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99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扣装置,包括定位件、移动件、弹性件、下模头及上模头,移动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定位件上,弹性件沿移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于移动件与定位件之间,弹性件用于使移动件复位,下模头固定于移动件上,下模头的上端用于定位鸡眼扣面扣,上模头设置于下模头的上方,上模头的下端用于定位鸡眼扣母扣;借由驱使上模头下压,使得下模头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面扣铆压时具有缓冲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扣装置可缓冲上模头对下模头冲击,避免打扣装置在打扣时发生损坏现象。避免打扣装置在打扣时发生损坏现象。避免打扣装置在打扣时发生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扣
,尤其涉及一种打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打扣机可以在基材上的孔安装鸡眼扣,鸡眼扣广泛用于衣物、鞋或其他日用品上,以增强扁平基材上的孔周围的强度。然而由于不同基材的厚度和硬度不同,将会需要使用不同的打扣机安装鸡眼扣,或同一台打扣机需要每一次在不同基材上打孔时调整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的距离,否则易造成打扣机机台的损伤或是打扣不良的情形。打扣不良的情形包括面扣卷花、面扣表面裂开、打扣不到位造成基材和鸡眼扣之间互相旋转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缓冲上模头对下模头冲击的打扣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扣装置,包括定位件、移动件、弹性件、下模头及上模头,移动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定位件上,弹性件沿移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于移动件与定位件之间,弹性件用于使移动件复位,下模头固定于移动件上,下模头的上端用于定位鸡眼扣面扣,上模头设置于下模头的上方,上模头的下端用于定位鸡眼扣母扣;借由驱使上模头下压,使得下模头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面扣铆压时具有缓冲距离。
[0005]较佳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组件。
[0006]较佳地,碟形弹簧组件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单元,碟形弹簧单元套设于移动件上,各碟形弹簧单元串联连接。
[0007]较佳地,碟形弹簧单元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本体,各碟形弹簧本体并联连接。
[0008]较佳地,定位件设有插接槽,移动件的下端可移动地插接于插接槽内。
[0009]较佳地,还包括滑套,滑套套设于移动件的上部,移动件可相对滑套移动。
[0010]较佳地,还包括底座,底座套设于滑套、移动件及弹性件上。
[0011]较佳地,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与定位件连接,调节件用于调节定位件的高度。
[0012]较佳地,下模头的上端设有用于定位鸡眼扣面扣的定位槽,上模头的下端设有用于定位鸡眼扣母扣的下压槽。
[0013]较佳地,上模头的下端设有位于下压槽内的下压部,鸡眼扣面扣具有一呈中空结构的柱体部,柱体部可供基材放置于其上,鸡眼扣母扣具有穿孔;在上模头下压的过程中,柱体部贯穿基材和穿孔,下压部插入中空结构并使柱体部的上端朝外弯曲变形,从而使得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面扣铆压在一起并在基材上形成鸡眼扣。
[0014]较佳地,下压部包括下压基座及从下压基座的下端逐渐变窄延伸形成的挤压本体,挤压本体可插入中空结构并使柱体部的上端朝外弯曲变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打扣装置通过在移动件与定位件之间设置弹性件,使得上模头朝下模头方向下压时,可顶推下模头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
面扣铆压时具有缓冲距离,进而缓冲上模头对下模头冲击,避免打扣装置在打扣时发生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打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材位于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面扣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头下压并使鸡眼扣面扣贯穿基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头的下压部在挤压柱体部的上端并使其朝外弯曲变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鸡眼扣母扣与鸡眼扣面扣铆压在一起并在基材上形成鸡眼扣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碟形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专利技术的打扣装置100包括定位件1、移动件2、弹性件、下模头4及上模头5。移动件2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定位件1上,弹性件沿移动件2的移动方向设置于移动件2与定位件1之间,弹性件用于使移动件2复位,下模头4固定于移动件2上,下模头4的上端用于定位鸡眼扣面扣91,上模头5设置于下模头4的上方,上模头5的下端用于定位鸡眼扣母扣92;借由驱使上模头5下压,使得下模头4压缩弹性件,从而使得鸡眼扣母扣92与鸡眼扣面扣91铆压时具有缓冲距离。
[0024]请参阅图1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碟形弹簧组件3,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弹性件也可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具体地,碟形弹簧组件3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单元31,碟形弹簧单元31套设于移动件2上,各碟形弹簧单元31串联连接。更具体地,碟形弹簧单元31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本体311,碟形弹簧本体311套设于移动件2上,各碟形弹簧本体311并联连接。碟形弹簧组件3可承受的最大压力=单片碟形弹簧本体311受力*n,n为并联或同向堆栈的数量,碟形弹簧组件3最大的变形量=单片变形量*c,c为串联次数或反向堆栈的数量。图6中单片碟形弹簧本体311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664kgf,一旦超过此压力,碟形弹簧本体311就会失去弹力。相较于设置单一碟形弹簧本体311,本专利技术的碟形弹簧组件3通过设置多个碟形弹簧本体311串并联,在打扣时是由多个碟形弹簧本体311共同承受动摩擦力,如此可以降低单一碟形弹簧本体311承受所有动摩擦力而使打扣时行程受阻的风险;此外,相较于单一碟形弹簧本体311在打扣时承受下压力的变形量,因为碟形弹簧组件3中有多个碟形弹簧本体311,所以碟形弹簧组件3中单个碟形弹簧本体311的变形量较少,如此降低多次打扣后碟形弹簧本体311弹性疲乏的可能性。
[0025]以图6的碟形弹簧组件3为例,碟形弹簧组件3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656kgf(664*4),最大的垂直形变量为2.025mm(0.675*3),而在956kgf的压力下其形变量为0.675mm。本专利技术的打扣装置100上模头5冲压力可为100kgf

200kgf之间;如以冲压力为150kgf为例,碟形弹簧组件3在此冲压力下的形变量为0.105mm。对可容许基材93厚度为0.3

0.6mm的打扣
装置100来说,安装了图6中的碟形弹簧组件3,在150kgf的上模头5冲压力下,就能够使其可容许基材93厚度多出0.105mm,因此其可容许的基材93厚度即变为0.195mm

0.705mm。其中,图6所示的碟形弹簧组件3设置可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碟形弹簧组件3的一种,但图6所示的碟型弹簧组件的串并联组合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多个碟形弹簧本体311进行各种串并联的组合,使碟形弹簧组件3有不同的变形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基材93厚度。
[0026]当碟形弹簧组件3为10片碟形弹簧本体311之间互相串联(即反向堆栈),即1+1+1+1+1+1+1+1+1+1,其最大的垂直形变量为0.675*10=6.75mm,因此,碟形弹簧组件3在150kgf的压力下,其形变量为150/664*0.675*10=1.5mm,因此打扣装置100的可容许基材93厚度可多出1.5mm。
[0027]当碟形弹簧组件3由6个具有2片碟形弹簧本体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件、移动件、弹性件、下模头及上模头,所述移动件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件上,所述弹性件沿所述移动件的移动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定位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移动件复位,所述下模头固定于所述移动件上,所述下模头的上端用于定位鸡眼扣面扣,所述上模头设置于所述下模头的上方,所述上模头的下端用于定位鸡眼扣母扣;借由驱使所述上模头下压,使得所述下模头压缩所述弹性件,从而使得所述鸡眼扣母扣与所述鸡眼扣面扣铆压时具有缓冲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组件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单元,所述碟形弹簧单元套设于所述移动件上,各所述碟形弹簧单元串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单元包括若干个碟形弹簧本体,各所述碟形弹簧本体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有插接槽,所述移动件的下端可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移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敬棠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