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刀型压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30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痕机技术领域,一种双刀型压痕机,包括机架、第一压痕输送装置、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和双刀驱动装置;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并列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中的一个用于纸张正面压痕输送;另一个用于纸张反面压痕输送;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均包括压痕定位机构和送纸机构;所述压痕定位机构用于对纸张进行压痕加工;送纸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机架上,送纸机构用于将压痕后的纸张送出;双刀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且双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压痕输送装置中的送纸机构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中的送纸机构实现同步输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实现一次性正反压痕加工,提升压痕效率,降低出次品率。降低出次品率。降低出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刀型压痕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痕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刀型压痕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压痕机只能进行单面压痕加工,无法实现一次性对正反两面进行压痕,从而导致在压痕加工时需要先将纸张在正面压痕机上进行正面压痕加工,在保证正面压痕合格的情况下,再将正面压痕好的纸张拿取反面压痕机上进行反面压痕,需要分别进行操作,并且还容易出现正面压痕合格,反面压痕不合格的情况,大大提升了纸张压痕的出次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压痕设备只能进行正面或反面压痕,无法进行一次性正反压痕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一次性正反压痕加工,提升压痕效率,降低出次品率的双刀型压痕机。
[0004]为本专利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双刀型压痕机,包括机架、第一压痕输送装置、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和双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并列设置在机架上,且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中的一个用于纸张正面压痕输送;另一个用于纸张反面压痕输送;所述第一压痕输送装置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均包括压痕定位机构和送纸机构;所述压痕定位机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痕定位机构用于对纸张进行压痕加工;所述送纸机构可拆卸的连接在机架上,且位于压痕定位机构的出纸端侧;所述送纸机构用于将压痕后的纸张送出;所述双刀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且双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压痕输送装置中的送纸机构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中的送纸机构实现同步输送。通过该双刀型压痕机实现一次性正反压痕加工,提升压痕效率,降低出次品率,同时也方便压痕定位调节以及送纸机构的拆装。
[0006]作为优选,所述压痕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支架、上下刀组件、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和压痕驱动组件;所述上下刀组件活动连接在定位支架上;上下刀组件包括上刀架和下刀架;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定位支架上且位于上刀架上方;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上刀架与下刀架之间的间距;所述压痕驱动组件设置在定位支架上且位于下刀架下方;压痕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下刀架升降移动,使下刀架能够配合上刀架对经过两者间的纸张进行压痕处理。通过压痕定位机构方便快速调节压痕深度的同时,也便于更好的进行压痕动作。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定位竖板和第二定位竖板;所述第一定位竖板和第二定位竖板之间通过多根定位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竖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架调节组件;支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固定板、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第一调节轮、调节连杆、第二调节轮和第二前后调节凸轮;所述调节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竖板上,所述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转动连接在调节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调节轮固定套设在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上;
