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23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湿式氧化再生塔脱硫液的液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液位调节管、集液槽、脱硫液排出管、防涡结构、清洗结构与顶部提升结构;集液槽固接在再生塔内壁上,脱硫液溢出管固接在集液槽的槽底,并且伸入集液槽内;液位调节管底部与脱硫液溢出管套接,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相连,顶部提升结构带动液位调节管沿着脱硫液溢出管上下移动;脱硫液排出管与集液槽的槽底相连通,防涡结构位于脱硫液排出管上方,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上方。避免脱硫液再生后的夹带气体,结构紧凑,降低了再生塔的偏心载荷,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节约建设、运行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湿式氧化再生塔脱硫液的液位调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焦炉煤气湿式氧化法再生塔顶的液位调节器设置在再生塔的外部,或者部分设置于再生塔内部,这两种位置的设置都会产生一定偏心载荷,为减少偏心载荷对再生塔的不利影响,液位调节器的直径都尽可能缩小。
[0003]液位调节器的直径小导致脱硫液溢流流速快,夹带大量空气;同时,由于空间限制,脱硫液排出管都开在液位调节器集液槽的侧面,快速流动的脱硫液的夹带空气返回脱硫塔,存在安全隐患;集液槽流动死区大,硫磺沉积、结合成块,对脱硫液在脱硫塔的喷洒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解决脱硫液再生后的夹带气体问题,有利于脱硫工序的稳定运行,设备结构紧凑,降低了再生塔的偏心载荷,减少人工清理的工作量,节约建设、运行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液位调节管、集液槽、脱硫液排出管、防涡结构、清洗结构与顶部提升结构;所述集液槽固接在再生塔内壁上,位于再生塔内,脱硫液溢出管固接在集液槽的槽底,并且伸入集液槽内;液位调节管底部与脱硫液溢出管套接,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相连,顶部提升结构带动液位调节管沿着脱硫液溢出管上下移动;脱硫液排出管与集液槽的槽底相连通,防涡结构位于脱硫液排出管上方,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上方。
[0007]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脱硫液溢出管底端相连,另一端与再生塔脱硫液槽相连。
[0008]所述集液槽为U型槽。
[0009]所述液位调节管的底端高于集液槽的槽底。
[0010]所述防涡结构为十字型板。
[0011]所述清洗结构包括清洗液管与喷头,清洗液管为U型管,沿集液槽内壁设置,多个喷头均布在清洗液管底部。
[0012]所述顶部提升结构为滑轮结构或卷扬结构,顶部提升结构固接在再生塔的顶部,其钢丝绳伸入再生塔内与液位调节管相连。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完全置于再生塔内,结构均衡,减少偏心载荷对再生塔的不利影响。
[0015]2)本技术集液槽内设置清洗结构,避免硫磺沉积、结合成块,有利于脱硫液在
再生塔内的喷洒分布。
[0016]3)本技术脱硫液排出管设置在集液槽底部,其顶部设有防涡结构,减少气体夹带,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
[0019]图中:1

脱硫液溢出管 2

液位调节管 3

集液槽 4

脱硫液排出管 5

防涡结构 6

顶部提升结构 7

连接管 8

清洗管 9

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1、液位调节管2、集液槽3、脱硫液排出管4、防涡结构5、清洗结构、顶部提升结构6与连接管7。
[0023]集液槽3为U型槽,集液槽3固接在再生塔的内壁上,集液槽3由槽底与固接在槽底上的槽壁组成。脱硫液溢出管1竖向设置,其轴线与再生塔轴线平行,脱硫液溢出管1顶部固接在集液槽3槽底,位于右侧圆弧端,并伸入集液槽3内。脱硫液溢出管1底端与连接管7相连,连接管7与再生塔环形脱硫液槽相连。
[0024]液位调节管2竖向设置,液位调节管2底部套接在脱硫液溢出管1顶部内,液位调节管2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6的钢丝绳相连。顶部提升结构6包括支架、滑轮或卷扬以及钢丝绳,滑轮或卷扬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固接在再生塔塔顶,钢丝绳伸入再生塔内,固接在液位调节管2顶部。顶部提升结构6牵引液位调节管2在脱硫液溢出管1内的顶部上下移动,调节脱硫液溢出高度。
[0025]脱硫液排出管4为L形管,竖管顶端固接在集液槽3槽底,位于左侧,横管固接在再生塔的塔壁上。防涡结构5为十字型板,防涡结构5固接在脱硫液排出管4顶部。
[0026]清洗结构包括清洗管8与喷头9,清洗管8为U型,沿着集液槽3的槽壁设置,多个喷头9均布在清洗液管8底部。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5上方。
[0027]本技术顶部提升结构6牵引液位调节管2在脱硫液溢出管1内的顶部上下移动,调节脱硫液溢出高度。进而调节再生塔内的脱硫液液面高度,使脱硫液清液与硫泡沫的分界面处于合理的范围,确保硫泡沫从再生塔溢流收集到硫泡沫环形槽内,而再生后的脱硫液通过脱硫液溢出管1进入环形脱硫液槽,脱硫液最终从脱硫液排出管4排出。
[0028]本技术完全置于再生塔内,结构均衡,减少偏心载荷对再生塔的不利影响。本技术集液槽3内设置清洗结构,避免硫磺沉积、结合成块,有利于脱硫液在再生塔内的喷洒分布。
[0029]本技术脱硫液排出管4设置在集液槽3底部,其顶部设有防涡结构5,减少气体夹带,消除安全隐患。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为立式套管结构,完全设置在再生塔内,包括脱硫液溢出管、液位调节管、集液槽、脱硫液排出管、防涡结构、清洗结构与顶部提升结构;所述集液槽固接在再生塔内壁上,位于再生塔内,脱硫液溢出管固接在集液槽的槽底,并且伸入集液槽内;液位调节管底部与脱硫液溢出管套接,顶部与顶部提升结构相连,顶部提升结构带动液位调节管沿着脱硫液溢出管上下移动;脱硫液排出管与集液槽的槽底相连通,防涡结构位于脱硫液排出管上方,清洗结构位于防涡结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于再生塔的液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脱硫液溢出管底端相连,另一端与再生塔脱硫液槽相连。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瑞春段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