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瓿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24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瓿开瓶器。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部;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其呈圆弧形,分别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设置;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分别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周分别与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外周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钳体和右钳体上设有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以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切割安瓿瓶的瓶颈,还能够夹持安瓿瓶的乳头,并将其掰下。将其掰下。将其掰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瓿开瓶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瓿开瓶器。

技术介绍

[0002]安瓿(Ampoule)是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容器,通常为玻璃小瓶长脖细口的形态,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进行针剂承载或包装。现有技术中,开启前先用砂轮在瓶颈处切出划痕,消毒瓶颈,将安瓿头向上,使药液全部流入瓶体内,然后用双手分别握住瓶身和安瓿头用力掰开以将瓶颈折断即可,但存在开启易伤手和易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瓿开瓶器,其左钳体和右钳体上设有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以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切割安瓿瓶的瓶颈,还能够夹持安瓿瓶的乳头,并将其掰下。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05]左钳体和右钳体,其中部相铰接;
[0006]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部;
[0007]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其呈圆弧形,分别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设置,用于切割安瓿瓶的瓶颈处;
[0008]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用于供所述安瓿瓶的乳头伸出;
[0009]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分别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周分别与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外周相匹配,用于夹持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并将所述安瓿瓶的乳头掰下。
[0010]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周分别设有第一弹性橡胶层。
[0011]优选的是,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通过销轴相铰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钳柄呈向外突出的圆弧形。
[0013]优选的是,在所述钳柄外周包裹有第二弹性橡胶层。
[0014]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左钳体和右钳体上设有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以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能够切割安瓿瓶的瓶颈,还能够夹持安瓿瓶的乳头,并将其掰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安瓿开瓶器的立体图一。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安瓿开瓶器的立体图二。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左钳体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右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0]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现形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0022]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中部相铰接。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一铰接部113和第二铰接部123,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通过销轴150相铰接。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的钳柄114和钳柄124呈向外突出的圆弧形。
[0023]第一弧形缺口111和第二弧形缺口121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部;第一砂轮切割片131和第二砂轮切割片132,其呈圆弧形,分别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111和第二弧形缺口121设置,用于切割安瓿瓶的瓶颈处。
[0024]第三弧形缺口112和第四弧形缺口122,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用于供所述安瓿瓶的乳头伸出;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其分别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缺口112和第四弧形缺口122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的内周分别与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外周相匹配,用于夹持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并将所述安瓿瓶的乳头掰下。作为一种优选,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的内周分别设有第一弹性橡胶层。
[0025]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安瓿瓶的瓶颈放置在第一弧形缺口111和第二弧形缺口121之间,握住钳柄114和钳柄124并旋转,使第一砂轮切割片131和第二砂轮切割片132切割瓶颈处,然后放开瓶颈,用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夹持安瓿瓶的乳头处,然后向一侧施力,将安瓿瓶的乳头掰下。然后保持夹持状态,将掰下的安瓿瓶的乳头扔进废弃箱中。
[002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的内周分别设有第一弹性橡胶层。
[002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的中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一铰接部113和第二铰接部123,所述第一铰接部113和第二铰接部123通过销轴150相铰接。
[002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的钳柄114和钳柄124呈向外突出的圆弧形。
[002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钳柄114和钳柄124外周包裹有第二弹性橡胶层。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安瓿开瓶器1,左钳体110和右钳体120上设有第一砂轮切割片131和第二砂轮切割片132以及第一夹持部141和第二夹持部142,能够切割安瓿瓶的瓶颈,还能够夹持安瓿瓶的乳头,并将其掰下。
[0031]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
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瓿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钳体和右钳体,其中部相铰接;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部;第一砂轮切割片和第二砂轮切割片,其呈圆弧形,分别沿所述第一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设置,用于切割安瓿瓶的瓶颈处;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其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前端,用于供所述安瓿瓶的乳头伸出;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其分别竖直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缺口和第四弧形缺口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内周分别与所述安瓿瓶的乳头外周相匹配,用于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贵英胡颖周彦刘洁窦鑫婧孙雅莉李彤徐蝶孙月周津宋雪锋解文君姜尔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