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宏波专利>正文

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504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可拆卸的斜向集水框配合滤网对下落的碎石和煤渣进行过滤,防止其落入半圆形集水箱内进而堵塞引流管的双层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形集水箱,引流管,连接壳,安装组件以及过滤组件,所述引流管和半圆形集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壳置于半圆形集水箱上,所述安装组件置于连接壳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置于连接壳上,所述半圆形集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引流管置于半圆形集水箱端部,且靠近半圆形集水箱底部,所述连接壳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壳底部和半圆形集水箱顶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壳顶部置有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壳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接壳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接壳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涉及一种在巷道顶板渗水时对其进行引流的双层引流装置,属于矿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顶板渗水是指在上覆含水层或富水区的作用下顶板局部形成汇水区并产生渗漏的现象,顶板水的渗漏不仅会造成井下采掘设备腐蚀、行人和物料运输不便,还会影响工作面的施工效率,长期渗水作用下,对于泥质类底板岩体会导致巷道底板产生底鼓变形,进而影响巷道两帮及顶板的稳定性,危害性较大,因此需要对顶板渗出的水进行处理,目前多采用引流的方式将顶板渗水引导至巷道两侧的排水沟内,但是现有的引流装置没有设置过滤结构,在引流过程中,巷道顶板落下的碎石和煤矿碎屑容易堵塞引流装置的输水结构而影响其引流效果。
[0003]公开号CN212958749U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顶板渗水汇集引流装置,包括集水容器、引流管,所述集水容器与巷道顶板连接且分散设置在各渗水面正下方,所述集水容器的接水面不小于渗水面,所述引流管进水端与集水容器连通,引流管出水端接入巷道边侧排水沟,所述引流管的排水量不小于渗水面渗水量,该引流装置没有设置过滤结构,在引流过程中,巷道顶板落下的碎石和煤矿碎屑容易堵塞引流管而影响其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可拆卸的斜向集水框配合滤网对下落的碎石和煤渣进行过滤,防止其落入半圆形集水箱内进而堵塞引流管的双层引流装置。
[0005]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包括半圆形集水箱,引流管,连接壳,安装组件以及过滤组件,
[0006]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和半圆形集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壳置于半圆形集水箱上,所述安装组件置于连接壳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置于连接壳上,
[0007]优选的,所述半圆形集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引流管置于半圆形集水箱端部,且靠近半圆形集水箱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壳底部和半圆形集水箱顶部密封连接,
[0010]所述连接壳顶部置有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壳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
[0011]所述安装组件由弹簧、固定耳和锚杆组成,固定耳一端和连接壳外壁相连接,锚杆穿过固定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弹簧套置于锚杆上,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耳和连接壳之间置有加强筋,
[0013]优选的,所述弹簧位于固定耳上方,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组件等距置于连接壳外壁上,
[0015]所述过滤组件由斜向集水框、滤网和连接耳组成,滤网置于斜向集水框底部,
[0016]优选的,所述斜向集水框的宽度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
[0017]斜向集水框外壁置有四个连接耳,所述四个连接耳和连接壳四个角处的螺栓一一对应,所述斜向集水框通过连接耳配合对应螺栓置于连接壳顶部;
[0018]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集水箱替换为弧形集水箱,所述弧形集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弧形集水箱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连接壳底部和弧形集水箱顶部相连接,所述弧形集水箱底部到顶部的距离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引流管置于弧形集水箱另一端,且和弧形集水箱相连通,所述引流管靠近半圆形集水箱底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集水箱和引流管之间置有引流箱,所述引流箱一侧和弧形集水箱另一端相连通,另一侧和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引流箱靠近弧形集水箱底部,所述引流箱宽度从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减小;
[0020]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形集水箱替换为漏斗型集水箱,所述漏斗型集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引流管置于漏斗型集水箱底部,且和漏斗型集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壳底部和漏斗型集水箱顶部相连接。
[0021]有益效果
[0022]一、能够对下落的碎石和煤渣进行过滤,防止其落入半圆形集水箱内进而堵塞引流管。
[0023]二、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0024]三、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的立体拆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的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的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图。
[0029]附图中
[0030]其中为:斜向集水框1,滤网2,连接耳3,弹簧4,固定耳5,锚杆6,螺栓7,半圆形集水箱8,引流管9,连接壳10,密封垫圈11,弧形集水箱12,引流箱13,漏斗型集水箱14。
[0031]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本技术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半圆形集水箱8,引流管9,连接壳10,安装组件以及过滤组件,
[0034]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9和半圆形集水箱8相连通,所述连接壳10置于半圆形集水箱8上,所述安装组件置于连接壳10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置于连接壳10上,
[0035]优选的,所述半圆形集水箱8顶部为开口结构,
[0036]优选的,所述引流管9置于半圆形集水箱8端部,且靠近半圆形集水箱8底部,
[0037]优选的,所述连接壳10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壳10底部和半圆形集水箱8顶部密封连接,
[0038]所述连接壳10顶部置有密封垫圈11,所述连接壳10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7,
[0039]所述安装组件由弹簧4、固定耳5和锚杆6组成,固定耳5一端和连接壳10外壁相连
接,锚杆6穿过固定耳5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弹簧4套置于锚杆6上,
[0040]优选的,所述固定耳5和连接壳10之间置有加强筋,
[0041]优选的,所述弹簧4位于固定耳5上方,
[0042]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组件等距置于连接壳10外壁上,
[0043]所述过滤组件由斜向集水框1、滤网2和连接耳3组成,滤网2置于斜向集水框1底部,
[0044]优选的,所述斜向集水框1的宽度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
[0045]斜向集水框1外壁置有四个连接耳3,所述四个连接耳3和连接壳10四个角处的螺栓7一一对应,所述斜向集水框1通过连接耳3配合对应螺栓7置于连接壳10顶部;
[0046]优选的,所述斜向集水框1由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材料制成,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含Cr量在18%~28%,含Ni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Ti、Nb、N等合金元素,该钢类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索体不锈钢相比,塑、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包括半圆形集水箱,引流管,连接壳,安装组件以及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和半圆形集水箱相连通,所述连接壳置于半圆形集水箱上,所述安装组件置于连接壳外壁上,所述过滤组件可拆卸的置于连接壳上,所述半圆形集水箱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引流管置于半圆形集水箱端部,且靠近半圆形集水箱底部,所述连接壳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壳底部和半圆形集水箱顶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壳顶部置有密封垫圈,所述连接壳四个角处分别对应置有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由弹簧、固定耳和锚杆组成,固定耳一端和连接壳外壁相连接,锚杆穿过固定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弹簧套置于锚杆上,所述弹簧位于固定耳上方,所述安装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组件等距置于连接壳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由斜向集水框、滤网和连接耳组成,滤网置于斜向集水框底部,斜向集水框外壁置有四个连接耳,所述四个连接耳和连接壳四个角处的螺栓一一对应,所述斜向集水框通过连接耳配合对应螺栓置于连接壳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顶板渗水双层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集水箱替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宏波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程宏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