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绕组、具有其的定子、电机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定子绕组、具有其的定子、电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驱动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速化、轻量化、高效率已经成为驱动电机发展趋势,对电机的功率密度、高效区、散热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0003]定子绕组可分为圆线和扁线,与圆线绕组相比,扁线绕组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机槽满率,降低电机铜耗从而提高电机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小电机绕组端部高度,从而减小电机体积,提高功率/转矩密度。但扁线绕组存在固有的集肤效应现象,特别是高速电机,集肤效应尤为明显。为降低集肤效应,现有技术的做法是增加定子槽内导体数,如4层、6层、8层等,导致处理的工艺复杂化,并且成本较高。
[0004]由于各个并联支路的导体分布于定子槽内径的不同位置,尤其是当电机的每极每相槽数为奇数、支路数为偶数时,很难实现对称。若支路不对称,会导致反电势、电阻、电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环流,增加附加损耗和功率,同时引起电机绕组局部过温,降低电机使用寿命。
[0005]此外,发卡电机中绕组排布及连接方式是该种电机设计的难点之一,现有技术中发卡线圈排布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6]1)发卡线圈种类较多,排布方式复杂;需要大量的汇流条和汇流排以连接各相绕组的支路和中心点,导致绕组端部高度增加,使得电机轴向长度延长;
[0007]2)使用到较多的异型线圈,异型线圈的存在将增加线圈制造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相绕组,各所述相绕组包括多组并联的绕组支路,每组绕组支路包括两个并联的支路,各所述支路均包括多个在定子铁芯(9)的周向铁芯槽(91)上依次布置且相互串联的线圈,每组绕组支路中的两个所述支路之间的线圈布置在相邻铁芯槽(91)内,且各所述支路中均包括单根线圈、跨距为y
‑
1的线圈、跨距为y的线圈以及跨距为y+1的线圈,所述单根线圈、跨距为y
‑
1的线圈以及跨距为y的线圈均位于槽底最内层;各所述支路的绕制方向相同,且均以单根线圈作为绕制起始,由槽底最内层向槽口最外层进行绕制,再由槽口最外层向槽底最内层绕制,并通过不同跨距的线圈在槽底最内层进行换位,如此循环,以实现支路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组绕组支路中的其中一个支路所采用的绕线方式是:单根线圈设置在槽底最内层,跨距为y+1的线圈按预设的顺序方向由槽底次内层向槽口最外层进行绕制,再按相同的顺序方向由槽口最外层向槽底最内层进行绕制,并利用跨距为y
‑
1的线圈、跨距为y的线圈或跨距为y+1的线圈在槽底最内层进行换位,如此循环,以实现支路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每组绕组支路中的另一个支路所采用的绕线方式是:单根线圈设置在槽底最内层,跨距为y+1的线圈按预设的顺序方向由槽底次内层向槽口最外层进行绕制,再按相同的顺序方向由槽口最外层向槽底最内层进行绕制,并利用跨距为y
‑
1的线圈或跨距为y的线圈在槽底最内层进行换位,如此循环,以实现支路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根线圈包括第一线圈主体(11)和第一弯折部(12),所述第一线圈主体(11)包括第一支杆(111),所述第一支杆(11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头部(112)和第一弯折部(12),所述第一弯折部(12)形成焊接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距为y
‑
1的线圈包括第二线圈(2),所述第二线圈(2)包括第二线圈主体(21)和第二弯折部(22),所述第二线圈主体(2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二支杆(211)和连接两根第二支杆(211)一端的第二头部(212),两根第二支杆(2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22)以形成焊接端,所述第二弯折部(22)沿所述第二线圈主体(2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折。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距为y的线圈包括第三线圈(3),所述第三线圈(3)包括第三线圈主体(31)和第三弯折部(32),所述第三线圈主体(3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三支杆(311)和连接两根第三支杆(311)一端的第三头部(312),两根第三支杆(3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弯折部(32)以形成焊接端,所述第三弯折部(32)沿所述第三线圈主体(3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折。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距为y+1的线圈包括位于槽底最内层的第四线圈(4),所述第四线圈(4)包括第四线圈主体(41)和第四弯折部(42),所述第四线圈主体(4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四支杆(411)和连接两根第四支杆(411)一端的第四头部(412),两根第四支杆(411)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弯折部(42)以形成焊接端,所述第四弯折部(42)沿所述第四线圈主体(4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距为y+1的线圈还包括位于槽口最外层的第七线圈(7),所述第七线圈(7)包括第七线圈主体(71)和第七弯折部(72),所述第七线圈主体(71)包括两根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七支杆(711)和连接两根第七支杆(711)
一端的第七头部(712),两根第七支杆(711)的另一端设有第七弯折部(72)以形成焊接端,所述第七弯折部(72)沿所述第七线圈主体(7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弯折;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致初,胡勇峰,史俊旭,胡明,罗晓祎,余俊杰,白帆,王明辉,江昕,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