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忠专利>正文

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62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包括:电机轴、轴密封、前轴承、前端盖、隔爆环、电机进线、电机壳、定子组件、加热检测装置、内风扇、后端盖、后轴承、外风机、转子,电机轴穿入到电机壳内部并由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内风扇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上,轴密封采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动环、静环、密封座等构成,动环固定安装在电机轴上,静环安装在密封座中,过渡套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安装在过渡套上,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系统相连接,具有能实现在爆炸性气体和潜水两种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工作等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在矿山爆炸性气体环境和潜水环境长期稳定工作的 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技术背景现有的三相异步防爆电动机可以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正常工作,其防爆机 理是电动机腔内的爆炸性气体一旦爆炸,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电动机 壳体上隔爆间隙向外部释放,泄压过程中由于隔爆面对气体的冷却作用,'使其 温度降至爆炸气体燃点以下,不能点燃电动机外部爆炸性气体。但是在水环境 中,由于隔爆间隙易导致电动机腔内进水,造成电动机绕组及连接部位绝缘性 能下降、匝间短路或对地击穿现象,使电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所以,这一类型 的电动机无法在矿井发生水灾且被淹的情况下拖动可潜卧式多级离心排水泵抢 险排水。现有的潜水电动机虽然可以在潜水环境下工作,但由于其定子、转子的冷 却散热必须通过内部水循环和外部水流动将热量带走的方法来实现,所以无法 实现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下运行,且运行效率较低。卧式防爆电动机若能实现在 爆炸性气体和潜水两种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工作,将对整个釆矿行业整备技术 进步及安全抗灾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在矿山爆炸性气体环境,又可以在 潜水环境长期稳定可靠工作的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电机轴、轴密封、前轴承、前端盖、 隔爆环、电机进线、电机壳、定子组件、加热检测装置、内风扇、后端盖、后 轴承、外风机、转子,电机轴穿入到电机壳内部并由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内 风扇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上,轴密封采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机械 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动环、静环、密封座等构成,动环固定安装在电机轴 上,静环安装在密封座中,过渡套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安装在过渡套上, 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系统相连接。这样,在正常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电动机为隔爆式电动机。在矿井安全系 统淹井传感器发出淹井信号时,电动机进入防水工作状态,通过液压系统控制 环形油缸活塞的縮回,实现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静环和动环的闭合,电动机内 部进不去水,确保电动机绕组绝缘良好。此时电动机具备在水下拖动可潜卧式 多级离心排水泵强行排水的能力,并可以随时启动和停止运转。当在矿井排水 复矿结東、进入生产阶段时,通过液压系统控制环形油缸活塞的伸出,实现径 向双端面机械密封静环和动环的分离,使机械离合密封装置退出工作状态,电 动机转换为隔爆电动机,进入正常防爆运转状态。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l、图2可知,技术包括电机轴l、轴密封2、前轴承3、前端 盖4、隔爆环13、电机进线5、电机壳6、定子组件7、加热检测装置8、内风 扇9、后端盖IO、后轴承ll、外风机12、转子14。电机轴1穿入到电机壳6内部并由前轴承3和后轴承11支撑,内风扇9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1上,轴密封釆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该密封机构为平衡型径向双端面机械密封。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17、动环16、静环19、密封座20等构成, 机械密封的动环为硬质合金,动环16固定安装在电机轴1上,随轴一起转动, 在结合部加装V型密封15,防止水从此处直接进入电动机。静环19安装在密 封座20中,两道静环为柔性材料,径向布置,安装在密封座中,静环的尾部安 装弹簧21,静环结构为阶梯形,静环19与密封座20之间分别设置和安装密封 圈。机械密封工作时,动环与静环接触,静环被紧紧地压到动环上。两道静环 与动环、密封座构成一个密封腔。在密封腔中注入一定压力的循环密封液。循 环密封液在两道静环之间有序流动,其循环方向由隔板确定。静环不仅受弹簧 力作用,而且受液压力作用。机械密封工作时,在密封液压力和弹簧力的共同 作用,隔断机械密封前后的泄漏通道。过渡套17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18 安装在过渡套上,环形油缸的轴心线与电动机轴同心,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 系统相连接。内风扇与转子同轴,转动时保持电动机内部热平衡。外风机独立 设置,保证电动机外壳有效散热。实际应用时,电动机内部安装潮湿传感器, 一旦电动机进水,潮湿传感器 向地面电动机操作监控系统发出信号,电动机停止运转,电动机的散热冷却依靠 内部空气循环和外部水对流来完成。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机械离合密封装 置的打开和闭合,必须在电动机停止转动的下情况进行;机械离合密封装置在 打开前必须首先排空密封液,在确认机裤密封动环静环处于脱离状态后,方可 启动电动机;在确认机械离合密封装置动环静环进入闭合状态后,必须首先向 密封腔注入循环密封液,然后方可启动电动机。权利要求1、一种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包括:电机轴(1)、轴密封(2)、前轴承(3)、前端盖(4)、隔爆环(13)、电机进线(5)、电机壳(6)、定子组件(7)、加热检测装置(8)、内风扇(9)、后端盖(10)、后轴承(11)、外风机(12)、转子(14),电机轴(1)穿入到电机壳(6)内部并由前轴承(3)和后轴承(11)支撑,内风扇(9)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1)上,其特征是轴密封采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17)、动环(16)、静环(19)、密封座(20)等构成,动环(16)固定安装在电机轴(1)上,静环(19)安装在密封座(20)中,过渡套(17)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18)安装在过渡套上,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系统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包括电机轴、轴密封、前轴承、前端盖、隔爆环、电机进线、电机壳、定子组件、加热检测装置、内风扇、后端盖、后轴承、外风机、转子,电机轴穿入到电机壳内部并由前轴承和后轴承支撑,内风扇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上,轴密封采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动环、静环、密封座等构成,动环固定安装在电机轴上,静环安装在密封座中,过渡套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安装在过渡套上,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系统相连接,具有能实现在爆炸性气体和潜水两种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工作等特点。文档编号H02K5/132GK201204503SQ20082011699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侯陆军, 张万忠, 张天一, 朱福文, 李红旗, 李维熙, 杨新臣, 陈会峰, 韩素茹 申请人:张万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防水型隔爆潜水双功能电动机,包括:电机轴(1)、轴密封(2)、前轴承(3)、前端盖(4)、隔爆环(13)、电机进线(5)、电机壳(6)、定子组件(7)、加热检测装置(8)、内风扇(9)、后端盖(10)、后轴承(11)、外风机(12)、转子(14),电机轴(1)穿入到电机壳(6)内部并由前轴承(3)和后轴承(11)支撑,内风扇(9)固定在电机壳内部的电机轴(1)上,其特征是轴密封采用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结构,机械离合密封装置由过渡套(17)、动环(16)、静环(19)、密封座(20)等构成,动环(16)固定安装在电机轴(1)上,静环(19)安装在密封座(20)中,过渡套(17)构成环形油缸,环形活塞(18)安装在过渡套上,环形油缸与外部的液压系统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忠韩素茹侯陆军杨新臣李红旗朱福文陈会峰张天一李维熙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