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81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涉及商用车驾驶室内饰技术领域,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饰板、第二内饰板和连接卡子,所述第一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对应贴合;所述连接卡子设有连接的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以使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连接。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开孔和零件后续处理,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在装配完成后无漏铆钉头的风险,外观效果更好,可实现无外漏安装点的完美外观效果。完美外观效果。完美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Automotive Interior)主要是指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比如汽车方向盘套、汽车坐垫,汽车脚垫、汽车香水、汽车挂件、内部摆件、收纳箱等等都是汽车内饰产品。
[0003]此外,商用车和乘用车的汽车内饰还存在不同,由于商用车驾驶室内空间较大,除了顶部之外,其它的侧面及后部都是采用基材+面料进行包覆的,零件之间需要通过连接结构来保证其配合的间隙面差,同时还要保证外观好看。
[0004]现有商用车驾驶室的内饰板采用铆钉连接,需要开孔和零件后续处理,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其能解决现有的内饰板采用铆钉连接,需要开孔和零件后续处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0007]第一内饰板,所述第一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
[0008]第二内饰板,所述第二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对应贴合;
[0009]连接卡子,所述连接卡子设有连接的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以及
[0010]所述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以使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连接。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卡子包括卡子片主体,所述卡子片主体中部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弹性卡接部,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与所述卡子片主体形成第一卡接口;
[0012]所述卡子片主体两端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弹性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形成第二卡接口。
[0013]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上均设有第一倒刺,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对应的所述卡子片主体上均设有第二倒刺。
[0014]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倒刺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倒刺错开。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子片主体的另一侧边延伸并向背离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一侧平滑弯折,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外侧边延伸并向背离所述卡子片主体一侧平滑弯折,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外侧边延伸并向所述卡子片主体一侧平滑弯折。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朝内饰钣金的侧面上均设有蘑菇搭扣,所述蘑菇搭扣用于将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与内饰钣金连接。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朝内饰钣金的侧面上均设有用于安
装所述蘑菇搭扣的L型凹坑。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卡子由单弹簧片制成,所述单弹簧片的厚度为4~6mm。
[00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包括前述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
[0020]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述的驾驶室。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驾驶室及汽车,所述连接结构将第一内饰板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内饰板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第一弯折部对应贴合,并通过设置连接卡子,使连接卡子设有连接的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将所述第一内饰板和第二内饰板连接。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开孔和零件后续处理,节约了时间,减少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在装配完成后无漏铆钉头的风险,外观效果更好,可实现无外漏安装点的完美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卡子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卡子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卡子的端面侧视图;
[0029]图6为图1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中:1、第一内饰板;11、第一弯折部;12、L型凹坑;2、第二内饰板;21、第二弯折部;3、连接卡子;31、卡子片主体;311、第二倒刺;32、第一弹性卡接部;33、第二弹性卡接部;331、第一倒刺;4、蘑菇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能解决现有的内饰板采用铆钉连接,需要开孔和零件后续处理,增加人工成本的技术问题。
[0033]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饰板1、第二内饰板2和连接卡子3。
[0034]所述第一内饰板1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11,所述第二内饰板2向内
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21,所述第二弯折部21与第一弯折部11对应贴合。
[0035]所述连接卡子3设有连接的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11,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21,以使所述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连接。
[0036]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卡子3包括卡子片主体31,所述卡子片主体31中部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弹性卡接部32,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32与所述卡子片主体31形成第一卡接口。
[0037]所述卡子片主体31两端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弹性卡接部33,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33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32形成第二卡接口。
[0038]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内饰板1可以是商用车驾驶室的顶盖内饰板,第二内饰板2可以是侧顶盖内饰板,顶盖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侧顶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11,侧顶盖内饰板向内饰钣金(侧顶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21。所述连接卡子3的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11,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21,使顶盖内饰板和侧顶盖内饰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截面剖视图,可以根据需要在多个不同的位置设置所述连接卡子3,以使顶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内饰板(1),所述第一内饰板(1)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一弯折部(11);第二内饰板(2),所述第二内饰板(2)向内饰钣金一侧弯折设有第二弯折部(21),所述第二弯折部(21)与第一弯折部(11)对应贴合;连接卡子(3),所述连接卡子(3)设有连接的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以及所述第一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一弯折部(11),所述第二卡接口插入所述第二弯折部(21),以使所述第一内饰板(1)和第二内饰板(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子(3)包括卡子片主体(31),所述卡子片主体(31)中部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弹性卡接部(32),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32)与所述卡子片主体(31)形成第一卡接口;所述卡子片主体(31)两端一侧边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弹性卡接部(33),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33)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接部(32)形成第二卡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33)上均设有第一倒刺(331),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卡接部(33)对应的所述卡子片主体(31)上均设有第二倒刺(3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福星邓广李健伟邱福铭王郑杰邓梦诗谢肇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