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和吸入器,包括:可拆卸的喷嘴底座15、喷嘴组16和喷头17;喷嘴组16装配在喷嘴底座15上,喷嘴底座15与吸入器的雾气生成器相连;喷嘴组16包括:排气系统25和斜坡进气通道26,排气系统25包括一对两端开口的排气管27;喷头17包括:一对鼻进气管32和喷嘴盖31;喷头17的喷嘴盖31装配在喷嘴组16上,排气管27分别对应位于鼻进气管32的内部,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作为鼻腔进气通道34;鼻腔进气通道34与斜坡进气通道26之间相连通,吸入器产生的加湿气体依次经过斜坡进气通道26和鼻腔进气通道34进入鼻腔内;鼻腔呼出的气体经过排气管27排出到喷嘴之外。采用该喷嘴,减少了鼻腔呼出的气体对治疗以及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的不良影响。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和吸入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和吸入器。
技术介绍
[0002]鼻子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空气进入身体的主要通道,其由外鼻、鼻腔和鼻窦构成。
[0003]鼻炎是由病毒、细菌、过敏原、各种理化因子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黏膜炎症,病理上分为变应性(过敏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鼻炎常见症状包括鼻塞、鼻痒、流鼻涕、打喷嚏,常伴随嗅觉减退、咽喉痒、头疼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引起咽喉炎、气管炎、中耳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还会伴随眼痒,鼻翼和鼻尖红肿疼痛等问题。
[0004]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或为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临床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典型症状包括咽部不适、疼痛、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咽痛、恶心、刺激性咳嗽、咳出分泌物,严重者伴有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并伴随背及四肢酸痛、耳痛、舌根淋巴组织发炎、耳闷、耳鸣及重听等现象。
[0005]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
[0006]用蒸汽热疗的方式熏蒸治疗鼻炎,咽炎和感冒是非药物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外的大量临床报告也证明其是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
[0007]对呼吸道或其他疾病进行器械通气、雾化治疗、湿化治疗、热疗、辅助呼吸等都会用到鼻通气管或通气罩,目前,现有的鼻通气管或通气罩,吸气和呼气基本都是通过同一个通道,呼气会影响管道气压,影响治疗效果,并且还可能会污染管道和治疗主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和吸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鼻腔呼出的气体对治疗以及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9]本申请有益效果包括: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包括:可拆卸的喷嘴底座15、喷嘴组16和喷头17;喷嘴组16装配在喷嘴底座15上,喷嘴底座15与吸入器的雾气生成器相连;喷嘴组16包括:排气系统25和斜坡进气通道26,排气系统25包括一对两端开口的排气管27;喷头17包括:一对鼻进气管32和喷嘴盖31;喷头17的喷嘴盖31装配在喷嘴组16上,且喷嘴组16的排气系统25与斜坡进气通道26位于喷头17的内部,一对排气管27分别对应位于一对鼻进气管32的内部,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作为鼻腔进气通道34,用于在使用时对准鼻孔;鼻腔进气通道34与斜坡进气通道26之间相连通,吸入器产生的加湿气体依次经过斜坡进气通道26和鼻腔进气通道34进入鼻腔内;鼻腔呼出的气体经过一对排气管27形成的鼻腔呼气通道排出到喷嘴之
外。在该喷嘴中,采用由排气管和鼻进气管组成的双层管的设计,设置了专门用于向鼻孔输气的鼻腔进气通道,以及专门用于排出鼻腔呼出气体的鼻腔呼气通道,通过该双通道的设计,可以更有效的排出鼻腔呼出的气体,减少进入斜坡进气通道的呼出气体,也减少了呼出气体对斜坡进气通道和吸入器内部的污染,从而减少了鼻腔呼出的气体对治疗以及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
[0011]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从后侧斜下方观察的立体结构图;
[001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侧视图;
