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泵测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36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泵测力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轴向力测量不准确而是井泵性能受到影响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中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配合的压力调节组件和传力件,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显示控制器,所述传力件与井泵上的电机轴轴端配合、传递轴端力,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传力件上的力并形成信号,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所述信号。其效果:在井泵生产过程中,用井泵测力装置替代电机轴端(远离叶轮组件的一端)的轴承端盖,检测电机轴的轴向力,进而改进优化井泵及其平衡装置,满足对井泵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及合理。结构简单及合理。结构简单及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泵测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井泵测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井泵中电机轴轴端的轴向力的井泵测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打井深度的增加,井泵使用扬程在几百米以上的也越来越普遍,多级高扬程水泵的设计难点是轴向力的计算及其平衡装置,目前设计主要依据理论计算。然而,目前的理论计算公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因为,《现代泵理论与设计》中关于轴向力的计算,往往要先计算盖板力T1、动反力T2、轮毂端引起的力T3、转子重力等,然后根据受力方向计算总的轴向力,而且公式都是经验公式,不甚精确,其最终结果和实际也是大相径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井泵测力装置,在井泵生产过程中,用井泵测力装置替代电机轴端(远离叶轮组件的一端)的轴承端盖,检测电机轴的轴向力,进而改进优化井泵及其平衡装置,满足对井泵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及合理。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中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配合的压力调节组件和传力件,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显示控制器,所述传力件与井泵上的电机轴轴端配合、传递轴端力,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传力件上的力并形成信号,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所述信号。在井泵生产过程中,用井泵测力装置替代电机轴端(远离叶轮组件的一端)的轴承端盖,检测电机轴的轴向力,进而改进优化井泵及其平衡装置,满足对井泵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及合理。r/>[0005]井泵测力装置直接测量水泵每个工作点的实时轴向力数据,将检测到的轴向力传输到显示控制器,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直观性强,可以指导轴承选型和结构设计,使生产的井泵性能更佳。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基座中具有两端贯穿的内腔,所述传感器和传力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能够使电机轴的轴端伸入到基座的内腔中与传力件接触,通过调节压力调节组件作用于传感器的初始位置和重量值。在井泵(水泵)运行的全扬程范围内,把其读数输出至显示控制器,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波形曲线,从而为平衡轴向力装置(平衡装置)提供参考依据。
[0007]所述传力件为片状体,所述传力件的端面与电机轴轴端面尺寸适配。通常情况下,传力件与电机轴轴端的端面形式适配,能够将电机轴的轴向力准确通过传力件传送到传感器上。
[0008]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盖板和调节连接件,所述调节盖板的周边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与所述基座的端部配合,所述调节连接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盖板作用于所述传感
器上的轴向力。
[0009]所述调节盖板的外端位于所述基座的外端,所述调节盖板与所述基座的外端间距配合。
[0010]所述基座的外端围壁上设置穿线孔或穿线槽,所述传感器上的信号线贯穿所述穿线孔或穿线槽。
[0011]所述基座中设置轴承座部,所述轴承座部用于与电机轴端的轴承配合。
[0012]所述轴承座部背离所述压力调节组件。
[0013]所述基座还包括内端围壁,所述内端围壁的内径大于所述基座上的外端围壁的外径,所述基座上的轴承座部与所述内端围壁的内腔配合,所述轴承座部的外壁与所述内端围壁的内壁间隔配合,所述外端围壁用于与电机壳体的内壁配合。
[0014]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井泵生产过程中,用井泵测力装置替代电机轴端的轴承端盖,检测电机轴的轴向力,进而改进优化井泵及其平衡装置,满足对井泵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及合理。井泵测力装置直接测量水泵每个工作点的实时轴向力数据,将检测到的轴向力传输到显示控制器,准确性高,实用性强,能直观性强,可以指导轴承选型和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应用于井泵测试轴向力的一种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应用于井泵(未示意泵壳)的一种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实施例:如图1

6所示,井泵测力装置,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中的传感器2,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配合的压力调节组件和传力件4,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显示控制器(控制显示器通过传感器上的连接线21连接,为常规技术手段,为了避免赘述,故图中未示意),所述传力件4与井泵上的电机轴7轴端配合、传递轴端力,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传力件上的力并形成信号,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所述信号。在井泵生产过程中,用井泵测力装置替代电机轴端(远离叶轮组件的一端)的轴承端盖,检测电机轴的轴向力,进而改进优化井泵及其平衡装置,满足对井泵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测量准确,结构简单及合理。
[0023]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井泵测力装置直接测量水泵每个工作点的实时轴向力数据,将检测到的轴向力传输到显示控制器,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直观性强,可以指导轴承选型和结构设计,使生产的井泵性能更佳。
[0024]对所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1中具有两端贯穿的内腔11,所述传感器2和传力件4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能够使电机轴的轴端伸入到基座的内腔中与传力件接触,并避免轴端径向晃动,通过调节压力调节组件作用于传感器2的初始位置和重量值。在井泵
(水泵)运行的全扬程范围内,把其读数输出至显示控制器,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波形曲线,从而为平衡轴向力装置(平衡装置)提供参考依据。
[0025]所述传力件4为片状体,所述传力件的端面与电机轴8的轴端面81尺寸适配。通常情况下,传力件4为圆形片状体,其直径大于与电机轴轴端的端面,能够将电机轴的轴向力准确通过传力件传送到传感器上。
[0026]作为优选,为方便调节,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盖板5和调节连接件6,所述调节盖板的周边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与所述基座的端部配合,所述调节连接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盖板作用于所述传感器上的轴向力。一般情况下调节连接件为调节螺栓,通过拧紧或拧松调节连接件,使调节盖板5作用于传感器的力发生改变。
[0027]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盖板5的外端位于所述基座1的外端,所述调节盖板5与所述基座1的外端间距配合。
[0028]为了方便穿线,所述基座1的外端围壁上设置穿线孔或穿线槽1

1,所述传感器上的信号线贯穿所述穿线孔或穿线槽。
[0029]所述基座1中设置轴承座部11

1,所述轴承座部11

1用于与电机轴端的轴承配合。
[0030]所述轴承座部11

1背离所述压力调节组件,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中的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的两端配合的压力调节组件和传力件,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显示控制器,所述传力件与井泵上的电机轴轴端配合、传递轴端力,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传力件上的力并形成信号,所述显示控制器接收所述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具有两端贯穿的内腔,所述传感器和传力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件为片状体,所述传力件的端面与电机轴轴端面尺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盖板和调节连接件,所述调节盖板的周边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与所述基座的端部配合,所述调节连接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盖板作用于所述传感器上的轴向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泵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盖板的外端位于所述基座的外端,所述调节盖板与所述基座的外端间距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尧郏晨阳魏丁飞张规划李如佩
申请(专利权)人: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