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61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策略给出的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将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系统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主板上设置DAS管理模块,通过DAS管理模块对BBU模块、缓存模块和整机降耗模块进行动态管理,在不影响集群可靠性的情况下保证了整机系统始终拥有秒级的供电防抖能力,进而提高了整机系统的可用性。进而提高了整机系统的可用性。进而提高了整机系统的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整机系统性能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存储阵列:由大量的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能存放1位二值数据(0,1)。通常存储单元排列成N行
×
M列矩阵形式。它是把多个磁盘组成一个阵列,当作单一磁盘使用,它将数据以分段(striping)的方式储存在不同的磁盘中,存取数据时,阵列中的相关磁盘一起动作,大幅减低数据的存取时间,同时有更佳的空间利用率。磁盘阵列所利用的不同的技术,称为RAID level,不同的level针对不同的系统及应用,以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
[0003]当前多控阵列存储通常利用BBU对整机进行秒级供电波动的防控,例如本控供电异常5秒以内,本控进入降耗模式继续对外提供服务,如果5秒以内供电恢复则退出降耗模式,整个过程中上层应用无感知。但是随着业务场景的不断扩大,存在无法进入降耗模式的情况,且当前控制器CPU等关键部件功耗越来越高,BBU的供电能力无法完全匹配秒级防抖的要求,此时整机只能依靠PSU进行毫秒级别的供电防抖,影响了整机系统的可用性。其中,BBU:(Battery Backup Unit)电池备用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在不影响集群可靠性的情况下保证了整机系统始终拥有秒级的供电防抖能力,进而提高了整机系统的可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策略给出的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
[0008]将所述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实时散热策略为在对控达到最大散热能力下本控所需的最小风扇转速。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不同业务场景包括性能模式和高可用模式;
[0011]所述性能模式为系统性能最高的模式,且中央处理器运行的时间内不允许降频;
[0012]所述高可用模式为系统最稳定的模式,在中央处理器运行的时间内运行降频。
[0013]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拟合的方法包括:
[0014]在性能模式下,使I*V*K1=P;其中K1为性能参数;I为电池备用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V为电池备用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
[0015]当(A+B)/2大于第一阈值时,K1最小取值为M;当(A+B)/2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K1
最小取值为N;且M<N;其中A为当前缓存利用率、B为预期缓存使用率;
[0016]因为性能模式下中央处理器无法降频,所以性能模式的P值高于高可用模式,在性能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一防抖时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拟合出最大输出电流I大于电池备用模块的供电能力,则在第一防抖时间内提高电池备用模块的供电能力。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拟合的方法还包括:
[0019]在高可用模式下,使I*V*K2=P,其中K2为高可用参数;
[0020]当(A+B)/2大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X,当(A+B)/2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Y,且X<Y;
[0021]因为高可用模式下中央处理器允许降频,在高可用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二防抖时间,且第一防抖时间小于第二防抖时间。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和拟合模块;
[0023]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所需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
[0024]所述拟合模块用于将所述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
[0025]进一步的,所述拟合模块包括第一拟合模块和第二拟合模块;
[0026]所述第一拟合模块实现的过程包括:在性能模式下,使I*V*K1=P;其中K1为性能参数;I为电池备用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V为电池备用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当(A+B)/2大于第一阈值时,K1最小取值为M;当(A+B)/2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K1最小取值为N;且M<N;其中A为当前缓存利用率、B为预期缓存使用率;因为性能模式下中央处理器无法降频,所以性能模式的P值高于高可用模式,在性能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一防抖时间;
[0027]所述第二拟合模块实现的过程包括:在高可用模式下,使I*V*K2=P,其中K2为高可用参数;当(A+B)/2大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X,当(A+B)/2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Y,且X<Y;因为高可用模式下中央处理器允许降频,在高可用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二防抖时间,且第一防抖时间小于第二防抖时间。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DAS管理模块、电池备用模块、缓存模块和降耗模块;
[0029]所述电池备用模块用于给出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所述缓存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
[0030]所述降耗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场景和实时散热策略给出所需最低功耗。
[0031]所述DAS管理模块分别与电池备用模块、缓存模块和降耗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
[0032]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串口模块、指示模块和无线模块;
[0033]所述DAS管理模块通过串口模块与指示模块和无线模块连接;
[0034]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指示当前DAS管理模块的实时状态;
[0035]所述无线模块用于DAS管理模块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
[0036]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7]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系统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策略给出的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将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基于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系统和装置。本专利技术在主板上设置DAS管理模块,在DAS管理模块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策略给出的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获取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将所述最低功耗、当前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当前缓存利用率和预期使用率进行数据拟合后,再通过查询最大输出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输出防抖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散热策略为在对控达到最大散热能力下本控所需的最小风扇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业务场景包括性能模式和高可用模式;所述性能模式为系统性能最高的模式,且中央处理器运行的时间内不允许降频;所述高可用模式为系统最稳定的模式,在中央处理器运行的时间内运行降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拟合的方法包括:在性能模式下,使I*V*K1=P;其中K1为性能参数;I为电池备用模块的最大输出电流;V为电池备用模块输出的当前电压;当(A+B)/2大于第一阈值时,K1最小取值为M;当(A+B)/2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时,K1最小取值为N;且M<N;其中A为当前缓存利用率、B为预期缓存使用率;因为性能模式下中央处理器无法降频,所以性能模式的P值高于高可用模式,在性能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一防抖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拟合出最大输出电流I大于电池备用模块的供电能力,则在第一防抖时间内提高电池备用模块的供电能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拟合的方法还包括:在高可用模式下,使I*V*K2=P,其中K2为高可用参数;当(A+B)/2大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X,当(A+B)/2小于等于第二阈值时,K2最小取值为Y,且X<Y;因为高可用模式下中央处理器允许降频,在高可用模式下拟合出的最小防抖时间为第二防抖时间,且第一防抖时间小于第二防抖时间。7.一种提高系统可用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和拟合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业务场景下实时散热所需最低功耗、获取系统的当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