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外部壳体、设于外部壳体内的风力发电机构以及与风门机构;风力发电机构包括设置于进风管尾部的发电风叶、与其配合的发电机、与风门机构配合的启闭传感器以及与发电机配合的调节变压器;风门机构包括设置于聚风箱开口端的卷帘门、对称设置于聚风箱两侧固定板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于车身外或车体内部能布局下聚风箱,风管,发电机等机件空间,本装置利用车辆下坡或惯性能量,利用风能带动发电风叶转动再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就能向车辆的蓄电池充电,同时风能带动发电风叶转动,给车辆产生阻力使车辆减速,减小制动磨合件磨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风力发电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响应国家新能源政策,节能减排,现有的汽车有燃油车、油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发现燃油车产生的尾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另外燃油的不可再生性,也是人们逐步淘汰掉燃油车主要理由;这就需要人们对可持续新能源的开发,这样,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成为了人们的研究对象,一般的交通工具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风阻,行驶的速度越快,风阻的系数越大、风阻越更加大,如果这风阻不被加以利用那必然浪费,在交通工具高速行驶时空气会相对流动产生风力的风阻,利用风力发电,再将电能储存于交通工具的蓄电池内,从而为交通工具提供电能。所以,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外部壳体、设于外部壳体内的风力发电机构以及与风门机构;
[0005]所述外部壳体包括聚风箱以及与聚风箱配合的进风管;所述聚风箱与进风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喇叭型连接件,且三者内腔相通;
[0006]所述风力发电机构包括设置于进风管尾部的发电风叶、与其配合的发电机、与风门机构配合的启闭传感器以及与发电机配合的调节变压器;
[0007]所述风门机构包括设置于聚风箱开口端的卷帘门、对称设置于聚风箱两侧固定板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卷帘门一端设置于第一转轴上,另一端延伸至聚风箱下侧封闭聚风箱开口;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与卷帘门配合的回位弹簧;所述聚风箱内侧对称设有与卷帘门配合的电动机。
[0008]作为改进,所述聚风箱呈漏斗型。
[0009]作为改进,所述聚风箱为可上下折叠的箱体。
[0010]作为改进,所述喇叭型风管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风叶角度与喇叭型风管内壁螺纹相对应。
[0011]作为改进,所述进风管开口端设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上设有与发电风叶配合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传动轮。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布局于车身外或车体内部能布局下聚风箱,风管,发电机等机件空间,本装置利用车辆下坡或惯性能量,利用风能带动发电风叶转动再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就能向车辆的蓄电池充电,同时风能带动发电风叶转动,给车辆产生阻力使车辆减速,减小制动磨合件磨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4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图2中A
‑
A处剖面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0018]图6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0019]图7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0020]如图所示:1、外部壳体,2、风力发电机构,3、风门机构,4、聚风箱,5、进风管,6、喇叭型连接件,7、发电风叶,8、发电机,9、启闭传感器,10、调节变压器,11、卷帘门,12、固定板,13、第一转轴,14、回位弹簧,15、电动机,16、支撑架体,17、第二转轴,18、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结合附图1
‑
7,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外部壳体1、设于外部壳体1内的风力发电机构8 以及与风门机构3;
[0023]所述外部壳体1包括聚风箱4以及与聚风箱4配合的进风管5;所述聚风箱4与进风管5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喇叭型连接件6,且三者内腔相通;
[0024]所述风力发电机构8包括设置于进风管5尾部的发电风叶7、与其配合的发电机8、与风门机构3配合的启闭传感器9以及与发电机8配合的调节变压器10;
[0025]所述风门机构3包括设置于聚风箱4开口端的卷帘门11、对称设置于聚风箱4两侧固定板12以及设置于固定板12之间的第一转轴13;所述卷帘门11一端设置于第一转轴13上,另一端延伸至聚风箱4下侧封闭聚风箱4开口;所述第一转轴13上设有与卷帘门11配合的回位弹簧14;所述聚风箱4内侧对称设有与卷帘门11配合的电动机15。
[0026]所述聚风箱4呈漏斗型。
[0027]所述聚风箱4为可上下折叠的箱体。
[0028]所述喇叭型风管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风叶角度与喇叭型风管内壁螺纹相对应。
[0029]所述进风管5开口端设有支撑架体16,所述支撑架体16上设有与发电风叶7配合的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上设有传动轮18。
[0030]本技术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1]将本装置外部壳体1安装至车辆顶部,在驾驶室内安装于发电机8电性连接的工作指示灯观测发电系统的工作情况,启闭传感器9安装至驾驶室内且有三种安装方式:
[0032]1)在油门踏板下安装,当踩下油门加速时,传感器接通电路;
[0033]2)在车辆驾驶室内安装,驾驶员手动开启关闭传感器;
[0034]3)通过微控制器根据导航信息自动控制传感器开启关闭。
[0035]在使用时,根据启闭传感器9安装方式开启风力发电系统,风门机构3的卷帘门11通过电动机15和第一转轴13及回位弹簧14的配合将卷帘门11卷在第一转轴13上,风门打开;聚风箱4高约20厘米、宽约50厘米,长约30厘米,斜面应与车型挡风玻璃斜面一致,减小车辆行驶阻力,喇叭连接件喇叭口直径约20厘米,进风管5直径约15厘米,长50厘米,进风管
5内壁顺风叶旋转方向螺纹形状,加快风速,提高风叶转速,风带动发电风叶7旋转,通过与发电风叶7传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7及传动轮18,发电机 8上应设有皮带轮且应比传动轮18小,提高发电机8转速,通过调节变压器10即可将发电机8发出的电调节变压后给车辆蓄电池充电。
[0036]上下折叠箱方式的聚风箱4在风力发电系统不工作时,可压缩成与车辆挡风玻璃同一斜面,检索车辆行驶阻力。
[0037]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用风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壳体(1)、设于外部壳体(1)内的风力发电机构(2)以及与风门机构(3);所述外部壳体(1)包括聚风箱(4)以及与聚风箱(4)配合的进风管(5);所述聚风箱(4)与进风管(5)之间设置有连接二者的喇叭型连接件(6),且三者内腔相通;所述风力发电机构(2)包括设置于进风管(5)尾部的发电风叶(7)、与其配合的发电机(8)、与风门机构(3)配合的启闭传感器(9)以及与发电机(8)配合的调节变压器(10);所述风门机构(3)包括设置于聚风箱(4)开口端的卷帘门(11)、对称设置于聚风箱(4)两侧固定板(12)以及设置于固定板(12)之间的第一转轴(13);所述卷帘门(11)一端设置于第一转轴(13)上,另一端延伸至聚风箱(4)下侧封闭聚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阳灿,
申请(专利权)人:郑阳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