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属于电梯结构设计领域,包括对重框架、轿厢,对重框架设置在轿厢侧部或者后面,对重框架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轴相对于所述轿厢垂直设置,转轴上设置有对重轮一和对重轮二,对重轮一和对重轮二的正上方设置有对重反绳轮,且对重反绳轮相对于转轴轴线方向夹角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梯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两个对重轮11、12平行设置在对重框架10顶部,当轿厢20平行于对重框架10结构方向尺寸不够大时,会造成井道平行于对重框架10结构方向尺寸加长,井道利用率变低,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缺陷,提供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该结构通过使对重轮一与对重轮二同轴设置,减小对重框架占用的面积,优化利用电梯井道的空间,解决了当轿厢与对重框架长度方向尺寸不匹配时,井道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包括对重框架、轿厢,所述对重框架设置在轿厢侧部或者后面,所述对重框架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轿厢垂直设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对重轮一和对重轮二,所述对重轮一和对重轮二的正上方设置有对重反绳轮,且所述对重反绳轮相对于所述转轴轴线方向夹角为45
°‑
90
°
,所述轿厢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一和轿顶轮二,所述轿顶轮一和轿顶轮二相对于对重框架垂直设置,且所述轿顶轮一与轿顶轮二上方设置有两个轿厢反绳轮。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0006]1.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运行稳定,通过将对重轮一与对重轮二同轴设置,使得对重框架长度方向尺寸变短,不会超出同方向轿厢一侧尺寸,从而让井道摆脱对重框架长度方向尺寸的干扰,提高了井道利用率;
[0007]2.通过将对重反绳轮转角度设置在对重轮一与对重轮二的正上方,有效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绳缠绕,有利于电梯运行平稳。
附图说明
[000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09]图1为现有电梯布置结构的俯视图;
[0010]图2为现有电梯布置结构曳引绳绕绳方式;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电梯布置结构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0012]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电梯布置结构第二实施例俯视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电梯布置结构曳引绳绕绳方式;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创造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对重框架10、轿厢20、曳引轮30、对重轮二11、对重轮一12、转轴13、对重反绳轮14、对重绳头板15、轿顶轮一21、轿顶轮二22、轿厢反绳轮23、轿厢绳头板24、曳引绳一31、曳引绳二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实施例一
[0018]参考图3、图6: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包括对重框架10、轿厢20,所述对重框架10设置在轿厢20侧部,所述对重框架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相对于所述轿厢20垂直设置,所述转轴13上设置有对重轮一12和对重轮二11,所述对重轮一12和对重轮二11的正上方设置有对重反绳轮14,且所述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所述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45
°‑
90
°
,所述轿厢20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一21和轿顶轮二22,所述轿顶轮一21和轿顶轮二22相对于对重框架10垂直设置,且所述轿顶轮一21与轿顶轮二22上方设置有两个轿厢反绳轮。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轮一12与对重轮二11相邻设置,这样设计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对重框架10的体积,节省井道空间,提高井道利用率。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所述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45
°‑
90
°
,优选为60
°‑
80
°
,在实施测试中,当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60
°
时,电梯的运行较为平稳;当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80
°
时,电梯的运行相对平稳,当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72
°
时,电梯的运行最为平稳,且有利于进一步防止曳引绳缠绕。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轿厢20反绳轮与轿顶轮一21和轿顶轮二2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合,曳引绳的另一端从轿顶轮一21进入,再依次经过两个轿厢反绳轮23进入到轿顶轮二22,最后连接有轿厢绳头板24,这样设计使得电梯运行时震动小,提升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
[0022]实施例二
[0023]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对重框架10的布设与实施例一不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对重框架10设置在轿厢20后面,所述对重框架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相对于所述轿厢20垂直设置,所述转轴13上设置有对重轮一12、对重轮二11,所述对重轮一12和对重轮二11的正上方设置有对重反绳轮14,且所述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所述转轴13倾斜设置,所述轿厢20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一21、轿顶轮二22,所述轿顶轮一21和轿顶轮二22相对于对重框架垂直设置,且所述轿顶轮一21与轿顶轮二22上方设置有两个轿厢反绳轮23。
[0024]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一致。
[0025]参考图5,实施列一与实施例二的绕绳方式:曳引绳悬挂在曳引轮30上,垂落的两段曳引绳分别为曳引绳一31、曳引绳二32,所述曳引绳一31从对重轮一12进入,再经过对重反绳轮14进入对重轮二11,最后连接有对重绳头板15,所述曳引绳二32从轿顶轮一21进入,
再依次经过两个轿厢20反绳轮进入到轿顶轮二22,最后连接有轿厢绳头板24。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的电梯布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运行稳定,通过将对重轮一12与对重轮二11同轴设置,使得对重框架10长度方向尺寸变短,不会超出同方向轿厢20一侧的尺寸,从而让井道摆脱对重框架10长度方向尺寸的干扰,提高了井道利用率;通过将对重反绳轮14转角度设置在对重轮一12与对重轮二11的正上方,有效避免电梯运行过程中曳引绳缠绕,有利于电梯的平稳运行。
[002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
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比为4比1的电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框架(10)、轿厢(20),所述对重框架(10)设置在轿厢(20)侧部或者后面,所述对重框架(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相对于所述轿厢(20)垂直设置,所述转轴(13)上设置有对重轮一(12)和对重轮二(11),所述对重轮一(12)和对重轮二(11)的正上方设置有对重反绳轮(14),且所述对重反绳轮(14)相对于所述转轴(13)轴线方向夹角为45
°‑
90
°
,所述轿厢(20)顶部设置有轿顶轮一(21)和轿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特,朱政政,王健,常志杰,胡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巨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