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93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包括:胶铁,灯条,扩散片,下增光片,导光板,粘合部。所述胶铁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灯条固定结构,且所述胶铁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灯条固定结构处;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外;所述下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片的上部;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的下部;所述粘合部部分设于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之间,所述粘合部与所述胶铁连接,即,粘合部一端的分别与导光板及扩散片粘接,粘合部的另一端与胶铁连接,从而将扩散片固定于胶铁上。同时粘合部的尺寸与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一致,从而将扩散片牢牢地固定于胶铁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膜材防移位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设备内部所使用的中尺寸背光源三张膜材(上增光、下增光、扩散)防移位结构主要通过三张膜材左右各设计一个耳位通过胶铁来固定。因现有中尺寸平板类电子设备相对比手机的背光源尺寸要大,一般为10寸以上居多(手机类一般为6.5寸居多),所有膜材及其他结构比手机类膜材要厚要大,则整体的产品重量要重,则客户在做跌落实验时受到重力的冲击膜材易发生移位;膜材做跌落实验时,会移到胶铁光源前的胶铁槽内,导致产品点亮光源对侧看到膜材边缘形成的亮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包括:
[0005]胶铁,所述胶铁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灯条固定结构,且所述胶铁设置有容置腔;
[0006]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灯条固定结构处;
[0007]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外;
[0008]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片的上部;
[0009]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的下部;
[0010]粘合部,所述粘合部部分设于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之间,所述粘合部与所述胶铁连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合部包括第过渡片,所述过渡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角度范围为110~180
°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合部为双层结构,所述粘合部包括双面粘接条和白条。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面粘接条设于所述白条的下部,所述白条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双面粘接条与所述扩散片连接。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铁沿宽度方向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防止所述扩散片、所述下增光片和所述导光板向所述胶铁的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移动。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卡槽的上方均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胶铁的周向设置,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遮光胶。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灯条抵接。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增光片的端部设有方形槽。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扩散片的端部设有条形槽。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包括:胶铁,灯条,扩散片,下增光片,导光板,粘合部。所述粘合部部分设于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之间,所述粘合部与所述胶铁连接,即,粘合部一端的分别与导光板及扩散片粘接,粘合部的另一端与胶铁连接,从而将扩散片固定于胶铁上。同时粘合部的尺寸与扩散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一致,从而将扩散片牢牢地固定于胶铁上。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2为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的下增光片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的扩散片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胶铁;2、扩散片;3、下增光片;4、导光板;5、粘合部;6、灯条;51、过渡片;12、卡槽;511、双面粘接条;512、白条;13、容纳槽;21、条形槽;31、方形槽;13、灯条固定结构;14、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请参考图1

5,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包括:胶铁1,灯条6,扩散片2,下增光片3,导光板4,粘合部5;
[0030]胶铁1,所述胶铁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灯条固定结构13,且所述胶铁1设置有容置腔14,胶铁1是整个膜材防位结构的安装主体,整个结构靠胶铁1支撑,胶铁1上还设置有反射片和上增光片(图中未标出);
[0031]灯条6,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灯条固定结构13处,灯条发出的光线从中间位置处射入导光板4中,进而有效的提升该区域的亮度;
[0032]扩散片2,所述扩散片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4外,主要功能为显示器提供一个均匀的面光源。基材需选择光透过率高的材料如PET/PC/PMMA。扩散片2主要是在扩散膜基材中,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而现有之扩散板其微粒子分散在树指层之间,所以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不断的再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在此同时光缐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
[0033]下增光片3,所述下增光片3设置于所述扩散片2的上部;
[0034]导光板4,所述导光板4设于所述扩散片2的下部;
[0035]由于电子设备较大,且上述的扩散片2,下增光片3,导光板4,粘合部5在胶铁1中处于堆叠状态,所以很容易由于外部的晃动使得他们堆叠不整齐,所以本技术还设置:
[0036]粘合部5,所述粘合部5部分设于所述导光板4设于所述扩散片2之间,所述粘合部5
与所述胶铁1连接,即,粘合部5一端的分别与导光板4及扩散片2粘接,粘合部5的另一端与胶铁1连接,从而将扩散片2固定于胶铁1上。同时粘合部5的尺寸与扩散片2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一致,从而将扩散片2牢牢地固定于胶铁1上。
[003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合部5包括过渡片51,所述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过渡片51的设置,使得位于扩散片2上方设置的上增光片和上增光片不会向着容置腔14内部移动,防止了扩散片2,下增光片3,导光板4,粘合部5在胶铁1中的堆叠不整齐现象。
[003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角度范围为110~180
°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些厚度适中的膜层,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优选为145
°
,整个结构过渡比较平滑。
[0040]对于一些厚度较厚的膜层,膜层较厚就会堆叠的比较高,若是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角过大,就无法起到限位作用,所以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优选为小于145
°
的倾角。
[0041]对于一些厚度较小的膜层,膜层小就会堆叠的比较低,若是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角过小,会使膜层结构占据空间比较大,所以过渡片51相对于水平面倾角优选为大于145
°
的较为平缓的倾角。
[004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合部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铁,所述胶铁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灯条固定结构,且所述胶铁设置有容置腔;灯条,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灯条固定结构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外;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设置于所述扩散片的上部;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的下部;粘合部,所述粘合部部分设于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扩散片之间,所述粘合部与所述胶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包括过渡片,所述过渡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角度范围为110~18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膜材防移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为双层结构,所述粘合部包括双面粘接条和白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贤强徐涛姜发明潘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