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79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吸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包括定模座、基座、注塑管、动模座、吸塑槽、吸塑管和定位杆,定模座的内侧中间处设置有注塑模腔,定模座的上端表面四端处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的下端处设置有缓冲槽,定模座位于注塑模腔的中间处设置有注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伸缩弹簧能够对动模座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合模时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直接刚性接触,有效降低冲击力对模具的损坏,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圆弧状的侧面与底面的端角过渡更加圆滑,使得随模腔深度的增大,缩小底部转角处的与上端的内壁差距,有效降低吸塑时制品的上下内壁厚度差,保障吸塑制品的底部端角的厚度,提升吸塑制品的品质。提升吸塑制品的品质。提升吸塑制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吸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吸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吸塑模具是吸塑生产时所用的模具,吸塑成型工艺原理主要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热可塑性塑料片材,经过模具吸塑制成各种形状的真空罩,或贴附着于各种形状产品的表面,吸塑分为薄吸塑和厚吸塑;
[0003]普通薄吸塑厚度为0.14~5.0mm,主要是采用PVC、PP、PS(HIPS)、PET(包括APET和PETG)、PE、BOPS和可回收纸托等各种材质与效果的折边、对折、三折、圆筒、折盒、天地盒、高周波等非热成型吸塑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电子、玩具、电脑、日用品、化妆品和机械五金等行业;
[0004]如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1920949335.6的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其通过整体薄壁的设计,大大节约了整体的空间和体积,降低了模具自身的重量和生产成本,通过吸塑槽内壁四角设有圆弧壁,避免传统模具无圆角后的直角方正视觉;
[0005]经研究发现,该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6]在进行合模时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孔进行对接,无法对模具进行缓冲,合模时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直接接触,产生硬性碰撞,合模时模具产生的冲击力会对模具造成损坏,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0007]由于整体模具的端角上下处于同一水平线,这样在吸塑时模具生产的制品的顶部是整个吸塑制品最厚的部位,侧面与底面的交界区域是相对较薄的位置,而且随模腔深度的增大制品底部转角处的壁就变得更薄,影响吸塑制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薄壁吸塑模具。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包括定模座、基座、注塑管、动模座、吸塑槽、吸塑管和定位杆,所述定模座的内侧中间处设置有注塑模腔,所述定模座的上端表面四端处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下端处设置有缓冲槽,所述定模座位于注塑模腔的中间处设置有注塑孔;
[0011]所述定模座的底部四端等距安装有基座,所述定模座的底部中间处安装有注塑管,所述定模座的上端配套设置有动模座,所述动模座的内侧下端处安装有吸塑槽,所述动模座的顶部安装有吸塑管,所述动模座的内侧下端处竖向安装有定位杆;
[0012]所述定模座的内部下方安装有避免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合模时直接碰撞,有效减少合模过程中硬性冲力的缓冲组件。
[0013]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伸缩弹簧和对接杆,所述伸缩弹簧嵌入安装在缓冲槽内,所述对接杆安装在伸缩弹簧的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呈圆台形设置,缓冲槽呈圆柱形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呈圆台形设置,且定位杆与限位孔之间相契合。
[0016]优选的,所述对接杆呈圆柱形设置,且对接杆从缓冲槽内向上延伸至限位孔内。
[0017]优选的,所述注塑模腔整体呈梯形状,且注塑模腔的内壁呈向下倾斜25
°
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注塑模腔侧面与底面的端角呈圆弧状设置。
[0019]优选的,所述吸塑槽呈梯形设置,且吸塑槽与注塑模腔的上端相契合。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随着合模的进程,动模座不断移动,动模座下降时定位杆插入限位孔内后,与限位孔内的对接杆接触,限位孔与缓冲槽相连通,定位杆向下压制对接杆,定位杆不断将对接杆推入缓冲槽内,通过伸缩弹簧能够对动模座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合模时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直接刚性接触,有效降低冲击力对模具的损坏,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
[0022]通过注塑模腔整体呈梯形状,且注塑模腔的内壁呈向下倾斜25
°
设置,通过设置注塑模腔侧面与底面的端角呈圆弧状,圆弧状的侧面与底面的端角过渡更加圆滑,使得随模腔深度的增大,缩小底部转角处的与上端的内壁差距,有效降低吸塑时制品的上下内壁厚度差,保障吸塑制品的底部端角的厚度,提升吸塑制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定模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定模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定模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例说明:1

定模座;2

基座;3

注塑管;4

伸缩弹簧;5

对接杆;6

动模座;7

吸塑槽;8

吸塑管;9

定位杆;101

注塑模腔;102

限位孔;103

缓冲槽;104

注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参照图1

4,
[0031]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包括定模座1、基座2、注塑管3、动模座6、吸塑槽7、吸塑管8和定位杆9,定模座1的内侧中间处设置有注塑模腔101,定模座1的上端表面四端处设置有限位孔102,限位孔102的下端处设置有缓冲槽103,定模座1位于注塑模腔101的中间处设置有注塑孔104;
[0032]定模座1的底部四端等距安装有基座2,定模座1的底部中间处安装有注塑管3,定模座1的上端配套设置有动模座6,动模座6的内侧下端处安装有吸塑槽7,动模座6的顶部安
装有吸塑管8,动模座6的内侧下端处竖向安装有定位杆9;
[0033]定模座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避免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合模时直接碰撞,有效减少合模过程中硬性冲力的缓冲组件。
[0034]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包括伸缩弹簧4和对接杆5,伸缩弹簧4嵌入安装在缓冲槽103内,对接杆5安装在伸缩弹簧4的顶部。
[0035]本实施例中,限位孔102与缓冲槽103相连通,且限位孔102呈圆台形设置,缓冲槽103呈圆柱形设置。
[0036]其中,限位孔102设置有四组,分别位于注塑模腔101的外侧四端处。
[0037]其中,限位孔102的直径逐渐缩小,呈上大下小设置,便于定位杆9逐渐插入限位孔102内。
[0038]本实施例中,定位杆9呈圆台形设置,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吸塑模具,包括定模座(1)、基座(2)、注塑管(3)、动模座(6)、吸塑槽(7)、吸塑管(8)和定位杆(9),所述定模座(1)的内侧中间处设置有注塑模腔(101),所述定模座(1)的上端表面四端处设置有限位孔(102),所述限位孔(102)的下端处设置有缓冲槽(103),所述定模座(1)位于注塑模腔(101)的中间处设置有注塑孔(104);所述定模座(1)的底部四端等距安装有基座(2),所述定模座(1)的底部中间处安装有注塑管(3),所述定模座(1)的上端配套设置有动模座(6),所述动模座(6)的内侧下端处安装有吸塑槽(7),所述动模座(6)的顶部安装有吸塑管(8),所述动模座(6)的内侧下端处竖向安装有定位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1)的内部下方安装有避免上部模具与下部模具合模时直接碰撞,有效减少合模过程中硬性冲力的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渊源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博锐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