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36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构造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有浇注空间,所述浇注空间内设有钢筋笼,所述浇注空间的顶部设有浇注模体,所述浇注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及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浇注模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混凝土流入浇注空间的浇注口,所述浇注模体的外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竖直柱,多个所述竖直柱通过水平柱固定连接。竖直柱及水平柱相互纵横交错牢靠地固定浇注模体的结构,增大浇注模体的结构强度,避免浇注模体受到混凝土撞击后发生破裂,提高浇注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浇注过程的稳定性。提高浇注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构造柱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墙体中应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的构造柱,通过构造柱与各层圈梁相连接以形成能够抗弯抗剪的空间框架,有效防止房屋倒塌。一般情况下,构造柱设置在外墙的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的两侧、或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等,用于承担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但是,现有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的布局较为复杂,且支撑稳定性较差,增大了构造柱的浇注成型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其结构简单且紧凑,稳定性高,能够确保构造柱顺利浇注成型。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有浇注空间,所述浇注空间内设有钢筋笼,所述浇注空间的顶部设有浇注模体,所述浇注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及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浇注模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混凝土流入浇注空间的浇注口,所述浇注模体的外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竖直柱,多个所述竖直柱通过水平柱固定连接。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柱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柱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形成水平柱组,所述对拉螺栓固定于所述浇注模体上。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柱组的数量至少包括两个,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柱组之间的间距不大于800mm。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柱为钢管。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浇注模体为采用木板制作的一体件。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直柱为木方,所述木方通过钢钉固定于浇注模体的外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浇注口呈喇叭状。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形成所述浇注空间的所述第一墙体及所述第二墙体的外侧边缘分别设有双面胶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浇注模体至少一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一墙体及所述第二墙体的外侧,且突出的尺寸为50-80mm。
[0013]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4]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浇注空间,在浇注空间的顶部设有浇注
模体,通过将混凝土从浇注口通入浇注模体后注入浇注空间,由于浇注模体的外侧设有竖直柱及水平柱,竖直柱及水平柱相互纵横交错牢靠地固定浇注模体的结构,增大浇注模体的结构强度,避免浇注模体受到混凝土撞击后发生破裂,提高浇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竖直柱与水平柱牢靠地固定了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之间的浇注空间,防止浇注空间受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膨胀而导致第一墙体或第二墙体开裂,从而使构造柱与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牢固地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抗击剪力及抗震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浇注空间;4、浇注模体;41、浇注口;5、竖直柱;6、水平柱;7、对拉螺栓;8、双面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2]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及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有浇注空间3,浇注空间3内设有钢筋笼(图中未显示),浇注空间3的顶部设有浇注模体4,浇注模体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墙体1及第二墙体2固定连接,浇注模体4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混凝土流入
浇注空间3的浇注口41,浇注模体4的外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竖直柱5,多个竖直柱5通过水平柱6固定连接。
[0023]基于上述方案,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浇注空间3,在浇注空间3的顶部设有浇注模体4,通过将混凝土从浇注口41通入浇注模体4后注入浇注空间3,由于浇注模体4的外侧设有竖直柱5及水平柱6,竖直柱5及水平柱6相互纵横交错牢靠地固定浇注模体4的结构,增大浇注模体4的结构强度,避免浇注模体4受到混凝土撞击后发生破裂,提高浇注过程的稳定性。同时竖直柱5与水平柱6牢靠地固定了第一墙体1及第二墙体2之间的浇注空间3,防止浇注空间3受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膨胀而导致第一墙体1或第二墙体2开裂,从而使构造柱与第一墙体1及第二墙体2牢固地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的抗击剪力及抗震能力。
[0024]可以理解的是,竖直柱5可以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等,本实施例图中示例性为三个。水平柱6的数量为可以一个或多个,当水平柱6为多个时,相邻两个水平柱6通过对拉螺栓7拉结形成水平柱6组,对拉螺栓7固定于浇注模体4上,如此通过水平柱6组能够进一步提高横向的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及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沿左右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有浇注空间,所述浇注空间内设有钢筋笼,所述浇注空间的顶部设有浇注模体,所述浇注模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墙体及所述第二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浇注模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供混凝土流入浇注空间的浇注口,所述浇注模体的外侧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竖直柱,多个所述竖直柱通过水平柱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柱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柱通过对拉螺栓拉结形成水平柱组,所述对拉螺栓固定于所述浇注模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构造柱的浇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柱组的数量至少包括两个,相邻两个所述水平柱组之间的间距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武吴煜贤陈彪郑志辉廖威符民点樊串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