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3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涉及静电驻极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精准对物料进行静电驻极操作的问题。所述驻极柱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内壳,所述装置内壳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为圆轴状,所述固定轴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镂槽,所述镂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镂槽呈圆周状布置,所述镂槽的深度与装置外壳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装置内壳设置为贴合,所述隔板与装置内壳固定连接。定连接。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静电驻极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静电驻极,简称驻极,“极”指电荷,“驻”指施加,静电驻极设备通过高压放电,将电荷附着在熔喷无纺布上。静电驻极技术使得过滤材料纤维带有电荷,结合熔喷超细纤维材质致密的特点,带电纤维间形成了大量的电极,带电纤维不仅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环境中大部分的带电微粒,也可将为带电的部分颗粒极化,进而吸附一些颗粒较小的污染物,甚至病毒这种纳米级的物质也可进行静电吸附或电荷相斥阻隔。
[0003]而现有的静电驻极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常常会在使用时,难以精准的对物料进行静电驻极操作,进而极易影响到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的工作效率,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精准对物料进行静电驻极操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包括驻极柱,所述驻极柱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内壳,所述装置内壳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套。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设置为圆轴状,所述固定轴与装置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镂槽,所述镂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镂槽呈圆周状布置,所述镂槽的深度与装置外壳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装置内壳设置为贴合,所述隔板与装置内壳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呈圆周状布置,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与限位槽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定位块与装置内壳设置为一体状。
[0009]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静电发生器,所述静电发生器与隔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与连接头设置为一体状,所述静电发生器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静电发生器设置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隔板通过螺栓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装置内壳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定位槽的深度与装置内壳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定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环与装置内壳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静电发生针,所述静电发生针设置有多个,所述静电发生针与连接环设置为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通过装置外壳、装置内壳与转动套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静电驻极
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相互贴合的装置外壳与装置内壳来实现对静电发生针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静电驻极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动套的设置,来实现对整个装置外壳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整个静电驻极装置可以配合物料的移动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0013]2、该技术通过限位槽与定位块的设置,使用者在对该静电驻极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定位块在限位槽的内部进行移动,来使得装置外壳来对静电发生针进行保护,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的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的侧剖视结构图。
[0017]图中:1、装置外壳;2、转动套;3、固定轴;4、连接头;5、镂槽;6、隔板;7、静电发生器;8、控制模块;9、限位槽;10、装置内壳;11、定位块; 12、定位槽;13、连接环;14、静电发生针;15、驻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包括驻极柱15,驻极柱15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内壳10,装置内壳10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与装置内壳10设置为贴合,装置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套2,转动套2与装置外壳1设置为贴合。
[0020]进一步,转动套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3,固定轴3设置为圆轴状,固定轴 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固定轴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4。
[0021]进一步,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镂槽5,镂槽5设置有多个,多个镂槽5呈圆周状布置,镂槽5的深度与装置外壳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装置外壳1 的内部设置有隔板6,隔板6与装置内壳10设置为贴合,隔板6与装置内壳10 固定连接。
[0022]进一步,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限位槽9,限位槽9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槽 9呈圆周状布置,限位槽9的内部设置有定位块11,定位块11的数量与限位槽 9的数量设置为一致,定位块11与装置内壳10设置为一体状。
[0023]进一步,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静电发生器7,静电发生器7与隔板6通过螺栓连接,静电发生器7与连接头4设置为一体状,静电发生器7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与静电发生器7设置为电性连接,控制模块8与隔板6 通过螺栓连接。
[0024]进一步,装置内壳10上设置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设置为矩形槽状,定位槽12的深度与装置内壳10的厚度设置为一致,定位槽1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环13,连接环13设置有多个,连接环13与装置内壳10固定连接,连接环13 上设置有静电发生针14,静电发生针14设置有多个,静电发生针14与连接环 13设置为贴合。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对整个静电驻极装置进行检查,使用者确认检查无误后,即可以开始进行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头4来连接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确认连接完成后,即可通过静电发生器7来激活静电发生针14,从而实现对物料的静电驻极操作,而使用者在使用该静电驻极装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互贴合的装置外壳1与装置内壳10来实现对静电发生针14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静电驻极装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通过转动套2的设置,来实现对整个装置外壳1的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整个静电驻极装置可以配合物料的移动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的使用舒适度,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定位块11在限位槽9的内部进行移动,来使得装置外壳1来对静电发生针14进行保护,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静电驻极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包括驻极柱(15),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柱(15)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内壳(10),所述装置内壳(10)的外侧设置有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套(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轴(3),所述固定轴(3)设置为圆轴状,所述固定轴(3)与装置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镂槽(5),所述镂槽(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镂槽(5)呈圆周状布置,所述镂槽(5)的深度与装置外壳(1)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与装置内壳(10)设置为贴合,所述隔板(6)与装置内壳(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精准的静电驻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槽(9)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9)呈圆周状布置,所述限位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竹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