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77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8
提供一种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10%以下,Si:1.50%~4.00%,sol.Al:0.0001%~1.0%,S:0.010%以下,N:0.010%以下,从由Mn、Ni、Co、Pt、Pb、Cu、Au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2.50%~5.00%;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为重结晶率在1%~99%的金属组织,并且板厚在0.50mm以下;在800℃下退火2小时后测定磁通密度B50的情况下,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方向性电磁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方向性电磁钢板。
[0002]本申请基于2019年11月1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206709号、以及2019年11月1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9-206813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0003]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例如被用于电动机的铁芯,对于无方向性电磁钢板,要求在与其板面平行的所有方向的平均(以下,有时称为“板面内的全周平均(全方向平均)”)中有优秀的磁特性,例如低铁损和高磁通密度。至今已提出了各种技术,但难以在板面内的所有方向上得到充分的磁特性。例如,存在即使在板面内某特定方向得到充分的磁特性,在其他方向上也得不到充分的磁特性的情况。
[0004]例如,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以提升磁特性为目的,利用相变使{100}晶粒发育的技术。然而,该方法中如专利文献3的实施例所述,需要使热轧后的板厚达4mm的程度。此厚度下存在着热轧后的热轧钢板难以卷取、酸洗工序时的卷取及生产线操作变得困难的问题。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029430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319465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937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全周平均(全方向平均)上得到优异磁特性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的特征在于,
[0014]具有下述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0015]C:0.010%以下、
[0016]Si:1.50%~4.00%、
[0017]sol.Al:0.0001%~1.0%、
[0018]S:0.010%以下、
[0019]N:0.010%以下、
[0020]从由Mn、Ni、Co、Pt、Pb、Cu、Au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2.50%~5.00%、
[0021]Sn:0.000%~0.400%、
[0022]Sb:0.000%~0.400%、
[0023]P:0.000%~0.400%、以及
[0024]从由Mg、Ca、Sr、Ba、Ce、La、Nd、Pr、Zn、Cd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0.0000%~0.0100%,
[0025]将Mn含量(质量%)记为[Mn]、Ni含量(质量%)记为[Ni]、Co含量(质量%)记为[Co]、Pt含量(质量%)记为[Pt]、Pb含量(质量%)记为[Pb]、Cu含量(质量%)记为[Cu]、Au含量(质量%)记为[Au]、Si含量(质量%)记为[Si]、sol.Al含量(质量%)记为[sol.Al]时,满足以下的(1)式,
[0026]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
[0027]为重结晶率在1%~99%的金属组织,并且板厚在0.50mm以下,
[0028]在800℃进行2小时退火后测定磁通密度B50时,相对于轧制方向45
°
方向的磁通密度B50在1.75T以上。
[0029]([Mn]+[Ni]+[Co]+[Pt]+[Pb]+[Cu]+[Au])-([Si]+[sol.Al])>0%

(1)
[0030](2)在所述(1)中记载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是,
[0031]将在800℃下进行2小时退火后的轧制方向的磁通密度B50的值记为B50L,从轧制方向倾斜45
°
方向上的磁通密度B50的值记为B50D1,从轧制方向倾斜90
°
方向上的磁通密度B50的值记为B50C,从轧制方向倾斜135
°
方向上的磁通密度B50的值记为B50D2时,满足以下(2)式。
[0032](B50D1+B50D2)/2>(B50L+B50C)/2

(2)
[0033](3)在上述(2)中所述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满足以下(3)式。
[0034](B50D1+B50D2)/2>1.1
×
(B50L+B50C)/2

(3)
[0035](4)在所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是以质量%计含有从由
[0036]Sn:0.020%~0.400%、
[0037]Sb:0.020%~0.400%、以及
[0038]P:0.020%~0.400%
[0039]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
[0040](5)在所述(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是,以质量%计含有:从由Mg、Ca、Sr、Ba、Ce、La、Nd、Pr、Zn、Cd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0.0005%~0.0100%。
[0041](6)在所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金属组织中,重结晶率为50%~99%。
[0042](7)在所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金属组织中,重结晶率为80%~99%。
[0043]专利技术效果
[004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全周平均(全方向平均)上得到优秀磁特性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5]本专利技术人等为解决所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其结果明确了,使化学组成、厚度及重结晶率适当很重要。还明确了,在这样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中,以下内容显然十
分重要:以α-γ相变系的化学组成为前提;热轧时通过从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相变使结晶组织细微化;进而以预定的压下率进行冷轧;通过将中间退火的温度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使伸出重结晶(以下称为膨胀)发生,从而使一般情况下难以发展的{100}晶粒更容易发展。
[0046]本专利技术人等基于这些发现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刻研究,由此想到了本专利技术。
[0047]以下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以“~”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另外,以下实施方式的各要素,显然可以分别进行组合。
[0048]首先,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所使用的钢材的化学组成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无方向性电磁钢板或钢材含有的各元素的含量的单位“%”在未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质量%”。另外,无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化学组成表示以不包括皮膜等的母材为100%时的含量。
[0049]本实施方式的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及钢材具有能够产生铁素体-奥氏体相变(以下称为α-γ相变)的化学组成,且是下述的化学组成,其含有:C:0.010%以下、Si: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010%以下、Si:1.50%~4.00%、sol.Al:0.0001%~1.0%、S:0.010%以下、N:0.010%以下、从由Mn、Ni、Co、Pt、Pb、Cu、Au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2.50%~5.00%、Sn:0.000%~0.400%、Sb:0.000%~0.400%、P:0.000%~0.400%、以及从由Mg、Ca、Sr、Ba、Ce、La、Nd、Pr、Zn、Cd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种或多种:总计0.0000%~0.0100%,将Mn含量(质量%)记为[Mn]、Ni含量(质量%)记为[Ni]、Co含量(质量%)记为[Co]、Pt含量(质量%)记为[Pt]、Pb含量(质量%)记为[Pb]、Cu含量(质量%)记为[Cu]、Au含量(质量%)记为[Au]、Si含量(质量%)记为[Si]、sol.Al含量(质量%)记为[sol.Al]时,满足以下的(1)式,([Mn]+[Ni]+[Co]+[Pt]+[Pb]+[Cu]+[Au])-([Si]+[sol.Al])>0%
…ꢀꢀꢀꢀ
(1)剩余部分由Fe和杂质构成;所述无方向性电磁钢板为重结晶率在1%~99%的金属组织,并且板厚在0.50mm以下;在800℃进行2小时退火后测定磁通密度B50时,相对于轧制方向为45
°
方向的磁通密度B50在1.75T以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方向性电磁钢板,其特征在于,将在8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川铁州富田美穗藤村浩志鹿野智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