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256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抛光机床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所述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加工件;安装柱,安装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安装柱一端安装有定位板;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用于调节所述抛光机床的工作高度;打磨机构,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加工件的打磨操作;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切换组件,用于为所述打磨机构提供动力方向上的切换;摆动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切换组件的动力传输来带动所述打磨机构进行旋转打磨工作,该装置通过对打磨机构进行改装,通过自动切换齿轮件之间的啮合关系来实现打磨盘的往复式摆动,来使打磨盘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打磨工作,使打磨效果更好。使打磨效果更好。使打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
[0003]现有的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大多都是单一的通过输出件带动打磨盘旋转,然后反复将打磨盘与加工件相贴合,实现打磨的效果,该打磨方式效果差,无法实现加工件整体的打磨,需要不断变换加工件的位置,加工速度慢,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旨在解决现有的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大多都是单一的通过输出件带动打磨盘旋转,然后反复将打磨盘与加工件相贴合,实现打磨的效果,该打磨方式效果差,无法实现加工件整体的打磨,需要不断变换加工件的位置,加工速度慢,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所述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包括:
[0006]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加工件;
[0007]安装柱,安装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安装柱一端安装有定位板;
[0008]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用于调节所述抛光机床的工作高度;
[0009]打磨机构,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加工件的打磨操作;
[0010]其中,所述打磨机构包括:
[0011]切换组件,用于为所述打磨机构提供动力方向上的切换;
[0012]摆动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切换组件的动力传输来带动所述打磨机构进行旋转打磨工作。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装置通过对打磨机构进行改装,通过自动切换齿轮件之间的啮合关系来实现打磨盘的往复式摆动,以此来使打磨盘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打磨工作,使打磨效果更好,同时使打磨速度更快,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控制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安装件的工作状态图1;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安装件的工作状态图2;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安装件的工作状态图3;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中打磨机构的第一控制杆件和第二控制杆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1、底板;2、支撑座;3、放置台;4、加工件;5、安装柱;6、定位板;7、气压缸;8、气压柱;9、打磨机构;91、控制箱;92、第二连接块;93、安装件;94、滑动槽;95、第一连接柱;96、转动杆件;97、第一导向槽;98、第一齿轮件;99、滑动块;910、滑动杆件;911、第一导向柱;912、安装板;913、第一输出件;914、第一旋转杆件;915、打磨盘;916、第二旋转杆件;917、第一控制杆件;918、第二输出件;919、第三输出件;920、第三旋转杆件;921、第四旋转杆件;922、第二齿轮件;923、第三齿轮件;924、第二控制杆件;925、第一推动柱;926、第二推动柱;927、连接杆件;928、第一连杆件;929、第二导向杆件;930、控制柱;931、第二导向槽;932、弹性件;10、第一连接块;1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包括:
[0027]底板1,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支撑座2;
[0028]放置台3,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放置台3上设有加工件4;
[0029]安装柱5,安装在所述放置台3上,所述安装柱5一端安装有定位板6;
[0030]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板6上,用于调节所述抛光机床的工作高度;
[0031]打磨机构9,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加工件4的打磨操作;
[0032]其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0033]气压缸7,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板6上,所述气压缸7内部设有气压柱8,所述气压柱8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块10,所述第一连接块10与所述打磨机构9相连接;
[0034]其中,所述打磨机构9包括:
[0035]切换组件,用于为所述打磨机构9提供动力方向上的切换;
[0036]摆动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切换组件的动力传输来带动所述打磨机构9进行旋转打磨工作。
[003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台3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加工件4放置在限位块11之间;升降组件的结构并不局限与上述结构,还可以是通过附加输出件驱动齿轮件旋转,再添加齿条与打磨机构相连接,利用齿轮件与齿条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带动打磨机构9升降,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一切能够控制所述打磨机构9自由升降的结构皆可,此处仅给出其中一种方案,不做过多赘述。
[0038]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打磨机构9还包括:
[0039]控制箱91,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所述切换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控制箱91内部;
[0040]第一输出件913,与所述摆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913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杆件914;
[0041]打磨盘915,与所述第一旋转杆件914相连接,用于进行对加工件4的打磨操作。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件913的结构不局限于旋转输出件或旋转马达,一切可以驱动旋转的组件皆可,在此不做赘述;打磨盘915的结构以砂轮结构为佳,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一切能够实现对加工件4进行打磨抛光的结构皆可。
[0043]如图2至图8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切换组件包括:
[0044]第二旋转杆件916,与所述控制箱9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件916中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件917,所述第一控制杆件917两端安装有第二输出件918和第三输出件919;
[0045]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设有加工件;安装柱,安装在所述放置台上,所述安装柱一端安装有定位板;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用于调节所述抛光机床的工作高度;打磨机构,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加工件的打磨操作;其中,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切换组件,用于为所述打磨机构提供动力方向上的切换;摆动组件,用于接收所述切换组件的动力传输来带动所述打磨机构进行旋转打磨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控制箱,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接,所述切换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控制箱内部;第一输出件,与所述摆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输出件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杆件;打磨盘,与所述第一旋转杆件相连接,用于进行对加工件的打磨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打磨抛光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第二旋转杆件,与所述控制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件中部安装有第一控制杆件,所述第一控制杆件两端安装有第二输出件和第三输出件;第三旋转杆件和第四旋转杆件,与所述第二输出件和第三输出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件和第四旋转杆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件和第三齿轮件;第二控制杆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旋转杆件上,所述第二控制杆件两端安装有第一推动柱和第二推动柱,用于接收所述摆动组件的推动来改变对摆动组件施加的动力方向;定位组件,与所述第二控制杆件相连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晓婷申益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嘉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