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47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有安装架、按压单元、用于给病人供气的呼气单元和使病人在连续的呼气动作之间换气的换气单元;按压单元可以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操作,呼气单元可以再按压间隙向病人口中呼入气体,调整按压单元与呼气单元的工作频次,可以精确实现按压呼气比30:2,在抢救的过程中,按压和呼气的间隔始终平稳。在呼气的间隔,换气单元可以让病人进行换气,防止由于向病人呼气太多而导致病人肺部受伤。病人呼气太多而导致病人肺部受伤。病人呼气太多而导致病人肺部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心脏骤停时,心脏的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因此需要在病人发生心脏骤停之后的极短时间内对病人进行抢救。在临床上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心肺复苏的过程一般为先清理病人口腔异物,之后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胸外按压需要快速进行按压,按压的频率为100

120次/分,每按压30次就要向病人连续呼气两次。在临床上病人发生心脏骤停时,可能会出现只有一位急救人员在场的情况,既要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还要在按压间隙向病人连续呼入两口气。整个急救过程至少要完成5个循环,当只有一位急救人员在场时对于急救人员的体力有着极大的要求。如果病人一直没有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需要急救人员持续性抢救,在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力的消耗,向病人呼入的气流可能会变得急促,以致于向病人呼入过量气体,造成病人的肺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有安装架、按压单元、用于给病人供气的呼气单元和使病人在连续的呼气动作之间换气的换气单元;所述呼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呼气单元的一侧,所述换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换气单元与所述呼气单元相连;
[0005]所述呼气单元包括有能与病人面部贴合以使病人口腔与鼻孔形成密闭环境的气罩,所述气罩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气罩上开设有给病人供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在给病人呼气的过程中供气的供气箱,所述供气箱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气罩上的第一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0006]所述换气单元包括有在所述供气箱持续给病人呼气的过程中能够间隙升降滑动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供气箱的下方,且所述控制块与所述气罩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有支承架,所述支承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支承架的一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下方竖直滑动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所述第一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偏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轮上;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轮固接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供气箱内沿所述供气箱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抽气塞;
[0009]以便于叙述,规定急救时病人头的朝向为前侧,病人脚的朝向为后侧;
[0010]所述抽气塞包括有密闭板和气塞杆,所述气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密闭板固定连接,
所述气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供气箱的前侧壁伸出所述供气箱外,所述密闭板、供气箱的后侧以及供气箱的上下左右四个侧壁共同构成封闭的供气室,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供气室内,所述供气室内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单向出气阀,所述第二进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
[0011]所述供气箱的前侧内壁上固接有导向杆,所述密闭板的前侧壁上固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套杆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板和导向杆连接;
[0012]所述供气箱的顶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气塞杆的上端面上固接有第一齿条,所述不完全齿轮转动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气塞杆的底端面上固接有不完全齿条,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外齿圈上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不完全齿条水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固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固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位于所述控制块上方,所述第二转轮与所述控制块之间设置有第二传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块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偏心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轮上。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支承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驱动块与所述螺纹杆之间螺纹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架的侧臂伸出安装架,所述螺纹杆的伸出端上固接有手柄。
[0015]作为优选的,所述按压块包括有按压体、压杆、缓冲套筒,所述压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缓冲套筒固接在所述按压体的上端面上,且所述缓冲套筒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承架的一侧,所述压杆的底端套设在所述缓冲套筒内,所述缓冲套筒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与压杆和按压体连接。
[0016]作为优选的,所述不完全齿条上设置有两段第一带齿段和一段第二带齿段,所述第一带齿段设置在所述不完全齿条的两端,所述第二带齿段设置在所述不完全齿条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带齿段和第二带齿段之间均设置为光滑段,所述第二带齿段上的齿数为第一带齿段的两倍。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按压单元和呼气单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遇上紧急情况时只需要一个操作人员即可完成,在传统的心肺复苏的急救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两位急救人员的配合,胸外按压的频率高,中断按压呼气的间隔时间又非常短,如果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可能找不到两位操作人员,单人急救,对于急救人员的体力是一项巨大的考验。本装置单人即可操作,急救过程中按压和呼气的频次也会很稳定,不会由于人为操作时体力消耗而出现按压力度、频次不均匀的情况。
[0019]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换气单元,在按压间隙,呼气单元向病人口中呼气时,换气单元的控制块带动气罩先升起之后再落下继续给病人呼气,以实现在给病人两口呼气之间使病人换气的效果,防止由于呼气过多导致病人的肺部受到损害。
[0020]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呼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呼气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抽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按压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安装架;2、气罩;3、供气箱;4、管道;5、控制块;6、支承架;7、第一转轮;8、按压块;81、按压体;82、压杆;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有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按压单元、用于给病人供气的呼气单元和使病人在连续的呼气动作之间换气的换气单元;所述呼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且所述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呼气单元的一侧,所述换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且所述换气单元与所述呼气单元相连;所述呼气单元包括有能与病人面部贴合以使病人口腔与鼻孔形成密闭环境的气罩(2),所述气罩(2)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气罩(2)上开设有给病人供气的第一进气口,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在给病人呼气的过程中供气的供气箱(3),所述供气箱(3)的第一出气口与所述气罩(2)上的第一进气口之间通过管道(4)连接;所述换气单元包括有在所述供气箱(3)持续给病人呼气的过程中能够间隙升降滑动的控制块(5),所述控制块(5)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供气箱(3)的下方,且所述控制块(5)与所述气罩(2)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有支承架(6),所述支承架(6)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支承架(6)的一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轮(7),所述第一转轮(7)的下方竖直滑动安装有按压块(8),所述按压块(8)与所述第一转轮(7)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杆(9),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按压块(8)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另一端偏心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轮(7)上;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转轮(7)固接在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紧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箱(3)内沿所述供气箱(3)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有抽气塞(11);以便于叙述,规定急救时病人头的朝向为前侧,病人脚的朝向为后侧;所述抽气塞(11)包括有密闭板和气塞杆(112),所述气塞杆(112)的一端与所述密闭板固定连接,所述气塞杆(1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供气箱(3)的前侧壁伸出所述供气箱(3)外,所述密闭板、供气箱(3)的后侧以及供气箱(3)的上下左右四个侧壁共同构成封闭的供气室(12),所述第一出气口位于所述供气室(12)内,所述供气室(12)内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有单向出气阀(13),所述第二进气口位置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14);所述供气箱(3)的前侧内壁上固接有导向杆(15),所述密闭板的前侧壁上固接有套杆(16),所述套杆(16)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5)上,所述套杆(16)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板和导向杆(15)连接;所述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显琼
申请(专利权)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