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095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包括碾碎组件,所述碾碎组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筛选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轻物质入口,所述轻物质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轻物质回收箱,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沥水收集组件,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杂质收集机构,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源放置箱,所述杂质收集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能够方便对轻物质回收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能够增加装置使用稳定性,避免震动过程产生位移,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老城改造工程时,拆毁旧的楼体然后把建筑垃圾重新利用在当今社会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拆除的过程中,一些生活垃圾等轻物质会夹杂在建筑垃圾中。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811179800.9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多功能建筑垃圾轻物质处理装置,该专利通过能够对建筑垃圾石料进行碾碎,装置能够把碾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处理,装置能够把轻物质从建筑垃圾中分离出去,装置能够对轻物质和石料渣滓进行分离,装置能够把轻物质收集起来进行回收,装置能够移动,现有的一种多功能建筑垃圾轻物质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对轻物质回收箱内的杂质进行清理,且装置在使用过程产生振动,容易发生位移,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具备能够方便对轻物质回收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能够增加装置使用稳定性,避免震动过程产生位移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包括碾碎组件,所述碾碎组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吹风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筛选组件,所述吹风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轻物质入口,所述轻物质入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轻物质回收箱,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沥水收集组件,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杂质收集机构,所述轻物质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源放置箱,所述杂质收集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下端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杂质收集机构包括电磁阀出口、收集箱、过滤网、移动轮、刮板与第一气缸,所述电磁阀出口开设于水源放置箱下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收集箱位于电磁阀出口的下端,所述移动轮位于收集箱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过滤网位于收集箱的内部,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水源放置箱的一侧内表面,所述刮板位于第一气缸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过滤网与收集箱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过滤网通过安装块与收集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刮板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第一气缸与水源放置箱的一侧内表
面活动连接,所述稳定机构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与插杆,四组所述第二气缸分别位于底座下端外表面的四周,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二气缸的下端外表面,多组所述插杆固定安装于连接板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四组第二气缸与底座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0008](三)有益效果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1、该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杂质收集机构,在轻物质回收箱的内部回收完成后,将沥水收集组件升起,打开电磁阀出口,水源放置箱内水源与杂质流入收集箱中,杂质留在过滤网的上端外表面,水源沿着过滤网落入收集箱的下端,启动第一气缸,将刮板沿着水源放置箱的下端内表面紧密贴合向一侧刮取,将水源放置箱下端内表面的杂质通过电磁阀出口落入过滤网的上端,在移动轮的作用下,将收集箱移动,能够方便对轻物质回收箱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0011]2、该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稳定机构,启动四组第二气缸,带动连接板下压,使插杆插入地面,能够增加装置使用稳定性,避免震动过程产生位移。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中杂质收集机构剖析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中稳定机构剖析图。
[0015]图中:1、碾碎组件;2、吹风组件;3、筛选组件;4、轻物质入口;5、轻物质回收箱;6、水源放置箱;7、沥水收集组件;8、底座;9、自锁万向轮;10、杂质收集机构;11、稳定机构;12、电磁阀出口;13、收集箱;14、过滤网;15、移动轮;16、刮板;17、第一气缸;18、第二气缸;19、连接板;20、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具体实施例一
[0018]本实施例是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0019]如图1

3所示,包括碾碎组件1,碾碎组件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吹风组件2,吹风组件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筛选组件3,吹风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轻物质入口4,轻物质入口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轻物质回收箱5,轻物质回收箱5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沥水收集组件7,轻物质回收箱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杂质收集机构10,轻物质回收箱5的内部设置有水源放置箱6,杂质收集机构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9,底座8下端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机构11;杂质收集机构10包括电磁阀出口12、收集箱13、过滤网14、移动轮15、刮板16与第一气缸17,电磁阀出口12开设于水源放置箱6下端外表面的一侧,收集箱13位于电磁阀出口12的下端,移动轮15位于收集箱13的下端外表面,过
滤网14位于收集箱13的内部,第一气缸17位于水源放置箱6的一侧内表面,刮板16位于第一气缸17的一侧外表面;过滤网14与收集箱13之间设置有安装块,过滤网14通过安装块与收集箱1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刮板16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第一气缸17与水源放置箱6的一侧内表面活动连接;稳定机构11包括第二气缸18、连接板19与插杆20,四组第二气缸18分别位于底座8下端外表面的四周,连接板19位于第二气缸18的下端外表面,多组插杆20固定安装于连接板19的下端外表面;连接板19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四组第二气缸18与底座8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通过设置的杂质收集机构10,在轻物质回收箱5的内部回收完成后,将沥水收集组件7升起,打开电磁阀出口12,水源放置箱6内水源与杂质流入收集箱 13中,杂质留在过滤网14的上端外表面,水源沿着过滤网14落入收集箱13 的下端,启动第一气缸17,将刮板16沿着水源放置箱6的下端内表面紧密贴合向一侧刮取,将水源放置箱6下端内表面的杂质通过电磁阀出口12落入过滤网14的上端,在移动轮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回收用轻物质分离装置,包括碾碎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碎组件(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吹风组件(2),所述吹风组件(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筛选组件(3),所述吹风组件(2)的一侧设置有轻物质入口(4),所述轻物质入口(4)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轻物质回收箱(5),所述轻物质回收箱(5)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沥水收集组件(7),所述轻物质回收箱(5)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杂质收集机构(10),所述轻物质回收箱(5)的内部设置有水源放置箱(6),所述杂质收集机构(10)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9),所述底座(8)下端外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稳定机构(11),所述杂质收集机构(10)包括电磁阀出口(12)、收集箱(13)、过滤网(14)、移动轮(15)、刮板(16)与第一气缸(17),所述电磁阀出口(12)开设于水源放置箱(6)下端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正荣薛斌周珉王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营特泰克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