[001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从X7处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正面视图;
[0020]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嘴的从X9处的截面示意图;
[0021]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入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给出减少鼻腔呼出的气体对治疗以及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实现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和吸入器,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如图1
‑
8所示,包括:可拆卸的喷嘴底座15、喷嘴组16和喷头17;
[0025]喷嘴组16装配在喷嘴底座15上,喷嘴底座15与吸入器的雾气生成器相连;
[0026]喷嘴组16包括:排气系统25和斜坡进气通道26,排气系统25包括一对两端开口的排气管27;
[0027]喷头17包括:一对鼻进气管32和喷嘴盖31;
[0028]喷头17的喷嘴盖31装配在喷嘴组16上,且喷嘴组16的排气系统25与斜坡进气通道26位于喷头17的内部,一对排气管27分别对应位于一对鼻进气管32的内部,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作为鼻腔进气通道34,用于在使用时对准鼻孔;
[0029]鼻腔进气通道34与斜坡进气通道26之间相连通,吸入器产生的加湿气体依次经过斜坡进气通道26和鼻腔进气通道34进入鼻腔内;
[0030]鼻腔呼出的气体经过一对排气管27形成的鼻腔呼气通道排出到喷嘴之外。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喷嘴,采用由排气管和鼻进气管组成的双层管的设计,设置了专门用于向鼻孔输气的鼻腔进气通道,以及专门用于排出鼻腔呼出气体的鼻腔呼气通道,通过该双通道的设计,可以更有效的排出鼻腔呼出的气体,减少进入斜坡进气通道的呼出气体,也减少了呼出气体对斜坡进气通道和吸入器内部的污染,从而减少了鼻腔呼出的气体对治疗以及设备产生的不良影响。
[0032]在该用于吸入器的喷嘴中,排气管27的管壁与鼻进气管32的管壁之间形成了环形空间,并与斜坡进气通道26相连通,作为鼻腔进气通道34,排气管27形成的通道空间,作为鼻腔呼气通道,排气管27的基端和末端均开口,也就是两端开口,鼻腔进气通道34与鼻腔呼气通道为不同的通道。
[0033]在该喷嘴使用的过程中,将由排气管27和鼻进气管32组成的两个双层管35的末端对准鼻孔,雾气生成器产生的用于治疗的加湿气体(热蒸汽、雾化蒸汽等),进入斜坡进气通道26,经过斜坡进气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入器的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的喷嘴底座(15)、喷嘴组(16)和喷头(17);喷嘴组(16)装配在所述喷嘴底座(15)上,所述喷嘴底座(15)与吸入器的雾气生成器相连;所述喷嘴组(16)包括:排气系统(25)和斜坡进气通道(26),所述排气系统(25)包括一对两端开口的排气管(27);所述喷头(17)包括:一对鼻进气管(32)和喷嘴盖(31);所述喷头(17)的所述喷嘴盖(31)装配在所述喷嘴组(16)上,且所述喷嘴组(16)的所述排气系统(25)与所述斜坡进气通道(26)位于所述喷头(17)的内部,一对所述排气管(27)分别对应位于一对鼻进气管(32)的内部,管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作为鼻腔进气通道(34),用于在使用时对准鼻孔;所述鼻腔进气通道(34)与所述斜坡进气通道(26)之间相连通,吸入器产生的加湿气体依次经过所述斜坡进气通道(26)和所述鼻腔进气通道(34)进入鼻腔内;鼻腔呼出的气体经过一对所述排气管(27)形成的鼻腔呼气通道排出到所述喷嘴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16)的所述排气系统(25),还包括:与所述排气管(27)的基端相连接的排气管底座(28),所述排气管(27)的基端开口与所述排气管底座(28)的底座下端开口(28a)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底座(28)的底座下端开口(28a)的外周边缘部具有底座凸缘(29),所述喷头(17)的所述喷嘴盖(31)装配在所述底座凸缘(29)的前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底座(15)包括连接盖(23),所述排气管底座(28)向基端延伸形成底座下端(28b),所述底座下端(28b)用于装配到所述连接盖(23)的内周,所述连接盖(23)具有一对排气孔(24);所述排气管(27)的前端开口(27a)通过所述排气管(27)、排气管底座(28)、底座下端开口(28a)、连接盖(23)和排气孔(24)与外部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进气通道(26)的基端部延伸出底座凸缘(29)形成底座延伸接口(26a),所述底座延伸接口(26a)用于装配在所述喷嘴底座(15)上,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洪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敏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