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85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主要将选取后的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与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套设于人体立体模型外侧后,透过调整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将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的第一连续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的第二连续外侧面可以清楚被区分开来,来让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之间产生分层效果,让整体图像可以更贴近实际服饰穿着后的视觉效果。近实际服饰穿着后的视觉效果。近实际服饰穿着后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虚拟服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将衣服、裤子、外套等服饰穿上后,将形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图1中可看出外套位于衣服外侧,且衣服下缘又位于裤子外侧。但是当利用3D软件进行服饰搭配时,会因为衣服的立体模型与外套的立体图形均为固定,使得画面呈现时将呈现如图2所示,二者相互迭合的效果,而无法清楚呈现如同图1一般,外套位于衣服外侧的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者认为此种问题有需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利用3D软件进行服饰搭配时,会因为衣服的立体模型与外套的立体图形均为固定,无法完整呈现外套位于衣服外侧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A)取一人体立体模型、一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及一第二服饰立体模型;
[0006](B)将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及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外侧,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具有一重迭区,且所述重迭区中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位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外侧;
[0007](C)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包括至少一第一连续外侧面,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包括至少一第二连续外侧面,且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及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位于所述重迭区,判断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一间距;判断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二间距;
[0008](D)当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时,调整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让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或是调整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让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0009]本专利技术欲达成服饰「分层」效果,而透过调整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让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透过「拉开」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之方式,而让所述重迭区中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位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外侧,又或者以「推入」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之方式,让所述重迭区中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没入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内侧。如此一来,画面将呈现出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位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外侧的视觉效果,而令整体更贴近实际服饰穿着后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际穿着服饰后的视觉效果;
[0011]图2为习用以3D软件所呈现穿着服饰后的画面;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经过分层处理后的画面;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经过平滑处理后的画面;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处理的简单线条示意图1;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分层处理的简单线条示意图2;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步骤流程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1

第一连续外侧面;2

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1

第二连续外侧面;23

连接线;3

人体立体模型;4

重迭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请看图3,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2](A)取一人体立体模型3、一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及一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可以是数据库中所默认的各种体态的人体立体模型,也可以透过输入人体身体轮廓数据制作而成,更可以透过机械进行3D立体扫描的方式而形成所述人体立体模型。而所述第一或第二服饰立体模型1、2可以是衣服的立体模型、外套的立体模型、帽子的立体模型、包包的立体模型、裤子的立体模型、鞋子的立体模型,举凡跟服饰相关而可以穿着于人体身上者,均可制作成说明书所指之服饰立体模型。
[0023](B)将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及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外侧,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1具有一重迭区4,且所述重迭区4中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位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外侧。当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为外套,而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为衣服时,当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外侧时,将产生如图2所示状态,因此需进行步骤(C)及步骤(D)的分层。
[0024](C)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包括至少一第一连续外侧面11,所述第二服饰立体2模型包括至少一第二连续外侧面21,且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及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21位于所述重迭区4,判断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一间距;判断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21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二间距。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而言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主要透过复数第一连续外侧面11所构成,同理,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主要透过复数第二连续外侧面11所构成。为便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更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所以先以一个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及一个所述第二连续外侧21面为例来进行说明。
[0025](D)当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时,调整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让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或是调整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21,让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
[0026]图5、6是透过简单线条来更了解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当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与所述
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后,若产生如图2所示的状态时,则表示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这时可以透过将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向外「拉开」或者将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21向内「推入」,如图6所示,使得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后,便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这时会产生「分层」效果,使得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看起来就好像穿在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外侧。如此一来可有效改善图2所示的状态,进而解决
技术介绍
所述不足之处。
[0027]实施例2:
[0028]由于并非所有服饰的厚度都很薄,有些像是大衣等御寒衣物,其服饰具有相当的厚度,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得以清楚展现出服饰的厚薄度,使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及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在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后,可以呈现出服饰整体搭配后的厚薄感,所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可以进一步实施为:
[0029]步骤(C)中: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1包括至少一第一连续内侧面,且所述第一连续内侧面位于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11内侧方,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2包括至少一第二连续内侧面21,且所述第二连续内侧面21位于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内侧方,判断所述第一连续内侧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3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三间距;步骤(D)中:当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或所述第二间距时,同时调整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服饰搭配的图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取一人体立体模型、一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及一第二服饰立体模型;(B)将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及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套设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外侧,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具有一重迭区,且所述重迭区中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位于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外侧;(C)所述第一服饰立体模型包括至少一第一连续外侧面,所述第二服饰立体模型包括至少一第二连续外侧面,且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及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位于所述重迭区,判断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一间距;判断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与所述人体立体模型之间的间距得到一第二间距;(D)当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时,调整所述第一连续外侧面,让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所述第二间距,或是调整所述第二连续外侧面,让所述第二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安南余金倍杨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爱唯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