所述第二前后调节凸轮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竖板上;所述第二调节轮固定套设在第二前后调节凸轮上,所述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轮和第一调节轮上,且通过调节连杆带动第二调节轮和第一调节轮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定位竖板上设置有第一竖板连接块;所述第一竖板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上至少设置一个与第一定位杆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竖板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竖板连接块;所述第二竖板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至少设置一个与第二定位杆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上述结构便于定位支架的一侧进行固定,而定位支架的另一侧实现前后摆动,便于更好的调节压痕的间距,进一步提升压痕效果。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竖板的内壁和第二定位竖板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升降限位板,所述升降限位板上设置有升降限位槽;所述上下刀组件还包括两根连接导杆;所述上刀架的两端分别可升降的连接在两侧的升降限位槽内;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的底部与上刀架的顶部相抵;两根所述连接导杆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刀架的两侧底部;所述下刀架的两侧分别可升降的连接在两侧的升降限位槽内,且下刀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架滑孔,两侧所述下刀架滑孔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根连接导杆的下部,且连接导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下刀架滑出的限位头;所述压痕驱动组件的顶部与下刀架的底部相抵。上述结构便于更好的实现上刀架和下刀架进行压痕加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包括压痕深度调节支架、深度调节转轴和转轴驱动部;所述深度调节转轴转动连接在压痕深度调节支架上;深度调节转轴上偏心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深度调节轮;多个所述深度调节轮的中心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深度调节轮的外圈与所述上下刀组件的顶部相抵;所述转轴驱动部连接在深度调节转轴的一端,且转轴驱动部用于驱动深度调节转轴旋转从而调节深度调节轮的深度;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设有开口朝下的容置槽;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的容置槽内设置有多个转轴定位块;所述深度调节转轴通过转轴套水平连接在转轴定位块上;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开口和第二安装开口;所述第一安装开口使压痕深度调节支架一端形成两块第一固定卡块;所述第二安装开口压痕深度调节支架另一端形成两块第二固定卡块;两块所述第二固定卡块的上部设置有蜗杆安装板;
[0010]所述转轴驱动部包括转轴涡轮、转轴蜗杆和手动调节板;所述转轴涡轮与深度调节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蜗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块蜗杆安装板上,且转轴蜗杆与转轴涡轮相啮合;所述手动调节板固定连接在转轴蜗杆上,手动调节板的端部设置有驱动握把;所述深度调节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沿深度调节转轴方向伸缩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板;伸缩杆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抵在弹簧限位板上,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深度调节转轴上。上述结构便于更好的实现压痕深度调节,提升压痕质量。
[0011]作为优选,所述压痕驱动组件包括压痕驱动电机、压痕驱动轮、压痕驱动带和压痕驱动转轴;所述压痕驱动电机通过压痕驱动电机支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痕驱动轮连接在压痕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所述压痕驱动转轴转动连接在定位支架上;压痕驱动转轴上偏心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压痕驱动轮;且压痕驱动轮的外圈与上下刀组件的底部相配合,压痕驱动转轴上还套设有驱动从动轮;所述压痕驱动带张紧连接在驱动从动轮和压痕驱动轮上,且通过压痕驱动转轴旋转使压痕驱动轮顶起下刀架实现上下刀组件压痕动作。
上述结构便于更好的进行压痕驱动,提升压痕驱动效果。
[0012]作为优选,所述送纸机构包括送纸支架、第一送纸辊组、第二送纸辊组和锁紧组件;送纸支架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送纸辊组和第二送纸辊组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且第一送纸辊组和第二送纸辊组相配合实现同步转动;所述锁紧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且锁紧组件用于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在机架上;
[0013]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通过水平连接杆组固定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位于水平连接杆组的上方;第一送纸辊组和第二送纸辊组均位于水平连接杆组的下方;所述第一送纸辊组和第二送纸辊组均包括送纸辊和送纸齿轮;所述送纸辊转动连接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压痕输送装置(2)、第二压痕输送装置(3)和双刀驱动装置(4);所述第一压痕输送装置(2)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3)并列设置在机架(1)上,且第一压痕输送装置(2)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3)中的一个用于纸张正面压痕输送;另一个用于纸张反面压痕输送;所述第一压痕输送装置(2)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3)均包括压痕定位机构(5)和送纸机构(6);所述压痕定位机构(5)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压痕定位机构(5)用于对纸张进行压痕加工;所述送纸机构(6)可拆卸的连接在机架(1)上,且位于压痕定位机构(5)的出纸端侧;所述送纸机构(6)用于将压痕后的纸张送出;所述双刀驱动装置(4)设置在机架(1),且双刀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第一压痕输送装置(2)中的送纸机构(6)和第二压痕输送装置(3)中的送纸机构(6)实现同步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上下刀组件(52)、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53)和压痕驱动组件(54);所述上下刀组件(52)活动连接在定位支架上;上下刀组件(52)包括上刀架(521)和下刀架(522);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53)可拆卸连接在定位支架上且位于上刀架(521)上方;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53)用于调节上刀架(521)与下刀架(522)之间的间距;所述压痕驱动组件(54)设置在定位支架上且位于下刀架(522)下方;压痕驱动组件(54)用于驱动下刀架(522)升