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施工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2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施工方式。该太阳能电池板由下方依次包括了一基板、一第一黏结层、一绝缘层、一第二黏结层、一太阳能电池模组层、一第三黏结层、一增亮膜层、一第四黏结层及一透光含氟元素薄膜层。由于基板的周边固定区具有供固定用途的固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取代现有沥青瓦而制作于坡屋顶上,具有除水、防潮、耐极温、防风袭等特点。该太阳能电池板除了能提供再生能源,其整齐一致的外观也可增添坡屋顶的美观性。美观性。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施工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施工方式,特别是一种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施工方式。

技术介绍

[0002]人类文明的进步体现在于对资源的耗费减少。从这个观点来看,再生能源或永续能源的开发及使用也是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着重再生能源的推广,最显著的成就是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中国台湾,人们经常可以看见许多居家房屋屋顶、工厂屋顶、废弃用地上,甚至是公共设备的四周,都布设了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除了可以供应就近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使用,剩余的电力还可以并入电网中,贩售给需要的单位。中国台湾之所以能够大规模装设太阳能板,其原因是中国台湾大多数建筑物是钢筋水泥结构,具有可牢固及抗强风的特性。此外,这些建筑物的顶部设计也大多是平面,装设太阳能板十分方便。然而,某些特定建筑群聚,对于太阳能板装设就十分不利了,例如使用木造结构的坡屋顶建筑。
[0003]一般来说,使用木造结构的坡屋顶建筑是欧美国家家居住宅的主主要型态。木材取得方便、建造价格便宜,相对的房屋税金也低。坡屋顶可用于防水与防积雪,施工方便。然而,基于结构的支撑力不足及架设面的角度问题,由屋内架接太阳能板固定装置到屋外是非常不稳定的。即便能够架设,突起的太阳能板结构与现有的坡屋顶设计,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若想在使用木造结构的坡屋顶建筑中通过安装太阳能板来使用再生能源,要对传统的建筑工艺方法与材料进行了解,并合宜地改造太阳能板结构。
[0004]坡屋顶常见的防水及最外层建材为沥青瓦。沥青瓦本身质地轻颖、可弯折且易裁切,简单地利用钉枪便可固定到坡屋顶的屋顶板上。就防水方面而言,上下两排沥青瓦的堆叠方式与传统瓦片类似,形成倾斜阶梯结构,这样雨水便可顺其坡度向下方流动。再者,沥青瓦跟屋顶板间通常都会铺设一层防水布(胶)层,雨水难以通过防水布,沿着钉子向下渗流。如果改造的太阳能板可以具有特殊的连接装置及防水处理,在不改变现有施工的作业下,取代沥青瓦,那么它除了可以享有沥青瓦牢固于坡屋顶上(免额外固定)的好处外,其架设的房屋也会有美观一致的外表。然而,目前市场上尚无这种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取代沥青瓦制作的太阳能板,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包括一基板,包括一周边固定区及一功能元件区;一第一黏结层,铺设于该功能元件区上方;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一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一黏结层与该基板黏结;一第二黏结层,铺设于该绝缘层上方;一太阳能电池模组层,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位于该第二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二黏结层与该绝缘层黏结,其中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通过至少二电极线将太阳能转换后的电能输出,该至少两个电极线延伸至该周边固定区;一第三黏结层,铺设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层上方并部分与该第二黏结层黏结;一增
亮膜层,其上表面具有多个微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三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三黏结层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层黏结;一第四黏结层,铺设于该增亮膜层上方;及一透光含氟元素薄膜层,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立体波纹形状的增光结构,位于该第四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四黏结层与该增亮膜层黏结。该增光结构将来自外部的多方向光线引导入其内,该微棱镜结构改变来自该透光含氟元素薄膜层的光线的光路径,使的更加朝向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的垂直方向,进入照射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
[0006]最好,该周边固定区的二平行侧边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固定孔与多个第二固定孔。
[0007]进一步,该基板的材质可为烤漆不锈钢、不锈钢、烤漆合金钢板、合金钢板、铝、铝合金或塑胶。
[0008]进一步,该第一黏结层的材质可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或聚烯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s,POE)。
[0009]进一步,该第二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
[0010]进一步,该第三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
[0011]进一步,该第四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
[0012]进一步,该绝缘层的材质为聚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PVF)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0013]进一步,该太阳能电池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相同电极的电极线可连接成一电极总线。
[0014]进一步,该增光结构的立体波纹形状的上视方向形成为平面连续相邻的圆形,每一圆形具有不大于1mm的曲率半径。
[0015]进一步,该基板可为方形或长方形。
[0016]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上述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施工方式,包括步骤:a) 在一坡屋顶的一屋顶板上铺设一层防水层;b) 铺设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将该第一固定孔所在侧边沿该屋顶板的一基准边排列成一排;c) 使用钉子或螺丝,通过这些第一固定孔及该防水层,将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该屋顶板上;d) 接续前一排太阳能电池板,继续铺设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成新的一排,将新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一固定孔依顺序对准前一排太阳能电池板的第二固定孔;e) 使用钉子或螺丝,通过这些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及该防水层,将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该屋顶板上;f) 重复步骤d)与步骤e),直到这些太阳能电池板将屋顶板的一预设区域铺满;及g) 将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极线或电极总线,依照正极电连接负极的方式,使用防水导电胶带相接。
[0017]进一步,该基准边平行一特定水平高层或垂直该特定水平高层。该防水层可为防水油毡。
[0018]由于基板的周边固定区具有供固定用途的固定孔,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取代现有沥青瓦而制作于坡屋顶上,具有除水、防潮、耐极温、防风袭等特点。该太阳能电池板除了能提供再生能源,其整齐一致的外观也可增添坡屋顶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为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该太阳能电池板沿AA

