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18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8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削减的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部件保持单元(1)具备多个部件(3)和保持多个部件的保持构件(2)。保持构件具有:基材(20),其具有平坦的保持面(200);以及多个粘合部(21),其分别介于基材的保持面与多个部件(3)的被保持面(30)之间。多个粘合部具有主体(22)、第1粘合层(23)和第2粘合层(24)。第1粘合层(23)与部件(3)的被保持面(30)之间的粘合力比第2粘合层与基材的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大。多个粘合部的第1粘合层分别与多个部件中的一对一地对应的一个部件的被保持面(30)粘合。多个粘合部的第2粘合层分别与基材的保持面(200)粘合。合层分别与基材的保持面(200)粘合。合层分别与基材的保持面(200)粘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


[0001]本公开涉及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更详细来说,本公开涉及使多个部件保持于保持构件的部件保持单元和所述保持构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现有例,例示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公报2006

114097号)记载的片型磁性介质(部件)。
[0003]文献1记载的现有例(以下简称为现有例。)具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膜构成的基材、形成于基材的表面的磁性层以及形成于基材的背面的粘合层。现有例利用粘合层粘贴而保持于剥离片(保持构件)的表面。磁性层利用磁性记录装置来写入具有规则性的位置检测用信号(磁信号)。
[0004]现有例应用于从剥离片剥离而组装入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等中的旋转编码器和组装入测量器等中的线性编码器等。
[0005]另外,现有例的部件(片型磁性介质)粘贴于形成为与部件相同程度的大小的保持构件(剥离片)。因此,在制造使用了现有例的产品(旋转编码器和线性编码器等)时,需要从现有例的部件一个个地剥离保持构件的工序。而且,如果部件较小,则保持构件也较小,从部件剥离保持构件的作业变得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削减的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9]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具备:多个部件;以及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多个部件。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基材,其具有平坦的保持面;以及多个粘合部,其分别介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与所述多个部件的被保持面之间。所述多个粘合部分别具有:膜状的主体;第1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1表面;以及第2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2表面。所述第1粘合层与所述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比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大。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1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多个部件中的一对一地对应的一个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粘合。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2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粘合。
[0010]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第1粘合层和所述第2粘合层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之间设有剥离剂的层。
[0011]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第1粘合层和所述第2粘合层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形成,形成所述第1粘合层的所述材料的粘合力比形成所述第2粘合层的所述材料的粘合力大。
[0012]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多个粘合部分别形成为不比所述部件大的尺寸。
[0013]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在所述多个粘合部隔开间隔地排列为一列以上的状态下,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粘合。
[0014]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保持构件具有用于相对于所述基材对所述多个部件各自的位置进行定位的一个以上的定位部。
[0015]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定位部是在所述基材的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基材的孔。
[0016]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主体着色为与所述基材不同的颜色。
[0017]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部件保持单元中,所述多个部件各自的与所述第1粘合层粘合的所述被保持面是平坦面。
[0018]本公开的一个方案的保持构件具有:基材,其具有平坦的保持面;以及多个粘合部,其分别介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与多个部件的被保持面之间。所述多个粘合部具有:膜状的主体;第1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1表面;以及第2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2表面。所述第1粘合层与所述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比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大。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1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多个部件中的一对一地对应的一个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粘合。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2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粘合。
[0019]技术的效果
[0020]本公开的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具有能够实现制造工序的削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部件保持单元的制造中途的立体图。
[0022]图2是该部件保持单元的省略了局部的侧视图。
[0023]图3是该部件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0024]图4是使用该部件保持单元来制造器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5]图5是使用该部件保持单元来制造器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6]图6是使用该部件保持单元来制造器具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部件保持单元;2、保持构件;3、部件;20、基材;21、粘合部;22、主体;23、第1粘合层;24、第2粘合层;25、定位部;30、被保持面;41、透镜支架(器具);200、保持面;221、第1表面;222、第2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详细地进行说明。不过,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结构要素的大小和厚度的各自的比例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比。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不过是本公开的一例。本公开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起到本公开的效果,则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
变更。
[0030](1)本公开的部件保持单元和保持构件的概要
[0031]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部件保持单元1(以下简称为部件保持单元1。)具备多个部件3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保持构件2(以下简称为保持构件2。)。保持构件2构成为保持多个部件3。
[0032]多个部件3全部是相同种类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部件3是用于后述的器具4(线性编码器)的所谓的磁尺。不过,部件3不限定于磁尺,例如也可以是配置于电子部件与散热板之间的散热片(石墨片)等。
[0033]保持构件2具有:基材20,其具有平坦的保持面200;以及多个粘合部21,其分别介于基材20的保持面200与多个部件3的被保持面30之间(参照图1和图2)。
[0034]多个粘合部21具有:膜状的主体22;第1粘合层23,其设于主体22的第1表面221;第2粘合层24,其设于主体22的第2表面222(参照图2)。第1粘合层23与部件3的被保持面30之间的粘合力比第2粘合层24与基材20的保持面200之间的粘合力大。多个粘合部21的第1粘合层23分别与多个部件3中的一对一地对应的一个部件3的被保持面30粘合。多个粘合部21的第2粘合层24分别与基材20的保持面200粘合。
[0035]于是,如果对保持于保持构件2的部件3施加拉力,则由于第2粘合层24与基材20的保持面200之间的粘合力相对较小,因此第2粘合层24从基材20的保持面200剥离。也就是说,部件保持单元1能够在使多个部件3保持于保持构件2的状态下移动(能够输送),同时能够容易地将部件3与粘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部件保持单元具备:多个部件;以及保持构件,其保持所述多个部件,所述保持构件具有:基材,其具有平坦的保持面;以及多个粘合部,其分别介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与所述多个部件的被保持面之间,所述多个粘合部分别具有:膜状的主体;第1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1表面;以及第2粘合层,其设于所述主体的第2表面,所述第1粘合层与所述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比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之间的粘合力大,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1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多个部件中的一对一地对应的一个部件的所述被保持面粘合,所述多个粘合部的所述第2粘合层分别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粘合层和所述第2粘合层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在所述第2粘合层与所述基材的所述保持面之间设有剥离剂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粘合层和所述第2粘合层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形成,形成所述第1粘合层的所述材料的粘合力比形成所述第2粘合层的所述材料的粘合力大。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粘合部分别形成为不比所述部件大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部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川正孝神田一宏大林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