降移动,使下刀架(522)能够配合上刀架(521)对经过两者间的纸张进行压痕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第一定位竖板(501)和第二定位竖板(502);所述第一定位竖板(501)和第二定位竖板(502)之间通过多根定位连接板(503)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竖板(501)的一侧设置有支架调节组件(58);支架调节组件(58)包括调节固定板(581)、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582)、第一调节轮(583)、调节连杆(584)、第二调节轮(585)和第二前后调节凸轮(586);所述调节固定板(581)固定连接在第一定位竖板(501)上,所述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582)转动连接在调节固定板(581)上;所述第一调节轮(583)固定套设在第一前后调节偏心轮(582)上;所述第二前后调节凸轮(586)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竖板(501)上;所述第二调节轮(585)固定套设在第二前后调节凸轮(586)上,所述调节连杆(58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调节轮(585)和第一调节轮(583)上,且通过调节连杆(584)带动第二调节轮(585)和第一调节轮(583)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定位竖板(502)上设置有第一竖板连接块(504);所述第一竖板连接块(50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杆(505);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08);第一定位块(508)上至少设置一个与第一定位杆(505)相匹配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竖板(502)的下部设置有第二竖板连接块(506);所述第二竖板连接块(506)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杆(507);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509);所述第二定位块(509)上至少设置一个与第二定位杆(507)相匹配的第二定位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竖板(501)的内壁和第二定位竖板(50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升降限位板(511),所述升降限位板(511)上设置有升降限位槽(512);所述上下刀组件(52)还包括两根连接导杆(523);所述上刀架(521)的两端分别可升降的连接在两侧的升降限位槽(512)内;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53)的底部与上刀架(521)的顶部相抵;两根所述连接导杆(523)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刀架(521)的两侧底部;所述下刀架(522)的两侧分别可升降的连接在两侧的升降限位槽(512)内,且下刀架(5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刀架滑孔,两侧所述下刀架滑孔分别滑动连接在两
根连接导杆(523)的下部,且连接导杆(52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下刀架(522)滑出的限位头(524);所述压痕驱动组件(54)的顶部与下刀架(522)的底部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深度快速调节组件(53)包括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深度调节转轴(56)和转轴驱动部(57);所述深度调节转轴(56)转动连接在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上;深度调节转轴(56)上偏心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深度调节轮(534);多个所述深度调节轮(534)的中心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所述深度调节轮(534)的外圈与所述上下刀组件(52)的顶部相抵;所述转轴驱动部(57)连接在深度调节转轴(56)的一端,且转轴驱动部(57)用于驱动深度调节转轴(56)旋转从而调节深度调节轮(534)的压痕深度;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设有开口朝下的容置槽;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的容置槽内设置有多个转轴定位块(551);所述深度调节转轴(56)通过转轴套(552)水平连接在转轴定位块(551)上;所述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开口(553)和第二安装开口(554);所述第一安装开口(553)使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一端形成两块第一固定卡块(555);所述第二安装开口(554)压痕深度调节支架(55)另一端形成两块第二固定卡块(556);两块所述第二固定卡块(556)的上部设置有蜗杆安装板(557);所述转轴驱动部(57)包括转轴涡轮(571)、转轴蜗杆(572)和手动调节板(573);所述转轴涡轮(571)与深度调节转轴(5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蜗杆(572)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块蜗杆安装板(557)上,且转轴蜗杆(572)与转轴涡轮(571)相啮合;所述手动调节板(573)固定连接在转轴蜗杆(572)上,手动调节板(573)的端部设置有驱动握把(574);所述深度调节转轴(56)的另一端设置有沿深度调节转轴(56)方向伸缩的伸缩杆(561),所述伸缩杆(561)的端部设置有弹簧限位板(562);伸缩杆(561)上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抵在弹簧限位板(562)上,弹簧的另一端抵在深度调节转轴(56)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刀型压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驱动组件(54)包括压痕驱动电机(541)、压痕驱动轮(542)、压痕驱动带(543)和压痕驱动转轴(544);所述压痕驱动电机(541)通过压痕驱动电机支架(540)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压痕驱动轮(542)连接在压痕驱动电机(541)的驱动轴上,所述压痕驱动转轴(544)转动连接在定位支架上;压痕驱动转轴(544)上偏心设置有至少一个的压痕驱动轮(545);且压痕驱动轮(545)的外圈与下刀架(522)的底部相配合,压痕驱动转轴(544)上还套设有驱动从动轮(546);所述压痕驱动带(543)张紧连接在驱动从动轮(5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荣华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