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87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包括外仓体和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仓体呈四棱柱状,内部可拆卸的安装若干置物架;仓体上表面设置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前侧安装供氧仓和控制面板,仓体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加热制冷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内能够分层放置茶叶,保证茶叶间的间隙使微生物有足够氧气,同时避免相互挤压造成损伤;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氧气浓度,进行反馈调节,将数值稳定在最佳范围内,为普洱茶陈化提供最佳条件;无需人为干预,节省人力,提高了精确度;置物架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转运方便;外仓体和门体设置保温隔热层,降低内外环境热传递,防止温度骤变影响茶叶品质。防止温度骤变影响茶叶品质。防止温度骤变影响茶叶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普洱茶陈化存储
,具体涉及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为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茶叶产品,因制作工艺不同,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个类型。无论是哪个类型,普洱茶较之其它茶叶均有着较长的保质期,尤其是普洱茶(生茶),更是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事实证明,优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键,除了优质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原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外,还与其合理的储存密切相关。
[0003]普洱茶储存条件:
[0004]空气(通风透气)。流通空气中的氧会使茶叶中的物质发生氧化作用,进而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同时,氧气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生存并对储存中的普洱茶品质转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营造普洱茶储存过程中适度的通风环境,是储存普洱茶应该具备的条件,同时必须保证空气清洁无异味。将普洱茶任意存放的储存方式,均会对其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失去饮用价值。
[0005]温度。普洱茶储存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对储存中的普洱茶品质具有积极作用,以20~30度为宜。切忌的温度太高或太低,太高的温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相对来说,春、夏、秋三季普洱茶的变化会比冬天变化快,无论何时,普洱茶都不可被太阳照射,在阴凉处为好。
[0006]湿度。茶叶极易受潮变质,普洱茶也不例外。因此,切忌将普洱茶置于空气湿度高于75%的环境中储存。
[0007]事实证明,无论是普洱茶(生茶)还是普洱茶(熟茶),在储存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与上述储存条件密切相关。可见,营造良好的储存环境对普洱茶品质保证具有积极的作用。
[0008]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条件下储存的普洱茶会发生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成分转化,产品后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不同条件下存放的普洱茶产品品质不一,有些甚至会产生不良的霉味、苦味等滋味。如果不对普洱茶的存放环境加以控制,让它们在环境适宜的状态下转化,普洱茶的品质、食品安全等将难以得到保障。
[0009]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该装置内可活动的安装若干置物架,能够分层放置茶叶,保证茶叶间的间隙使微生物有足够氧气,同时避免相互挤压造成损伤;设置了相应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氧气浓度,进行反馈调节,将数值稳定在最佳范围内,为普洱茶陈化提供最佳条件;通过电控智能调节,无需人为干预,节省人力,提高了精确度;换气速度缓慢,避免茶叶上的芳香物质被带走,保留茶气
和茶味;置物架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转运方便;外仓体和门体设置保温隔热层,降低内外环境热传递,防止温度骤变影响茶叶品质。
[0011]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包括外仓体和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仓体呈四棱柱状,内部可拆卸的安装若干置物架;仓体上表面一角处设置进气管道,仓体进气管道对角出设置出气管道,仓体前侧安装供氧仓和控制面板,仓体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加热制冷元件;所述置物架设置若干存放层,置物架左侧设置门体,置物架底部安装若干万向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仓体内设置控制单元,供电模块、电控锁、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换气扇、控制面板、加热制冷元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屏幕和按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和充电电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锁安装在外仓体和置物架门体之间;所述电磁阀安装在供氧仓上联通供氧仓和外仓体;所述换气扇安装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制冷元件为半导体制冷片,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为制冷端朝内和发热端朝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道内安装过滤装置,进气管道有三个,分别为加湿管道、除湿管道、普通管道;所述加湿管道内设置蓄水棉、除湿管道内设置干燥剂;所述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活瓣。
[0016]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后侧面安装防脱网,前侧铰连接若干网门,网门和置物架之间设置有锁扣。
[0017]进一步的,所述门体内侧边缘设置密封条,门体外侧固定安装把手,门体上安装保温隔热层;所述外仓体内设置保温隔热层。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9](1)使用前,先将普洱茶放置到置物架的存放层上,将网门关闭,通过把手推动置物架,将置物架依次放入外仓体内;
[0020](2)通过控制面板启动该装置,电控锁锁紧置物架;
[0021](3)通过控制面板预设陈化存储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检测相应的数值,并进行调节: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加热或制冷,通过加湿管道进气增加湿度,通过除湿管道进气降低湿度,通过供氧仓上的电磁阀增加氧气浓度;
[0022](4)通过相应传感器的反馈,将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数值稳定在预设值。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该装置内可活动的安装若干置物架,能够分层放置茶叶,保证茶叶间的间隙使微生物有足够氧气,同时避免相互挤压造成损伤;设置了相应传感器检测温度、湿度、氧气浓度,进行反馈调节,将数值稳定在最佳范围内,为普洱茶陈化提供最佳条件;通过电控智能调节,无需人为干预,节省人力,提高了精确度;换气速度缓慢,避免茶叶上的芳香物质被带走,保留茶气和茶味;置物架底部设置若干万向轮,转运方便;外仓体和门体设置保温隔热层,降低内外环境热传递,防止温度骤变影响茶叶品质。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正视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置物架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置物架正视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子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4]1、外仓体;100、控制单元;101、供电模块;102、电控锁;103、电磁阀;104、温度传感器;105、湿度传感器;106、氧气传感器;107、换气扇;108、控制面板;109、出气管道;110、供氧仓;111、进气管道;112、加热制冷元件;2、置物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包括外仓体和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仓体呈四棱柱状,内部可拆卸的安装若干置物架;仓体上表面一角处设置进气管道,仓体进气管道对角出设置出气管道,仓体前侧安装供氧仓和控制面板,仓体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加热制冷元件;所述置物架设置若干存放层,置物架左侧设置门体,置物架底部安装若干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仓体内设置控制单元,供电模块、电控锁、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换气扇、控制面板、加热制冷元件电连接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屏幕和按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和充电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锁安装在外仓体和置物架门体之间;所述电磁阀安装在供氧仓上联通供氧仓和外仓体;所述换气扇安装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制冷元件为半导体制冷片,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分为制冷端朝内和发热端朝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件可控的优化普洱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内安装过滤装置,进气管道有三个,分别为加湿管道、除湿管道、普通管道;所述加湿管道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峻吕才有郑文忠方林江李国荣刀正平李崇兴龚元圣李家华刘志薇方崇业张凯舒志鹏王永斌施郭健宁德奎高金溧蔡成王黄申奎陈省忠孔胜茶凤官杨玉春彭连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