线的剖面图;图3为两个太阳能电池板间的电连接方式图;图4为微棱镜结构与增光结构在改变光路径上的做法与功能效果的结构图;图5为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作业图;图6为太阳能电池板的施工方式的流程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
ꢀꢀꢀꢀꢀꢀꢀꢀꢀꢀꢀꢀꢀ
太阳能电池板1A
ꢀꢀꢀꢀꢀꢀꢀꢀꢀꢀ
第一排太阳能电池板1B
ꢀꢀꢀꢀꢀꢀꢀꢀꢀꢀ
第二排太阳能电池板1C
ꢀꢀꢀꢀꢀꢀꢀꢀꢀꢀ
第三排太阳能电池板10
ꢀꢀꢀꢀꢀꢀꢀꢀꢀꢀꢀ
基板101
ꢀꢀꢀꢀꢀꢀꢀꢀꢀ
周边固定区1011
ꢀꢀꢀꢀꢀꢀꢀ
第一固定孔10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包括一周边固定区及一功能元件区;一第一黏结层,铺设于该功能元件区上方;一绝缘层,位于该第一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一黏结层与该基板黏结;一第二黏结层,铺设于该绝缘层上方;一太阳能电池模组层,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位于该第二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二黏结层与该绝缘层黏结,其中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通过至少两个电极线将太阳能转换后的电能输出,该至少两个电极线延伸至该周边固定区;一第三黏结层,铺设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层上方并部分与该第二黏结层黏结;一增亮膜层,其上表面具有多个微棱镜结构,位于该第三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三黏结层与该太阳能电池模组层黏结;一第四黏结层,铺设于该增亮膜层上方;及一透光含氟元素薄膜层,其上表面具有多个立体波纹形状的增光结构,位于该第四黏结层上方,通过该第四黏结层与该增亮膜层黏结,其中该增光结构将来自外部的多个方向的光线引导入其内,该微棱镜结构改变来自该透光含氟元素薄膜层的光线的光路径,使之更加朝向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的垂直方向,进入照射该至少一太阳能电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该周边固定区的两个平行侧边上分别形成多个第一固定孔与多个第二固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材质为烤漆不锈钢、不锈钢、烤漆合金钢板、合金钢板、铝、铝合金或塑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铺设坡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黏结层的材质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烯弹性体。7.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升
申请(专利权)人:爱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