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98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第一灯板,设置于背板一侧,第一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光源;反射片,位于第一灯板远离背板一侧,反射片包括多个反射结构,相邻且不接触的两个反射结构形成抛物线结构的反射单元,反射单元的底部上设置一第一光源,第一光源被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第二灯板,设置于反射片远离背板一侧,第二灯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第二光源被配置为在窄视角模式下发光;第二光源设置于反射单元的焦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宽窄视角自由切换,满足防窥和共享的需求,同时能够提高窄视角模式下的出光亮度的均匀性,防止出现LED Mura的现象。Mura的现象。Mura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功耗和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平板显示领域。
[0003]为了满足人们对隐私的保护需求,液晶显示面板正朝着具备宽窄视角切换能力的方向发展,当使用者需要共享信息时,打开宽视角模式;当使用者想要保护显示信息时,使用窄视角模式。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双液晶盒的方式或者双背光模组的方式实现宽窄视角切换,但存在背光模组的缩光性能较差的问题,使得防窥性能不理想,且容易在显示白光画面时出现LED Mura的现象,降低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提高背光模组的缩光性能,提高显示效果。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6]背板;
[0007]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一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光源;
[0008]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反射片包括多个反射结构,相邻且不接触的两个所述反射结构形成抛物线结构的反射单元,一所述反射单元的底部上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被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
[0009]第二灯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二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被配置为在窄视角模式下发光;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单元的焦点上。
[0010]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第二灯板上等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光源到所述背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反射片最高点到所述背板的垂直距离。
[0011]可选地,沿所述第二灯板的延伸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垂直距离D满足:其中,P为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灯板之间的垂直距离,θ为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角度。
[0012]可选地,所述反射单元的底部尺寸小于所述反射单元的开口尺寸。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背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背板上的垂直投影重叠。
[0014]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框胶,沿所述第二灯板的延伸方向,所述框胶位于所述第二灯板的两侧,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灯板。
[0015]可选地,所述第二光源还被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
[0016]可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第二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
[001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技术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
[0018]可选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驱动板上的多个驱动模块,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与对应的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双灯板,以及抛物线形状的反射片的结构,将第一灯板上的第一光源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第二灯板上的第二光源配置为在窄视角模式下发光,实现宽窄视角自由切换,满足防窥和共享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片位于第一灯板远离背板一侧,反射片包括多个反射结构,相邻且不接触的两个反射结构形成抛物线结构的反射单元,第一光源位于反射单元的底部,第二光源位于反射单元的焦点上,以使得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单元反射后均沿反射单元的轴线方向射出,起到收缩背光模组的背光视角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窄视角模式下的出光亮度的均匀性,防止出现LED Mura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视角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窄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抛物线曲线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宽视角模式下光源的光路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中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中的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背光视角与亮度的关系曲线图,参考图1,其中,虚线代表现有的直下式背光视角与亮度的关系,实线代表混合视角(Hybird Viewing Angle,HVA)与亮度的关系。对于直下式背光模组来说,通常包括灯板、以及在该灯板上设置的光学膜材,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如LED,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光学膜材均匀射出。但是直下式背光模组在LED发光后,没有很好的缩光工具,仍然能够在大视角下看到显示图像,不利于做防窥切换。而HVA技术,通常是对视角控制电极施加偏压,使得液晶分子翘起形成大
视角漏光,达到防窥的效果。在背光视角为35
°
时,发光亮度仅为0.2(归一化值),而在背光视角为0
°
时,发光亮度为1,也即在防窥模式下,亮度差异较大,形成LED Mura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003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实现通过收缩背光模组的左右视角来达到防窥功能的要求,且可满足在白光画面下不出现LED Mura现象。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
[0034]背板10;
[0035]第一灯板21,设置于背板10一侧,第一灯板2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光源211;
[0036]反射片30,位于第一灯板21远离背板10一侧,反射片30包括多个反射结构301,相邻且不接触的两个反射结构301形成抛物线结构的反射单元31,一反射单元31的底部上设置有一第一光源211,第一光源211被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
[0037]第二灯板22,设置于反射片30远离背板10一侧,第二灯板2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221,第二光源221被配置为在窄视角模式下发光;其中,第二光源221设置于反射单元31的焦点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第一灯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一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光源;反射片,位于所述第一灯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反射片包括多个反射结构,相邻且不接触的两个所述反射结构形成抛物线结构的反射单元,一所述反射单元的底部上设置有一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被配置为在宽视角模式下发光;第二灯板,设置于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背板一侧,所述第二灯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被配置为在窄视角模式下发光;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单元的焦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第二灯板上等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光源到所述背板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反射片最高点到所述背板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灯板的延伸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垂直距离D满足:其中,P为所述第二光源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灯板之间的垂直距离,θ为所述第二光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辉陆敏樊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