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36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包括腔体和并列设置在腔体内部的两个活塞,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入腔体并与活塞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口,且另一侧的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输出口,所述注射口、输出口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与注射口、输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无菌密封垫,或者所述注射口、输出口分别设置有密封橡胶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活塞将离心分层后的脂肪层无接触导出,实现对脂肪的无接触分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


[0001]本技术属于脂肪分离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水平,塑形整容成为了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其中脂肪移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了人们争相追捧的时尚潮流。脂肪移植可以用于填充矫治因疾病、创伤、衰老等导致的组织容量损失,促进创面愈合,改善瘢痕增生,促进毛发再生及皮肤年轻化等。自体脂肪因容易获取、低致敏性、可多次取材且价格相对低廉,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填充剂。
[0003]在传统脂肪纯化处理方法中,离心法还是比较常用的纯化方法,通过离心,脂肪混合液被分层,其中上层为油,中间为脂肪颗粒,下层为水,一般先通过底部开口将下层的水排掉,然后采用吸附材料将上层的油沾吸的方法祛除,现有的方法容易污染中间层的脂肪颗粒,且操作过程处于敞开环境,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容易加重脂肪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失活、污染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活塞将离心分层后的脂肪层无接触导出,实现对脂肪的无接触分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05]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包括腔体和并列设置在腔体内部的两个活塞,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入腔体并与活塞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口,且另一侧的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输出口,所述注射口、输出口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与注射口、输出口之间分别设置有无菌密封垫,或者所述注射口、输出口分别设置有密封橡胶塞。
[0007]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注射口将抽取的脂肪导入相邻活塞之间的腔体内,然后将整个分离提纯容器放入离心设备中进行离心分离,离心之后,将整个分离提纯容器取出,然后通过脂肪层对应的输出口将脂肪导出,在导出过程中,可以同时通过上下两端的直线驱动机构使相邻活塞对脂肪层进行加压稳定导出,一方面可以防止脂肪层的滑移而与其他的层交叉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脂肪层的平衡导出,缓慢驱动可以实现中间部位脂肪层的纯净导出,可以残留部分脂肪在腔体中,然后将其他层依次导出,最后将分离提纯容器拆卸并进行无菌清洗杀毒,实现循环使用。
[0008]本技术的注射口、输出口可以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实现单向输入或者输出,单向阀靠近腔体的一侧设置无菌密封垫可以提高腔体内部的生物安全性,而且也延长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所述无菌密封垫由医用橡胶制备得到,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或者本实
用新型通过密封橡胶塞对注射口、输出口进行封堵,所述密封橡胶塞与注射口、输出口过盈配合。可以通过输出口将腔体内的空气抽空排出。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端盖、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端,且另一端为滑动端,所述端盖转动套设在腔体的一端,所述驱动部的螺纹端与端盖内部螺纹连接,且滑动端与腔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部的滑动端通过弹性缓冲部与活塞连接。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的两端向外延伸分别设置有驱动腔体,所述驱动部设置在驱动腔体内,且驱动部的滑动端与驱动腔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腔体的内侧壁沿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驱动部的滑动端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滑动凸起。
[0011]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转动端盖是驱动部的滑动端在腔体内滑动,且通过弹性缓冲部带动活塞运动。在初始状体下,所述弹性缓冲部为不受力初始状态,当将脂肪注入腔体时,所述活塞在压力作用下向上抵压弹性缓冲部,可以通过旋转上下两侧的端盖使相邻驱动部分离运动,调整脂肪存储位置的同时,增加相邻活塞之间脂肪的容量。当脂肪注入完毕后,通过单向阀或者密封橡胶塞将注射口关闭,然后将整个装置放入离心设备进行离心分离,分离之后,通过对应的输出口将脂肪层导出,在导出的过程中,可以分别选择端盖使脂肪层加速稳定的导出。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部为缓冲弹簧或缓冲弹性层,所述缓冲弹性层由弹性橡胶制备得到。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周向与腔体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圈。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部真空设置或者填充有惰性气体。在初始状态时,相邻活塞之间间隔设置,位于相邻活塞之间的腔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注射口和输出口。相邻活塞之间的腔体内部可以通过负压装置抽真空或者注入惰性气体,以降低空气对脂肪的影响,实现无接触分离提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活塞将离心分层后的脂肪层无接触导出,实现对脂肪的无接触分离,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7](2)在脂肪颗粒导出的过程中,可以同时通过上下两端的直线驱动机构使相邻活塞对脂肪层进行加压稳定导出,一方面可以防止脂肪层的滑移而与其他的层交叉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脂肪层的平衡导出,缓慢驱动可以实现中间部位脂肪层的纯净导出;可以残留部分脂肪在腔体中,然后将其他层依次导出,最后对分离提纯容器进行无菌清洗杀毒,实现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8](3)本技术的注射口、输出口可以分别设置有单向阀,实现单向输入或者输出,单向阀靠近腔体的一侧设置无菌密封垫可以提高腔体内部的生物安全性,而且也延长了单向阀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9](4)本技术通过转动端盖即可驱动驱动部在腔体内滑动,进而灵活驱使活塞对腔体内的脂肪加压导出,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0](5)本技术在相邻活塞之间的腔体内部可以通过负压装置抽真空或者注入惰
性气体,以降低空气对脂肪的影响,实现无接触分离提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驱动腔体与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4]其中:1

腔体、2

活塞、3

弹性缓冲部、4

注射口、5

输出口、6

端盖、7

驱动部、8

滑动端、9

驱动腔体、10

密封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如图1所示,包括腔体1和并列设置在腔体1内部的两个活塞2,所述腔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入腔体1并与活塞2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活塞2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3;所述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和并列设置在腔体(1)内部的两个活塞,所述腔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入腔体(1)并与活塞连接,所述驱动端与活塞之间设置有弹性缓冲部(3);所述腔体(1)的一侧设置有注射口(4),且另一侧的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输出口(5),所述注射口(4)、输出口(5)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单向阀,且单向阀与注射口(4)、输出口(5)之间分别设置有无菌密封垫,或者所述注射口(4)、输出口(5)分别设置有密封橡胶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脂肪存储分离提纯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端盖(6)、驱动部(7),所述驱动部(7)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端,且另一端为滑动端(8),所述端盖(6)转动套设在腔体(1)的一端,所述驱动部(7)的螺纹端与端盖(6)内部螺纹连接,且滑动端(8)与腔体(1)滑动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王曾思
申请(专利权)人:美莱医学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