正极连接的第一路线连接到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正极,并从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到电源1负极,其中,从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到电源1负极的连接线为电源1负极连接的第一路线,电源1负极连接的第一路线与电源1正极连接的第一路线双绞;电源1正极连接的第二路线连接到 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正极,并从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到电源1负极,其中,从DC

DC转换器6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到电源1负极的连接线为电源1负极连接的第二路线,电源1负极连接的第二路线与电源1正极连接的第二路线双绞;双绞的第二路
线与双绞的第一路线并联;依次类推,总共设有五路线,双绞的五路线并联。且每路线为6平方米电线。
[0026]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控制器4的输入端的正极连接线和负极连接线为四路线,且该两个四路线一一对应正负极双绞。熔断器3包括四个电阻,第一个电阻通过第一路线连接电机控制器4的输入端的第一正极,并通过电机控制器4的输入端的第一负极连接的第一路线连接到第二直流接触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源的正极、第一直流接触器、熔断器、电机控制器、第二直流接触器、所述电源的负极形成的第一导电回路;在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电源负极之间,串联有DC

DC转换器;在所述电源与所述DC

DC转换器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两个串联的磁环与第一其他设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滤波器和所述DC

DC转换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两个并联的第一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狭小空间内电磁兼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容与第二其他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伟军张一凡白亚东张磊李赞维李卫平刘彧冯喆吴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